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果树学报》2011年第2期,作者姜中武等(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烟台 265500)
烟砧一号是从鸡冠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育出的实生种,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目前烟砧一号作为中间砧应用,已在山东省苹果产区推广3333 hm2。
树冠圆锥形,幼树半开张,成年树直立。树干灰白色,皮孔稀、小。1年生枝条深褐色,分枝较多,枝条长势旺盛,枝条髓部较大,枝条脆易折断,枝条皮孔椭圆形、小、密度较稀,约为6.6个/cm2。枝干伤口或剪口愈合速度快,并长出瘤状疤痕。叶片长圆形,成熟叶片浓绿,叶缘复锯齿、较深,叶形指数1.91,平均单叶面积40.7 cm2。
调查嫁接烟砧一号中间砧的12年生富士枝干轮纹病发病情况表明,主干由烟砧一号中间砧构成,其上均未见感染轮纹病;富士枝干发病率也相对轻微,为35.4%,病情指数为 22.9,平均发病等级为0.46,表现为中抗/高抗苹果轮纹病。未嫁接烟砧一号中间砧的富士/海棠,主干由富士品种形成,其主干轮纹病发病率达到100%,枝干轮纹病发病率也高达94.7%,病情指数达到 82.1,平均发病等级为2.89,表现为高度感病。对果实轮纹病发病率的调查表明,嫁接烟砧一号中间砧的富士果实轮纹病病果率仅为3.1%,而没有嫁接烟砧一号中间砧的轮纹病病果率高达15.87%。嫁接烟砧一号中间砧能够显著降低富士枝干和果实轮纹病的发病率。
对不同嫁接方式的8年生富士果实的测定结果表明,用烟砧一号中间砧富士和海棠砧富士相比,烟砧一号中间砧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海棠砧高1.7个百分点,对果实大小、果形指数和果肉硬度的影响差异不明显。此外,烟砧一号中间砧富士的果柄长度明显大于海棠砧富士。
株行距3 m×4 m的试验园植株连续多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与海棠砧富士一样,烟砧一号中间砧富士树4年开始开花结果,栽后6年进入盛果期。4年生、8年生以及12年生的烟砧一号中间砧植株的树体大小、产量与海棠砧差异不显著。
经多年苗木繁育调查,烟砧一号与基砧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的嫁接亲和性好,且苗木生长整齐,采用舌接和木质部芽接2种嫁接方法,其成活率分别为95.6%和94.7%;与富士的嫁接成活率超过95%。在烟台农业科学院试验区以及福山、牟平、海阳、栖霞、蓬莱、胶州等地区连续7年调查,该砧木与八棱海棠、平邑甜茶和富士之间没有大小脚现象;烟砧一号做中间砧嫁接富士,也没有发现劈裂、折断、树体早衰等不亲和现象,其中间砧存活率达到98.7%,品种存活率为95%。表明,烟砧一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合在山东省苹果主产区栽培。
在烟台地区一般是每年3月中旬播种基砧海棠,育苗地块最好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浇水条件的地块。于同年的8月底9月上旬采用带木质芽接的方法嫁接烟砧一号中间砧木。嫁接高度离地面15 cm左右。在次年3月20日前后,开始平茬,解绑。6月下旬至7月上旬,待苗高长至90~100 cm高时(离地面高度)嫁接富士系品种。采用丁字形芽接或带木质芽接的方法嫁接。在苗木离地面高度70 cm处(其中基砧10 cm左右,烟砧一号中间砧段60 cm左右)嫁接。接芽经过15~18天愈合期后,开始平茬、解绑,抹芽,加强肥水管理。11月底苗木即可出圃。以烟砧一号做中间砧,嫁接富士系品种,在土质较好的条件下,以(3.5~4)m ×(5.5~6)m 的株行距为宜;在土层条件较薄的地区或嫁接短枝型富士品种,一般按3 m×4 m株行距栽植。烟砧一号属乔化砧木,宜采用自由纺锤形或小冠疏层形的整形修剪方式,主干不宜进行环剥;肥水管理参照普通乔化砧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