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脊疗法与手法结合调治躯体疼痛性亚健康80例

2011-02-10 18:31:36黄庆谋梁莉琇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10期
关键词:闪罐罐法膀胱经

黄庆谋 梁莉琇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民族医院,河池547500)

背脊疗法是通过背脊部施加各种刺激,包括点穴、指压、拔罐、推拿等等,对人体生理病理功能进行调整,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该疗法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笔者采用背脊疗法为主配合经络手法进行治疗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状态80例,疗法独特而有效,现略述如下,以抛砖引玉。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为2003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病例,其中男12例,女6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58岁,平均45.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年,平均3.6年。

亚健康状态诊断标准:以WHO健康概念参考依据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临床指南》拟定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判断标准:①以酸痛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或略有改变,无论从症状还是实验指标角度,均不能构成现有“疾病”(自身酸痛不适)的诊断标准;②自身酸痛不适持续时间达1个月以上,经休息不能缓解者。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躯体亚健康状态及疼痛性亚健康的诊断标准,且其疼痛以颈肩腰背及四肢肌肉关节酸痛为主;②无脏器性病变或虽有器质性病变但与目前身体酸痛不适症状无直接因果联系者;③年龄30~55岁,有初中文化以上,可用言辞表达,有阅读能力,与医生沟通无障碍;④无拔罐、推拿禁忌证者;⑤愿与医者配合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②患非重大疾病但需用药维持者;③符合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关于慢性疼痛综合征的分类或虽不能完全确诊为慢疼痛综合征但高度怀疑的疑似病例;④有明确疾病诊断且与目前身体酸痛不适症状肯定有关或高度怀疑有关者;⑤可能为药物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疼痛但尚缺乏临床证据的疑似病例。

治疗方法

1.指拨法:医者用双手拇指指腹从背部膀胱经的大杼穴逐步往下触摸至下髎穴,如遇有“筋结”或“条索”状的肌纤维,就把拇指压在这纤维上,当压有一定的感觉后,再拨向另一侧;可以顺着肌纤维的走向,从上往下一直拨,如遇到压痛点时,可以停下来,连续拨动20~30次,这对局部的疼痛、肌肉痉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指拨的刺激量以患者承受能力进行调节力度。同法操作另一侧。指拨时间根据患者的“筋结”多少而定。

2.指压法:医者双手拇指指腹同时点按双侧膀胱经腧穴,如大杼、风门、肺俞、厥阳、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关元俞、气海、大肠、次髎、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位。另外,脊柱旁0.5寸的夹脊穴亦施行点按;指压力度由轻到重,然后再由重到轻,每穴指压时间约20s,指力以患者感到胀、麻、重为宜。

3.叩击疗法:医者右手五指并拢,掌形空拳,指端相平,叩击膀胱经从大杼穴至昆仑穴,按经络循行进行,叩击节奏缓慢均匀。督脉从大椎穴至长强穴,每条经络叩击3~5遍;在叩击时要用前臂出力,不要用腕出力,力度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宜。此叩击法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有很好的刺激、调节经络作用;对治疗全身酸痛有很好的疗效。

4.捏脊疗法:方法是医者用双手拇指、食指、中指捏紧背部肌肉从下往上缓慢地进行提捏,部位以膀胱经、督脉为主,可反复提捏30~50次。此法不但对背痛者有治疗作用,还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5.拔罐疗法:①闪罐法:先在背部膀胱经、督脉、肩胛区、肋间区等处涂刮痧油,再用闪罐法进行闪罐,一般闪罐10~20次以后罐温热,就换另一个罐,以免烫伤;每条经络或部位可以闪罐30~50次。②推罐法:闪罐结束后,可在原部位进行推罐,推罐可反复多次往返,直至皮肤潮红为止。③留罐法:推罐结束后,再给患者行留罐法,留罐部位亦是沿膀胱经循行处一个一个地拔(下肢只拔环跳、委中、承山);留罐时间5~15min为宜。

6.放松手法:背臀对角牵拉,臀跟牵拉;按揉对侧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由肩背至小腿并推足底,同法做同侧肢体;点按对侧足太阳膀胱经;点按印堂、太阳、四神聪、百会、风池、安眠、肩井、曲池、手三里、神门、合谷穴。每穴位点按约0.5min,力度以患者能承受为限。

患者仰卧位,点按天突、膻中、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等穴。双手搓、推双肋间,各3~5遍。顺时针摩腹100圈。髋踝牵拉,揉拿大腿前侧、内侧;弹拨风市穴、足三里穴。活动髋膝关节,牵拉双下肢。

上述操作时,均应视具体情况着重对疼痛部位进行重点操作,每次干预总时间约60min,每天干预1次,6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统计疗效。

治疗结果

治愈(疼痛消失)22例,有效(疼痛减轻)45例,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13例,总有效率83.7%。

讨论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处于长期紧张状态,过度疲劳,睡眠不佳,饮食不规律、不合理,造成人体内环境紊乱和内外环境之间的整体统一被破坏,导致正气不足,邪气侵入,最终出现各种痛症为主的临床症状。“不通则通”是疼痛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对于疼痛的治疗应以调节经络、气血为根本;通过背部经络为主给予一定量的刺激,以反射性地激发机体局部和全身反应,从而产生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该疗法“简、便、验、廉”,非常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猜你喜欢
闪罐罐法膀胱经
开阖枢罐法理论及其基本应用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针灸配合闪罐护理在周围性面瘫的护理效果
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案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益寿宝典(2018年10期)2018-01-27 00:44:58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饮食保健(2018年2期)2018-01-23 12:05:56
神阙八阵穴闪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50例临床观察
火针刺络放血结合罐法治疗痹症的临床体会
通督针刺联合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