陈建玲
(荥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荥阳 450100)
现将荥阳市人民医院近3年所遇到的10例以腹痛为主要症状而误诊的急性下壁的肌梗死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44~75岁,其中合并糖尿病者5例,合并高脂血症者8例,合并高血压者7例。有明确诱因者3例,无明显诱因者7例。
10例患者均无典型胸痛,既往无溃疡史,以上腹痛误诊为消化道溃疡2例,大量饮酒后频繁恶心、呕吐和上腹痛误诊为急性胰腺炎者3例,上腹痛、腹泻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上腹痛、呕吐、发热,误诊为急性胆囊炎2例。
全部病例误诊24~76h后均经心电图检查及血清心肌酶学测定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扩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消除心律失常,纠正并发症及对症处理。
本组病情均稳定,经治疗14~20d治愈出院。
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时,典型的疼痛部位常在心前区或胸骨后,呈压榨样痛,结合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动态观察诊断不难。而不典型心肌梗死在30%~40%,因首发症状多样化而表现不典型[1]易造成误诊、漏诊。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上腹痛、恶心、呕吐,常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急腹症[2]。上腹痛伴有腹泻者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有报道AMI以胃肠疾病表现为首发症状者占15.7%~30%;以下壁心肌梗死最常见,且常合并AVB,症状多以上腹部疼痛及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3]。其原因:①心脏感觉纤维进行脊髓后与由上腹部传来的感觉纤维共同聚于同一神经元经同一传导途径上传,因而心脏感觉冲动传入丘脑和大脑皮质后,使患者产生上腹痛的错觉。②病变心肌刺激迷走神经对胃产生一种反射作用,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出现腹痛、恶心、呕吐[4]。
①加强临床医师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认识。②我们在临床诊疗活动中,遇到上腹痛者必须详细询问有无心脏病史,入院时要常规查心电图。③对于不明原因或有明显诱因的突然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者,应常规心电图检查。④对于ST段有水平下移心肌缺血者,应反复查心电图,如有动态演变,需急查心肌酶。⑤加强临床医师责任心,仔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认真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瘳新慧,玉素甫江.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15):27.
[2]吴凤琴.急性心肌梗死30例误诊原因分析[J].基层医学学论坛,2008,12(23):742.
[3]孙国强,李玉波.急性心肌梗死误诊1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4(10):2386.
[4]陈在嘉,徐文枢,孙华宇.临床冠心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6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