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娜
支气管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多见于婴幼儿。是由于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如过敏、吸入等)所致肺部炎症[1]。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一系列临床表现。现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儿均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男29例,女21例;年龄18 d~12岁;发病季节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为多;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9 h,最长15 d。
1.2 临床表现 咳嗽48例,发热39例,气促42例,食欲差31例,烦躁不安19例,呕吐28例,发绀9例,精神不振5例,腹胀腹泻4例,三凹征2例,鼻翼煽动5例,呼吸音粗糙47例,细湿音45例。
1.3 诊断标准 典型的支气管肺炎一般有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音。
1.4 治疗 卧床休息,病情较重、病程较久、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输血浆或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肌内注射干扰素等,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临床诊断先进行经验治疗。考虑社区感染或院内感染、新生儿或年长儿感染、营养良好或营养不良基础上的感染、急性或慢性感染、当地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及变迁情况等。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体内外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临床使用中的药效学特点、不良反应、药源及价格等,选用合适的类别及品种。病因特异性治疗,应用抗菌药物前应采集相应的标本作病原学检查或培养,根据细菌学诊断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即由经验治疗转为病因治疗,以选用最佳类别和品种的抗菌药物。
50例经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治愈天数短者5 d,长者17 d,平均8 d左右。
小儿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婴幼儿发病率很高。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较多。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及低出生体重儿等更易发生本病。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或咳嗽,体温一般在38℃ ~39℃,腺病毒肺炎可持续高烧1~2周。诊断时询问咳嗽的表现,是单声咳嗽、刺激性干咳、咳嗽有痰,还是连续性痉挛性咳嗽,是否伴有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气喘、发绀。有无呕吐、腹泻、食欲不振、抽搐、腹胀、便血等其他表现。对小婴儿应注意询问有无呛奶、口吐白沫、体温不升。询问发病后治疗经过,尤其是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效果。既往是否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病史,有无先天性心脏病史[2]。是否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异物、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病史。是否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有无窒息史,是否母乳喂养,是否接种过卡介苗、白百破三联疫苗等。平时是否经常被动吸烟。父母是否有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家族中有无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家庭中是否有人经常吸烟,家庭周围空气环境如何。肺部体检注意呼吸节律、频率、幅度;叩诊注意有无浊音区;听诊时注意对比左右两侧的呼吸音,特别是在腋下、肩胛间区、肩胛下区这些听诊区内注意吸气末是否有较固定的细小湿啰音以及哮鸣音等。心脏检查注意心率,有无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奔马律,心脏有无杂音及杂音部位、传导情况。注意检查肝脏大小,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肝脏在短期内迅速增大。重症患儿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周发青等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病儿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孩子得了肺炎应及时诊治,重症肺炎必须住院治疗,轻症肺炎可以在家进行治疗。积极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并发症。及时对症治疗,包括镇静、止咳平喘、强心、给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同时注意加强营养,避免交叉感染。
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抗生素,使用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且静脉给药。病毒感染可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干扰素等。止咳、平喘,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维持体液平衡。根据需要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状态。明显中毒症状或严重喘憋或伴有脑水肿、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的患儿,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防止和治疗并发症如心力衰竭等。抗生素绝大多数重症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故需采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早期治疗;联合用药;选用渗入下呼吸道浓度高的药;足量、足疗程;症宜经静脉途径给药。我国卫生部对轻症肺炎推荐使用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 d,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 d。支原体肺炎至少用药2~3周,以免复发。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需补液者给60~80 ml/(kg·d)(有气促、发热、哭闹、惊厥者适当增加)生理维持液、以5 ml/(kg·h)输入;有心衰者量减少、张力更低、速度更慢。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42.
[2]王慕逖.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