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疗分析
李虹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较多,肝功能不成熟,代谢排泄能力差以及肝肠循环所致,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疾病。胆红素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又称为核黄疸),由于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不仅取决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浓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血-脑屏障的完整性[1]。即使相对安全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也可造成大脑的轻微损害,多表现为远期听力损害及神经系统异常。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凡新生儿生后第1天内出现黄疸,早产儿血清胆红素>10 mg/dl(>171μmol/L),足月儿血清胆红素>15 mg/dl(>256μmol/L)都应进行检查。当血清胆红素为4~5 mg/dl(68~86μmol/L)黄疸开始明显。随胆红素浓度的增加,肉眼可见的黄疸从头向足的方向发展。
除了完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外,评估应包括直接Coombs试验,红细胞压积,血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测定,血型和Rh分型。其他检查包括血,尿和脑脊液培养,红细胞酶测定。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或最初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母乳型黄疸的诊断是排除性的。因此对内科医生十分重要的是,对新生儿其他需要特殊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原因进行评估。过量的胆红素积聚,不管其原因如何均能造成核黄疸;特别在早产儿或患病的新生儿中。
2.1 原发病的治疗 根据原发病给予常规治疗,重视孕期保健,积极治疗妊高症,及时处理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做好产前检查及产程监测,减少难产及产伤,积极救治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加强护理,避免新生儿肺炎的发生。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 苯巴比妥5 mg/(kg·d),分3次口服,胆红素过高合并低蛋白血症者给予白蛋白静脉滴注,有溶血者给予地塞米松0.3~0.5 mg/(kg·d)。中药茵陈蒿汤或用三黄汤。中成药茵栀黄3~5 ml/次静脉点滴,1次/d。
2.3 血气分析结果 应用5%小苏打1~2 ml/(kg·d)。一般给药2~4 d,使血pH维持在7.35~7.45。
2.4 光疗 生理性黄疸临床上通常不明显,并可在1周内消失。母乳型黄疸,如果胆红素水平持续增加至17~18 mg/dl时,暂时将母乳喂养改为配方奶喂养是适宜的选择,有时也需要光疗(见下文)。中断母乳仅需1~2 d,一旦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开始下降,应鼓励母亲继续通过规则的母乳喂养来重新照护婴儿,应使她确信高胆红素血症并未造成任何伤害,她可以重新安全地进行母乳喂养。
光疗被证实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是安全和有效的,它可大大降低换血的需求(见下文)。将婴儿暴露在蓝光光谱范围的可见光下可获得最大的效果。然而使用蓝光可能妨碍对发绀的发现;因此更多采用光谱广的白光进行光疗。亮光可有许多生物效应,所以光疗应只用于有特殊指征的患儿。
光疗可使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的胆红素转化为胆红素的光构型异构体,其水溶性较大,并能通过肝脏迅速排泄,而无需葡萄糖醛酸化。光疗不适用有胆道闭锁或小肠闭锁的患儿,因为光构型异构体不能被排泄。血清和皮肤的褐色变(婴儿青铜症)可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但是对婴儿有无损伤尚不清楚。
当血清胆红素达到3~4 mg/dl(55~65μmol/L)时开始光疗,而在此水平也可能是部分换血的标准(见下文)。在光疗灯和婴儿之间用透明有机玻璃罩隔开,以滤去紫外线,新生儿应使用黑眼罩以防止眼睛的损伤(注意不要阻塞鼻孔)。喂养时应关闭光疗灯并移去眼罩。由于可见的黄疸可在光疗时消失,故光疗时不能以皮肤颜色评估黄疸的严重程度。抽取测定胆红素的标本时也应关闭光疗灯,因为收集在试管中的胆红素可能很快被光所氧化。
2.5 换血 传统上,达危险水平的高胆红素血症通过经脐静脉插管进行换血治疗,如果是有操作经验的医生进行,其死亡率<1%;如对其他方面均健康的足月儿进行换血,其死亡率将更低。
由于没有确切的检测以确定发生核黄疸的危险,以及必须进行换血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面是被证实为有益的指导:建议早产儿换血的血清胆红素浓度(mg/dl)是其体重(g)除以100,即1000 g婴儿换血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0 mg/dl,而2000g婴儿则为20 mg/dl时。对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0 mg/dl的罕有换血的必要[2]。传统上对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达20 mg/dl的足月儿进行换血。现在确信,在无症状或缺乏溶血病证据时,在有必要换血前,允许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到大约25 mg/dl是安全的。习惯上,如果新生儿有增加发生核黄疸危险的情况时(如饥饿,败血症,酸中毒),应降低标准1~2 mg/dl。因为只有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能引起核黄疸;如果结合型胆红素显著升高,应使用未结合型胆红素浓度来判定是否需要换血,而不是用总胆红素浓度。
对有高危因素患儿要密切观察及早处理,对已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要住院积极治疗原发病,综合常规治疗,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减少伤残的关键,也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1] 李静,赵芳,刘肇杰.灌肠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04,26(6):490-491.
[2]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37-444.
150076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