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艳红,陈 琳
网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为学习者搭建了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目前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存在着缺乏系统理论指导、资源提供错综复杂、交互功能流于形式等问题。协同理论是系统思维方法中的一种,用协同理论指导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可以为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提供新的方向。
“协同”一词常被人们误称为“协调”,其实不然,协调主要指事物间配合得当,是处理事情的方法;而协同侧重强调双方或多方在同一个时空里具有相同的地位、不可替代的作用及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关系。协同学是复杂系统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是关于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互补与协作的理论,是一门在普遍规律支配下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的科学。它最早由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于1969年正式提出。它重在揭示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有序、无序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将有序与无序统一起来,强调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或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协同作用”,即协同导致有序,否则,产生无序。[1]协同学的两个基本论点是:协同效应和自组织。
1.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指在一个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作用形式表现为竞争与合作,而且呈现相对无序状态,人们可以对系统中各要素施加影响,当外界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内的要素会呈现出协调、合作的态势,达到一种有序状态,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系统的作用。
2.自组织
20世纪70 年代以来,科学前沿出现了一大批像“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混沌理论”、“分形理论”这样的新兴学科,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在这类复杂系统中,自组织系统尤为引人注目。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及系统要素是如何自动地实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然知识的迁移,当前自组织理论已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网络学习环境是指引入网络因素后学习活动展开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硬件资源、软件环境、人员支持、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设备、教学管理等。[3]
网络学习环境具有环境开放、资源共享、没时空限制、个性化学习、方便交流等特点,这些特点使网络学习环境明显区别于其他形式的学习环境,具有很大优势;然而,这些特点如果利用不善,便会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因此、将协同理论引入到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中就显得相当必要了,用协同理论指导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网络学习环境中出现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协同理论指导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指导网络学习环境中各要素协调合作,发挥网络学习环境最佳功能
协同论认为系统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大量子系统间产生的协同合作是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内在根据,而子系统间之所以能够出现协同合作是由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力所造成的。网络学习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构成该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网络学习环境中的硬件资源、软件环境、人员支持等要素之间既有合作又存在着竞争,缺一不可,以什么样的结构顺序来安排这些要素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在协同理论指导下各个要素之间通过竞争加强协作,再通过协作产生新的竞争,促进系统功能优化。
2.促进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形成自组织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学习者的学习主要是由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决定,学习者通过自我心理的调节,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无序的,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在何时何地学习,而且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专心程度等方面教师很难干预,只有学习者主动地学习,学习效率才能最快地提升。在学习者自组织系统中,学习者之间通过与学习伙伴交流学习,产生竞争,通过有效的竞争促使学习者自觉地学习,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协作讨论、共同完成,促使学习者自觉地形成有序合理的学习状态。
1.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已成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这一趋势对网络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教育中也越来越被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开展的研究很多,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网络教育的发展,但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还存在以下不足:
(1)网络学习资源缺乏内在系统性
网络资源的开放性,让每个学习者能够超时空共享资源,为学习者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更对学习者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缺乏管理的网络学习资源只是知识内容的简单堆积,知识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为学习者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
(2)网络学习平台及其资源呈现方式呆板
网络学习平台主要由管理系统模块、学习工具模块、协作交流模块、网上答疑模块、学习资源模块及智能评价模块组成。纵观多种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者会发现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大同小异,形式单一,差别也就是背景不同、模块分布不同及内容不同。目前,网络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资源主要以文字、图片为主,这些静态的文字、图片容易引起学习者的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产生枯燥感,打消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交互功能过于简单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受时空的约束,学习者可结合自身实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但这种学习方式容易让学习者产生脱离群体感,进而对学习产生枯燥、疲劳、孤寂感,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交互环节在网络学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为止,网络学习的交互环节,还存在许多缺陷:常见的交互形式如网上讨论、在线答疑等使用效果不理想;网络学习环境中的交互功能太过单一,没有充分利用社会性软件的优势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这一方面是技术上没有实现,另一方面是缺乏创新的设计理念。
(4)有技术崇拜倾向
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基于技术开发出各种学习平台,供教师和学习者交流学习。技术可以用以支持个体意义的形成,但错误的捏合经常导致赶时髦而不是有效的实践。许多平台的设计和开发人员倾向于用最先进的技术开发出功能最强大、资源最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但是,由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起点不一,许多复杂的学习平台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和学习者甚至要用很长时间去摸索并适应这一平台,得不偿失。
(5)扩展性及兼容性低
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至今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学科即便是同一学科的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也不尽相同。网络学习环境往往与学习者及学科内容绑定在一起,不同学科、不同学习者在学习时,就需要设计新的网络学习环境,严重浪费资源。
(6)人性化考虑不足
网络为学习者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消除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时间和距离上的障碍。但是,这种环境下,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由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变为使用机械的文字交流,拉远了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冷淡了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2.基于协同理论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原则
