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奇,王怡周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美国学者洛厄里·德弗勒将当前传媒飞速发展的时期称为新媒体与数字传播时代。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地球村”里,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网络、手机等新技术的支撑下不断地缔构着网页评论、博客、微博等新的媒介;新老媒介不断发展、繁荣着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思维,进而对人们所从事的编辑活动产生指导作用。发达的传媒技术将这个人类的精神文化进化论定名为:编辑缔构媒介,媒介传播文化,文化浸润编辑。
从整个人类的文化活动史来讲,古籍、近代图书、广播、电视、电影、动漫、网络、手机等古今中外一切媒介结构,都离不开编辑的创构作用。编辑缔构媒介一方面是在媒介的软性形式上,一方面是在媒介的硬性形式上。
编辑在软性形式上缔构的媒介包括媒介的传播模式以及具体的文体表现方式,例如报纸的编排方式,广播、电视的传播模式等。这些软性形式只有依托某种硬性物质如甲骨、金石、布帛、纸张、胶带、光盘等作为符号载体,才能实现其功能。《诗经》的编辑定稿,确定了“诗”的文体;《文选》的编辑定稿,确定了“文”的模式。现代的文体模式就更多了。新闻有种种新闻文体模式,文学有种种文学文体模式,论文有论文的文式、体例,电视新闻有自己的“范儿”,娱乐节目有自己的套路,电影有自己约定俗成的规范。而所有的这些模式都是经过编辑中介,与创作者、接受者建立契约式的规范和标准,确定下来并流传于世。
编辑在硬性形式上缔构的媒介则体现在依托于传媒技术将媒介规范、媒介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传播成品。孔子编辑《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文本,构成了六经媒介结构;纪昀等编辑的《四库全书》集成了经、史、子、集“四部”齐备的媒介结构。近代报纸编辑将作者的文章选择、优化、组合在版面上,形成报纸的版面传播结构,电视编辑将不同时段的节目、广告等组成电视的视听传播结构;网络编辑则将不同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组合在一起形成传播力强大的多媒体传播结构。
德国现象派哲学创始人埃德蒙特·胡塞尔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概念,用来指客观世界的人类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交互构造出来的生活现象。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只有从交互参与者的行事立场中才能找到进入历史文化世界的途径。”编辑活动也是这样,每个编辑都不同程度地和别的文化主体——读者、作者存在着联系。
传统的编辑在其文化缔构过程中的交互性似乎表现不太明显,尽管优秀的编辑家总能主动地在各个文化主体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但真正实现主体间的全面的交流互动并进而构建出崭新的文化现象还是在网络时代。“公民新闻”就是这一时代的“新宠儿”。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所讲的:“只有公民们自己最清楚什么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需要的,专家们不论有多么灵通的消息,都不能替公众作最佳的判断,公民有能力和智慧判断对公共事件的正确认知。”公民新闻的兴起促进了“公民记者”与“公民编辑”的诞生。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使每个人都有成为编辑的可能。从博客、微博到中央电视台十套《讲述》栏目观众拍摄的DV片子;从1998年德拉吉博客网(drudgereport.com)率先向全世界传播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内幕到2010年8月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时,当地群众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提供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手机拍摄的视频等,都在向世界宣布“公民编辑”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编辑、完善百度百科的词条,维基泄密网的编辑更是遍布全球。每个人都有成为编辑的可能,都在参与着编辑活动。一个大编辑的时代缔构的必将是一个大媒介时代。
首先,精神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文化传播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形成社会关系的机制,是人类精神智能的表现,也是通过空间扩展和时间延续构筑人类关系的手段。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播,如果没有传播来弘扬、保留文化,文化也就湮没在历史那无边的黑暗之中了。其次,人们创造精神文化的直接动机是把自己所得到的某种信息传达给别人,同别人分享这精神创造的价值,满足社交的需要。媒介的传播过程就是文化的交流过程。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形成、发展、流传中,都离不开媒介的记录与传播。孔子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学者释为:说话、写文章要讲究文采、辞藻,否则就不能行之久远、传之后人。这里认为:人们只用口语语言去讲话、交流、传播思想,而不用文字去书写、刊刻,不把所言之志用文辞记录下来的话,就不能广泛传播。正是由于文字的出现,以及刊载文字的介质的不断演进,精神文化才能源远流长。春秋时的《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明朝的《汉魏丛书》、《唐宋丛书》与清朝的《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在共同构筑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厦。大而言之是如此,小而言之,一张报纸的发行,一本杂志的出版,一种书稿的付印,一部电影的制作,一组电视节目的播放等,都在为文化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
