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艳东 颛莉莉
1)郑州大学二附院门诊部注射室 郑州 450014 2)河南科技大学一附院 洛阳 471003
护理不良事件会出现在护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一项护理技术操作的准备、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查对、观察、配合、抢救等过程中,有时看似极为简单的原因就可能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痛苦,给护士带来心理负担。
我院门诊注射室2009-01~2009-1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8例其中液体剂量错误5例,输错液体3例,告知义务不到位3例,出现意外抢救配合不到位2例,药物不良反应2例,拔针后按压不当引起局部出血、肿胀3例。
2.1 患者情况复杂 门诊注射室患者多,流动性大,来院时间不固定,输液时间分布不均匀,有各类疾病,患者情况复杂多样。患者从出生半个月的婴儿到80多岁的老人均有,疾病从常见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成年人常见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到老年人常见的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恢复期,以及一些肿瘤等;患者来自不同的专科,疾病症状差异较大,护士对病情了解不全。
2.2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目前,各大医院护理人员普遍缺编,护士工作量大,工作环境繁杂紧张,过多的信息反映到大脑出现应接不暇,易产生错觉、疲劳、分辨能力下降,不能及时进行输液巡视、病情观察、耐心进行告知和健康教育。
2.3 查对制度流于形式 从输液实例来看,液体剂量错误5例,输错液体3例,这些都是由于粗心大意而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给药制度造成的护理不良事件。
2.4 用药种类繁多 门诊注射室患者来源于不同的专业疾病,药物种类复杂,再加上一些层出不穷的新药,护士对有些药物的剂量、规格、作用、不良反应不熟悉,即使严格按照三查七对一注意执行,有时仍有不良事件发生。其实,这些不良事件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如喹诺酮类药物静滴时滴速符合标准设置,即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再如氧氟沙星输入滴速>40滴/min,会引起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而滴入速度减慢,过敏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3.1 认真落实查对制度 查对是护士执行治疗、护理前的必要步骤,保障护理安全的基本措施,遵循操作规程,注意细节管理是落实查对制度的有效措施。每位护士心中树立端正的工作理念,掌握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流程,是重要的防范措施。任何一项护理活动中,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都要认真做好三查对,做好告知义务,查看穿刺部位情况,询问有无不适。如对音同字不同的重名者,要做好标记,和患者一起查对。
3.2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适当分配工作量,减少风险发生,确保护理安全[2]。做好各班次、各时间段工作量的统计,随时对护士进行调整。在保证人力的情况下,增加机动班,随叫随到;在繁忙时段,安排资历老、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护士当班,避免患者长时间等待引起不满,避免护士因处于疲劳状态,工作中注意力下降,判断失误而发生不良事件。对学生、上班族等多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输液的情况,可随时调整护士人数,增加中午的人力资源。
3.3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门诊注射室没有专科医生值班,一旦出现问题,由当班护士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这对护士的判断病情能力、寻求帮助的应急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术,还应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定期对护士进行三基三严知识的培训、考核,同时根据季节、病种、用药特点的变化,进行专科知识、抢救技术、药物知识的培训、考核,从而使护士遇事冷静而有条理,有足够的信心和承受力。
3.4 做好巡视和观察,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随时掌握患者的输液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药物的不良反应。利用巡视的机会,提供常见季节性疾病、老年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单等,适时宣传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及在输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以便患者自我发觉,并向护士反映,及时处理。如空腹时机体代谢减弱,针刺使患者心率、呼吸增快、血压升高、引起晕针,出现头晕、多汗、恶心、呕吐;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意调快输液滴速,引起心力衰竭,出现胸闷、咳嗽、呼吸困难;抗生素输液过程中引起胃肠道反映,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输入活血化瘀药物的患者,拔针后应延长按压时间。总之,增强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改善护患关系,使护士的工作忙而不乱,忙而不错,忙中有细。
[1]蔡思琴,杜彩云,刘美霞,等.喹诺酮类药物静脉输液的安全性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4):314-315.
[2]胡永梅,刘喜梅,房小惠.ICU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05,11(9):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