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慧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外宾特需病区作为医院特殊综合性科室,护理人员责任重大。因此护理管理者必须从多方面识别和评估护理服务中各个环节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出相应对策,努力将护理风险降至最低,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实用、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医学在不断发展,特需病病区收治患者种类在不断增多,也越来越复杂,护理人员要掌握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病房需要配置全科型人护理人才,原有的护理水平已远远追不上特需医疗日益加快的发展步伐,护理人员的整体意识,特别是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与患者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加大了风险的可能性。
1.1.2 因自身业务素质和技能不佳引起患者家属的不满,对患者家属的询问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等都会给他们造成不良印象甚至认为不负责任,没有安全感[2]。
1.1.3 因护理人员外语水平有限,外宾住院时交流有困难,容易产生误会并降低患者的信任感、安全感。
1.2 患者因素 外宾特需病区收治的患者一般为经济条件较好的私营老板、重要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或子女孝顺的老人以及外宾,因特需病区收费较一般病区高,致使患者及家属期望值过高,因此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要求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尽快进行检查治疗并尽早知道检查结果、希望住院环境安全舒适、希望得到护士的充分尊重和关怀等等,然而实际工作中因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有时难以达到他们的期望,从而产生不满情绪。
1.3 管理因素
1.3.1 特需病区床位护理人员比例一般为1∶6,现护士严重缺编,远远达不到规定的床护比要求,因而造成护理服务流程不尽合理,护理质量下降。
1.3.2 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精神、身体方面易出现疲倦,易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
1.3.3 由于临床事务繁忙,护士长疏于对护士的考核检查和对护理质量的监控,致使个别护士工作态度不够严谨,缺乏慎独精神,导致护理缺陷发生。
2.1 护理人员方面
2.1.1 强化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教育 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方法》的相关法律知识,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加强护理安全知识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从而正确认识风险的存在,重视风险的防范,主动汇报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及时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3]。
2.1.2 注重护士教育、提高护士素质 严格落实护理“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加强对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护理三基训练以及外语培训,对专科性操作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提供护士的理论和技能水平。
2.2 患者方面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护患冲突:对护理人员加强医德教育,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换位思考”活动,提高主动服务意识,落实细节管理,针对不同病员、不同病种进行安全知识宣教,并贯穿于每项护理活动中。注意沟通技巧,尊重患者权利,保护患者隐私,实施人性化护理“六因法”[4],注重心理护理,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3 管理方面
2.3.1 执行护理安全三级管理网络,成立安全管理小组:a定期组织护理查房及业务学习,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提问、理论考试等形式检查护士掌握情况。b每月至少开全体组会一次,反馈全院护理质检结果,针对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做到引以为戒、警钟长鸣。c护士长排班尽可能新老搭配,工作繁忙时注意弹性排班,制定组内紧急状态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加强重点患者、重点护士、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制度的管理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足,将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质控。
2.3.2 强化风险意识,加强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管理:由于护理文书属于有效的法律依据,因此要从法律角度去认识护理记录,认真执行书写规范,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及保管,必须及时、准确、详细、真实、完整、科学、规范,不允许任何涂改,注意与医疗文件的同步性。
2.3.3 加强完善护理常规、制度、应急预案,规范护理操作程序:a根据病区近期内收治的病种及时补充修订护理常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加强考核力度。b加强护士安全用药的教育与管理,对病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做到定期检查、专人负责管理,毒麻、限剧、高危药品上锁保管,班班查对交接并做好记录;熟知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对新药和特殊药物必须在用前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以确保用药安全。c严格执行危重患者外出检查转运制度,要求经过主管医生同意,由医生、护士护送,并有家属陪同,以减少意外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发生。d针对本病区患者身份的特殊性,入院时要做好安全方面的指导并签订入院告知书,在患者容易发生危险的场所设立警示标识,帮助患者及家属提供安全防范意识,以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随着新的医疗法规的制定,护理安全管理由传统意义上的“行规”管理转向“依法”管理已是大势所趋[5]。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是现代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不断对护理工作中风险因素的分析,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有效风险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才能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防范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王秀芳.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和防范对策.医药卫生杂志,2006,35(2):229.
[3]孙楠,刘丹.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50.
[4]吴玲.人性化护理“六因法”.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9):825-826.
[5]左月燃.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工作依法管理的认识与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3,35(5):34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