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农美
社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紧密,各种社会因素对社区课程的影响直接、即时,社区大学能否开发出适应居民终身学习需求的课程,是社区大学建设发展中必须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对常州社区大学开发的讲座式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各年龄段学习者的具体学习需求,为开发“适销对路”的课程提供实践依据。
调查选择了三个年龄段的人群,100门已开设的讲座课程及一个专题培训项目,以常州市钟楼区和湖塘镇为中心的区域,采用问卷及随机走访的形式,收集获取了资讯和数据,下文对调查情况作一分析。
1.学习者视角一之:社区老年人
(1)从课程类别看,现代生活类和家庭教育类课程较受欢迎。钟楼区7个街道在2010年所开设的100门讲座课程中选择了94门(有重复):现代生活类占全部所选课程的31.9%,法律常识、公众营养、健身等现代生活类讲座课程,广受老人们欢迎。家庭教育类占所选课程的22%,符合老年人教育孙辈的需求。
(2)从课程内容看,最受老人欢迎的7门课依次是:健康饮食与养身、谈谈老常州、房产纠纷的法律防范、生活中的权力(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妈妈该懂得的心理学、家庭关系处理技巧、健康聪明宝贝培育。关注健康,饮食与养身类占所选课程的7.4%;“谈谈老常州”和“常州方言和文化”分别占所选课程6.3%和5.3%;希望维权学法,“房产纠纷的法律防范”“生活中的权力(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两门普法类课程,分别占所选课程的5.3%和4.3%。
(3)从授课质量看,教师水平成为选课的重要因素。
2.学习者视角之二:社区中年人
(1)基本结论:该人群学历基本处于高中、职高和中专层次,他们中43.1%的人选课目的是“为满足个人兴趣”,33.3%的人选课目的是“提高自身素养”,市民素养类课程和家庭教育类课程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他们最喜欢的12门课程依次为:健康饮食与养身、妈妈该懂得的心理学、促进自我身心和谐的调适方法、社交礼仪、当好孩子的辅导老师、家庭关系巧处理、家庭理财、瑜伽、常州市民英语、营销策略、形象设计、人际沟通经典技巧。
(2)从人员状况看:1)中层干部和单位负责人希望提高自己素养。“谈谈老常州”“古典音乐入门”,这两个层次的人占选课者的28.6%和50%。2)职业层级、文化程度与选课内容相关性密切。“财务报表分析”占选择者的28.6%,“营销策略”占选课者的27%,他们希望从社区教育中获取工作技能教育。3)信息技术课程广受欢迎。“学会操作计算机”“计算机操作基础”等课程,选课率占所选人数50%以上。“初步漫游网络”“学会开网店”,此类人群的选择率为46%和37.5%。4)饮食营养类课程成为热门。“公众营养”等课程选课人数超过半数。5)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是影响选课的重要因素。单位负责人和事业单位人员,普遍选择“家庭关系处理技巧”“当好孩子的辅导老师”“瑜伽”“公众营养”等课程。6)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职工更愿意学习。初中文化的学习者,他们最希望学习的课程有:“法眼看婚姻”占选课者28.6%,“房产纠纷的法律防范与处理”占选课者33.3%,“常州市民英语”占选课者27.8%,“当好孩子的辅导教师”占选课者26.7%,“好习惯,好性格,好人生”占选课者的25%,“家庭日常金融常识”占选课者28.6%。
(3)从受欢迎课程看:1)“妈妈该懂得的心理学”“当好孩子的辅导老师”选择者中,初中学历的占68.5%和59%,普通员工占84.2%和80%。2)“社交礼仪”选课者中,“愿意学习”的人占81.3%,普通员工占62.5%。此类课程开发大有空间。3)“家庭关系巧处理”14个选择者中,40岁以下的9个,初中以下学历的占57.1%,普通员工占71.4%。在单位地位不高,收入不多的中年人,更希望家庭生活和美,此类人群的需求应该成为我们开设课程时关注的重点。4)“人际沟通经典技巧”的选择者中,普通员工占81.8%,个私单位工作者占54.5%,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54.6%,高职学历者占27.3%,大专学历占33%。
纵观以上数据,中年人的学习需求多样而广泛,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参与终身学习,开发出满足不同学习需求的课程,是社区大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
3.以项目课程为视角:母亲素质工程
“母亲素质工程”是由常州市钟楼区妇联牵头,常州市社区大学、钟楼社区学院等参与实施的项目工程。从2008年4月起,钟楼区就计划用3年时间对5万余名子女在18周岁以下的母亲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培训,形式以讲座课程为主。