全球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2003年10月在中央党校的演讲《文化产业的价值》中提到:“书籍、报纸、电影、杂志和电视,这些都远不止是闲暇的消遣,它们是一个民族参与世界范围伟大思想交流的必经之路。”清末民初,中国传统文化的河道中引入了外来文化之水,交流融汇而成新的文化大潮。我们现在的文化环境则是“五四”以来新文化大潮冲击下形成的新文化大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人类文化的总汇在这个新文化大陆上汇集,必将积淀着世界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精粹,开放出灿烂的优秀文化之花。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人们通过媒体来了解信息,了解文化。人们每天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介获取着信息,也在感受着一种媒介文化。媒介作为标志性的文化,所积累起来的庞大的、历史的、生生不息的人文结构,乃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鲁迅语)的公共空间,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的理想境界。
编辑学研究中出现的“媒介间性”的概念,指媒介之间交互作用,构筑大媒介的传播结构,传播大文化。韩国出版学会副会长,金浦大学教授南奭纯在其《探索数字媒体时代的出路》一文中认为:“文化产业必须形成反映消费者需求的跨媒体(crossmedia)需要。”南奭纯先生将其称为跨媒体(crossmedia),其内涵与媒介间性不谋而合。智能手机、电纸书、还有方正跨媒体阅读方案等将媒介间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仁定等三名摄影师将余秋雨笔下的散文用摄影作品呈现了出来,其视觉冲击让人眼前一亮。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将中国古诗词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颇受读者喜爱。杜甫诗曰“不薄今人爱古人”。这些同时并存的传播方式,使前人创造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具有生命活力,并且成为新时代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文化传播也是一种文化创造。这种大媒介的文化传播方式也会日益繁荣新的文化结构——大文化。
文化对编辑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刻的。任何一个新编辑成果的诞生都离不开文化明显或潜移默化的作用。曹雪芹著《红楼梦》,汲取了很多前人流传下来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其中的人物、故事、语言、诗词,各种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科学的、技术的、家庭的、心理的知识信息等,显示出很多前代文化的积淀。
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国防副部长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在国际事务中运用魅惑替代胁迫实现所渴望结果的能力。”就定义而言,软实力是建立在价值观的基础上的。美国的文化软实力——电影、流行音乐、电视、快餐、时装、主题公园等,传播、确认、强化着人们共同的规范、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美国利用这些文化软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其美国式的政治、道德、法治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大有势不可挡之势,被许多国家称为“文化帝国主义”,引起各国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文化也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这一观念在当今世界早已形成共识。文化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认识,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编辑等文化活动。
20世纪4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马克思·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多诺在他们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提出了“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还可译为“文化工业”。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世界大趋势》一书中提出:“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工业,这个工业向经济提供生产所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一个国家的强大,必然依靠并带来文化的强大,世界强国一定首先是文化强国。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亲力推广的新英国运动,其实质是一种重塑大英帝国活力的新文化战略。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日本这一比例为20%,欧洲为10% ~20%。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国应该在文化软实力上下功夫,把文化大国打造成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编辑的主动建构作用,挖掘整理中国的优秀文化,建构起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同时要善于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到兼容并包,为我所用。
网络新闻编辑、网络期刊编辑,网络视频编辑、网络音乐编辑将我们的世界毫不迟疑地推到了网络编辑时代。这个时代将整个人类精神文化生态演变为大编辑创构大媒介——大媒介传播大文化——大文化引导大编辑。这个精神文化的结构必然会促进我国的整个传媒产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及综合国力。
[1]王振铎.编辑学原理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
[2]王振铎.编辑学理论与媒体创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郭奇.映像河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4][德]马克思·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美]约翰·奈斯比特.世界大趋势[M].魏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6]王振铎,刘大年.编辑学研究60年的学术发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1).
[7][韩]南奭纯.出版内容的跨媒体创新之路[J].河南大学学报,2010(6).
[8]赵志立.公民记者和公民编辑兴起的意义与挑战[J].中国编辑,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