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莉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人民医院,038300)
葛根素系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单体-异黄酮化合物,为了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血液流变学情况,我们于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期间,对收治住院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注射液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情况如下。另取30名年龄、性别与两组相似的体检者作正常组做对照。
60例COPD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4例,女6例;其中年龄小于60岁3例,60~70岁12例,71~80岁13例,超过80岁2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4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支6例;心功能Ⅲ级18例,心功能Ⅳ级6例;肺性脑病(肺脑)4例;Ⅰ型呼吸衰竭(呼衰)12例,Ⅱ型呼吸衰竭5例。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60~70岁者15例,71~80岁者13例,超过80岁者2例;慢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4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支6例;心功能Ⅲ级18例,心功能Ⅳ级5例;肺性脑病4例;Ⅰ型呼衰13例,Ⅱ型呼衰4例。以上两组病例一般情况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两组均给予控制感染、强心利尿、解痉平喘、肾上腺皮质激素、呼吸兴奋药、给氧等对症治疗。治疗组中加用葛根素注射液(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56280)4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及完成1个疗程治疗后检查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床边肺功能以总结疗效。血液流变学检查采用北京普瑞生化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KT 6HIP 444自动血液黏度仪,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正常组30例于同期检查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详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x±s)
组内自身比较,*P<0.05,**P<0.01,其余P>0.05
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前部分或全部异常者为26例,治疗后为5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前部分或全部异常者为26例,治疗后为25例。经χ2检验,治疗组患者用药后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明显好转(P<0.01),而对照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
由表1得知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全血低切和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K值方程、全血还原黏度有明显改善(P<0.01),血浆高切黏度、血细胞压积有明显改善(P<0.05),仅血沉、红细胞变形指数和刚性指数无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
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Ⅰ级者23例,Ⅰ型呼衰纠正者12例,Ⅱ型呼衰纠正者3例,肺脑治愈者4例,床边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改善超过10%者19例。对照组心功能改善Ⅰ级者13例,Ⅰ型呼衰纠正者7例,Ⅱ型呼衰纠正者1例,肺脑治愈者3例,死亡1例,床边肺功能FEV1改善超过10%者8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未发现出血现象。
COPD患者确诊较晚,及至住院时肺功能多已有Ⅱ、Ⅲ级或有肺心病等并发症出现。中医诊断为“肺胀”“喘证”等。葛根在古代即多应用。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6方运用葛根,以达濡润经脉之功效。COPD的病理学主要为支气管管腔狭窄而致气流阻塞,通气量下降,而肺泡组织结构受损则进一步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产生低氧血症。低氧血症可通过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增多,导致全血黏度增高。COPD患者经常反复感染,IgA、IgG大量增加,红细胞表面电荷可被免疫球蛋白遮蔽,使红细胞表面所带负电荷密度降低,从而使红细胞之间聚集性增强,也导致全血黏度增高[1]。从本观察可以看出,葛根素注射液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全血低切和高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黏度、血细胞压积等,同时未发现毒副作用,是活血化瘀之良药。它还能改善心肌氧代谢,改善脑和外周循环、减慢心率、缓慢降压等[1]。本组病例显示葛根素注射液在COPD急性加重期及合并肺心病和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基层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1]张东风.葛根素总黄酮的活血化瘀功效.中国中医药导报,200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