(1)基本结论
被调查者年龄在30~40岁之间,30.8%的孩子上幼儿园,50%的孩子上小学,只有各9.6%的孩子在学前和中学;文化程度普遍比中年被调查者高:高中、职高或中专的占36.5%,大专及以上的占40.4%。基本印象三点:1)教育观念有更新。有34.5%的母亲希望孩子个性好,这反映出母亲们的关注已从单纯的成绩追求转向孩子素质的培养。2)学习欲望强烈。问卷共列课程31门,允许每人选10门最需要的。选课率达91.5%,超过中年人群的82%。全部课程都受人欢迎。3)受追捧课程集中。被选率最高的10门课程依次为:亲子沟通的方法、发现潜能发展智慧、好习惯好性格好人生、家庭教育经验谈、做一位成功家长、孩子成才的途径、学会交往让孩子讨人喜欢、培养儿童的好习惯、网络孩子的健康伙伴、呵护儿童的心灵。多方位、多角度关注家庭教育是母亲们的愿望。
(2)受欢迎典型课程分析
“亲子沟通的方法”是最受欢迎的课程。选择此课的人中30~40岁的母亲占64.9%,学前儿童母亲占100%,29个核心家庭占75.9%,小学生母亲占69.2%,21位大专文化的母亲占51.7%,全职母亲占85.7%,希望孩子成绩优异的母亲占88.9%。广大母亲急切希望掌握教育方法的愿望,应成为我们开发此类课程的动力。
“发现潜能,发展智慧”排列第二位。选择该课程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母亲有81.8%,高中文化的占73.7%,初中文化的占72.7%,全职太太占85.7%。年轻母亲更希望了解专业的教育知识。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更希望孩子优秀;全职太太的学习欲望很强烈。
“好习惯,好性格,好人生”是倡导父母从小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课程。选课的33人中,小学生母亲占88.5%,初中文化的母亲占90.1%。这表明,小学生母亲更注重孩子性格形成;学历和社会地位不是很高的母亲,迫切需要培养孩子的好性格,以改变命运。
总之,孩子教育成为所有母亲关注的焦点。无论经济条件优劣、职位高低、文化程度高下,家庭教育的知识学习成为母亲们的渴望,而这些知识的系统学习,为社区大学课程的开发创造了一个极好的空间和机遇。
1.提高课程的适切度
适切度即适合对口人群学习需求的程度,社区大学应该把适切度作为课程开发成功的重要标准。在调查的100门讲座课程中,有55门课程未被老年人选择;有12门课程中年人无人问津,有34门课程选择者不足5人次,表明这100门课程的适切度只有54%。细查这些未被选择的课程,原因不是太专业就是太前卫。如:常用工具软件、电子小制作、民族乐器介绍、做理性的拼客等等。有研究者认为社区大学开设这些课程的原因,主要是授课教师组织内容容易,而没有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1]
针对上述分析,社区大学应按人群、按年龄段、按社区类型、按职业性质等创设不同的讲座课程。如为老年人开设乡土类人文历史课程、生活法律课程、饮食及营养课程;为中年人开设心理减压漫谈、成功人士经验谈、社交必备礼仪、健康养身等等;为年轻人开设社交课程、婚恋课程;为母亲开设各年龄段孩子教育技能课程等等。总之要尽量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意愿。
2.提高职业技能课程开发力度
从调查中得知,社区教育课程还无法真正满足希望获得职业技能的学习者的需求。首先是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目前还很难在社区全面开设。其次,专业从事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目前也正处在课程改革的关键期,如何缩小高职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距离,是个热点和难点。因此,在社区教育中,还很难开设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技能课程。
改变这种局面,需要职业教育加快课程改革步伐,以便让社区教育可以像国外的社区大学一样,成为居民学习职业技能和谋生手段的重要途径。目前,社区可以在维持已开设的“计算机知识初步”、“会计上岗培训”等课程基础上,开发一些比较容易开设的技能课程,如服装制作、毛衣编织、家庭档案管理、家庭物品科学保管等等。
3.形成科学的课程研发机制
笔者有幸参与了被调查的100门课程的开发工作,基本程序是:学校号召——教师申报——专家选择——领导审核——形成课程。原则是:尽量符合社区居民的需求。
那么,国外社区大学的课程开发原则如何呢?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马拉斯比那大学学院增加或删除课程的标准为例:相关性(指学生和社区对本课程的要求,占25%);质量(指一门课程能够为学生带来多少价值以抵消他们学习本课程所花费的时间,占20%);运作成本(该课程运作成本和校内外其他同类课程相比,本课程的直接开支同其带来的收益相比的结果,占20%);开放性(一门课程能够为那些最不可能接受中等后教育的人提供入学机会的程度,占15%);学院其他优先发展计划(从学院的目的和目标角度评判课程的提议,占20%)。[2]经过这些指标的考核,一门课程才能被设置或删除。