根据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中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五条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原则:
(1)学校、家庭和社会优化组合
协同论主张,一个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如果子系统之间关联引起的协同作用占主导地位,这意味着系统内部自发组织起来了,系统处于自组织状态,在宏观上和整体上就表现为具有一定的结构或功能。而且,当系统中各子系统呈现合理有序的结构时,系统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反之,当子系统杂乱无章时,系统的整体功能就会遭到破坏。宏观方面来说,如果把教育作为一个系统,那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是教育的三个子系统,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支持。在构建网络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学校起重要作用,负责教学相关各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如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网站的设计与推广等。家庭是学习者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许多是在家里进行的,家庭环境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如父母的态度,家庭收入情况,家庭的学习气氛等)。社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网络教育的发展,社会为网络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网络教育是众多教育方式中的一种,任何一种教育都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这三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网络教育的大环境,影响网络教育的效果。
(2)统筹软、硬件环境建设
系统在整体上的特性和外在表现由组成系统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状态所决定。[4]网络学习环境系统由软环境、硬环境、人员支持等要素共同构成,在设计网络学习环境时,必须将各要素协同起来。举例来说,某些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却没有用来辅助教学,而是用于学校的质量评估,严重浪费资源;而有些只注重软件资源的设计,如学习环境的设计者经常考虑网络的技术能力,却不考虑其他关键因素(境脉,工具)来拓展和加强思维。因此,网络学习环境是一个复杂系统,必须统筹安排好系统内部各要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系统功能。
(3)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学内容为重点
从哲学方面来说,在复杂事物的发展中,有许多矛盾存在,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哈肯在研究系统内部无序和有序的变化时,首先找出了在系统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参数—序参量,系统的行为由一个或几个序参量的变化来决定,找到了序参量,系统有序和无序的转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理,网络学习环境的众多要素中,学习者占主体地位,是网络学习环境系统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网络学习环境。学习者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习者的年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提供了互动的、鼓励性的活动,能满足学习者个人独特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在不同复杂程度下学习,加深理解。技术只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手段,有利于教学内容以更易于学习者接受的方式呈现。搞技术创新是正确的,但要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有时最新最全的技术平台反而让低起点的学习者束手无策。此外,教学内容也不能一成不变,如今的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如此之快,教学内容必须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与网络相结合,运用多种媒体形式来展现(如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
(4)加强互动平台建设,重视资源的有效性
协同论中,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通过竞争而协同,从而使竞争中的一种或几种趋势优势化,并因此支配整个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即自组织起来。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以自主学习为主,师生、生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习者孤立学习时易出现学习没有动力,缺乏创新思维等现象。因此,学习者通过网络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尤为重要。学习者常用的交互手段有QQ、Email、MSN、论坛、电子白板、聊天室等,它们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对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交互的效率不高。建议将多种形式的社会性软件根据网络学习环境的需要,优化整合到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中去,并设计出能实时监控学习者交互的平台,以免学习者在交互过程中出现跑题或者讨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情况。此外,网络学习资源的有效性与否也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针对目前许多网络学习资源散乱、没条理、缺少逻辑性的现状,必须加强对网络学习资源的管理,完善资源创建和分布标准;并通过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及信息评价能力,运用网点和服务筛选资源,来提高资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5)情境性
协同学认为,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间是相关联的。协同学在不同侧面的类比中,充分地汲取别的学科尤其是现代理论中的有益营养,这也是协同理论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5]网络学习环境也是一样,将它与社会环境相比,两者有一致点,它们都对生活在其中的主体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学习环境为学习者学习提供了各种条件;社会环境则为学习者的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学习提供各种条件,网络环境下学习的知识可能会在社会环境中需要。设计一个学习环境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学习什么,行为发生的真实世界情境是什么,接着选择其中的一个情境作为学习活动的目标。[6]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往往脱离真实的社会生活,只局限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这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厌学。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将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情境化,使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和进行的实践与以后社会环境中遇到的是一致的,创建实习场和构建实践共同体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合理优化的网络学习环境是实现高效率网络学习的有力保证,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学习环境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但是建立高效、完善的网络学习环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国家、地方和学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需要广大的教育者、资源设计者有效组织和管理学习资源,需要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开发出功能齐全、结构优化、形式多样的教育平台,等等。因此,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理论的指导。协同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系统方法论,运用其指导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可有效地促进网络学习环境的多种要素(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人员支持)相互协作、优化组合、相辅相成,使网络学习环境的系统功能最优化,更大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1] 高文宇.协同理论及其教育教学价值[J].科学教育研究,2007(6):44.
[2] 肖日葵,萧仕平.不同理论视角下的社区自组织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09(1):82-85.
[3] 李盛聪,杨艳.网络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7):52-55.
[4] 方蓉.论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移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17-18.
[5] 郭治安.协同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92-95.
[6] 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