这种科学的、以学生学习需求为根本的课程开发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也应该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制定出符合国情的社区大学课程研发程序。在一系列符合实际需求的程序后,再订立出一套开发机制,使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走上正轨。
4.切合社区特点,融合地方文化元素
符合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必须突出课程的地方特色,也即课程应有地方文化元素,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需要服务。其中,凭借地方文化历史传统,打造区域文化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常州梳篦、唐荆川传奇、萝卜干之乡等课程的开发,就能满足钟楼区地方文化传统的保存和发扬的需要,促进民俗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增添讲座课程的地域文化色彩,更受居民欢迎。地处唐荆川故里的永红乡,很早就希望传扬荆川文化。然而作为一个街道,无论从师资、研究力量,还是从课程开发技术来说,都无法实现此计划。如果社区大学能以组建课程为抓手,调动全常州市的研究力量,如炎黄文化研究会、唐荆川研究会及常州名人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此文化的组成、普及性教育的形式、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等等,永红乡传扬荆川文化的讲座课程设计就能变成现实。这样,不但对保存地方文化起到重要作用,也对社区课程建设作了贡献,更重要的是在历史文化传承中,满足居民提高文化品位的渴求。这是一个多赢的课程设计策略。
5.打造名师,倡导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
讲座课程的优点是现场感强,互动效果好,学习者参与度高。然而,由于授课教师的讲课风格各异,也有个别教师授课内容理论性偏强,忽略听众感受,采用满堂灌等方式,影响学习者的听课积极性。要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必须打造名师,以讲课风格符合社区不同年龄段听者需求、符合授课内容、大家喜闻乐见为标准。
从事社区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根据自身特点,研究调动听者兴趣的方法,追求教育实效,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只有结合自身文化底蕴,上出有特长的课,才能算是一堂好课。笔者认为,在社区讲出一堂好课的首要条件是课程目标清晰,切忌单纯的知识传授而不顾听者的需求;其次是课堂掌控能力强,互动环节是社区讲课中的必需环节,没有互动,没有听者反馈的课程不可能受人欢迎;再者必须根据听者的特点,设计不同的互动环节。授课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开发的成功率。只有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才能打造出名师。
6.寻求热点和焦点,开发受欢迎课程
开发出受欢迎课程的基础是调查研究,要寻找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关注点,以赢得课程开发的高成功率。“母亲素质工程”的所有课程,之所以广受欢迎,正是由于抓住了家庭教育这个热点问题。目前,“母亲素质工程”课程内容不但深受钟楼区妇女欢迎,也受到其他地区妇女的欢迎,这个项目将编写教材,让理念和精神传播得更远。这是社区课程开发中针对专门人群的一个成功案例。
而针对不同地域,也能开发不同课程。例如,武进区夏溪乡以种植花木为主,常州市以它为依托,成功申办了2013年“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社区大学可以此为契机,开设符合当地居民需求的花木种植技艺课程,开设一些老百姓需要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绿化养护技巧、花卉观赏指导、盆景设计高招等等课程。
总之,深入民间调查访问,获取更多民众急需的课程信息,寻求热点和焦点,是成功开发课程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
[1] 曹启挺.关于当前我国社区大学课程设置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85-87.
[2] 房建军.中加社区学院办学与课程设置比较研究——基于金山社区和马拉斯比那大学学院的个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