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81 上海市工人疗养院 朱慧
代谢综合征的病因与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200081 上海市工人疗养院 朱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明显变化,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对这些疾病的病因及防治亦日益受到重视。学者们已确认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并存的情况及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的联系,并称之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现将MS的病因与干预措施的进展分述如下。
1.1 肥胖 近年来,尤其是腹型肥胖在MS发病中及诊断方面的地位备受重视,肥胖是MS的发病基础已成共识。对于肥胖个体,胰岛素敏感性是发生MS的决定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肌肉中的脂肪量与胰岛素敏感性和MS之间相关性最佳。康海静等[1]、徐乐超等[2]调查研究表明,超重与肥胖组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显著增高;BMI与TCH、TG、LDL-C、VLDL-C呈显著正相关。
1.2 血脂紊乱 高TG血症或LDL-C血症是MS的主要组成成分已无异议。MS时的高TG血症主要反映MS患者肝分成TG及装配成VLDL并释放入循环增多,即呈现高VLDL血症[3]。游离脂肪酸(FFA)是血脂成分之一。随着对糖代谢异常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能将糖代谢异常孤立起来。糖代谢异常经常合并脂代谢异常,而FFA正是一种可以将糖、脂代谢异常联系起来的因素。研究表明,FFA除了与糖、脂代谢异常有关外,还与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有关。
1.3 C-反应蛋白(CRP) 近年来,冯尤健等[4]众多研究表明,炎症参与MS形成,MS的各种临床表现与低度炎症状态有关。CRP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提示超重及肥胖成人中可能存在低度系统性炎症状态,维生素E可通过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1.4 高尿酸血症(UA) 李东晓等[5]报道UA与血糖及血脂代谢联系密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独立预警因子,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说明通过降低UA水平能改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从而对MS中的各种成分产生积极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1.5 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和脂联素 瘦素(Leptin)和脂联素(Adiponectin)与MS密切相关。瘦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WAT)合成分泌,它具有广泛的生物效应包括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降低体脂,从而调节脂肪代谢。瘦素不仅与肥胖密切相关,也与IR、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有一定关系。大多数肥胖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和瘦素抵抗。因此瘦素抵抗可能是导致肥胖的一个原因[6]。当人们摄食过多,脂肪细胞开始增大时,瘦素作为一种信号,使游离脂肪酸在线粒体内氧化增加,脂肪堆积减少。李卉等[7]试验结果显示,M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增高,且与性别、BMI、血脂、血糖相关。此提示高瘦素血症可能是MS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脂联素又称为脂肪细胞补体相关蛋白,由脂肪细胞分泌,具有脂肪组织特异性。脂联素合成和分泌受交感神经系统、胰岛素等调节,在能量代谢、心血管系统中生理调节和病理生理中起一定作用,与肥胖、IR、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在肥胖患者中查出的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提示脂联素降低可能与肥胖发生有关。Yamauchi等报道,脂联素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与胰岛素之间呈负相关[8]。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和IR。脂联素水平降低致动脉硬化可能,机制为拮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减弱,促进脂质代谢紊乱,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刘军等[8]研究表明,MS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使动脉粥样硬化加速。
2.1 一级干预
2.1.1 合理饮食,控制体质量 研究证实,有MS危险病人,应首先控制饮食。体质量减轻5%~10%是饮食控制的目标,它可以减少3%的内脏脂肪并有效降低冠心病危险[9]。饮食中除热量摄入限制外,要多食全谷类及纤维素食品,减少大量油腻荤食,切忌狂饮暴食。应以不饱和脂肪酸来代替食物内的饱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不应采用低脂高糖饮食。
2.1.2 坚持锻炼 运动不仅减少体脂,还可增加瘦体块含量。每周要进行5次步行以上的轻或中强度运动,30 min/d。经常性体力活动对健康有益,增加体力运动,鼓励健步快行,慢跑,维持肌力和关节灵活性,增强体魄,应付额外体力需要,有益于保护心血管系统,更好地控制血压或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减轻胰岛B细胞负担,改善血糖调控,增加HDL水平,降低TG和LDL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速发展。
2.1.3 戒烟限酒 吸烟易损伤血管内膜,促使血管粥样硬化,尼古丁使心率和血压升高、小血管收缩甚至痉挛、冠状动脉痉挛、血流速度变慢、血液黏度增高,易形成微血栓,吸烟还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黏附、LDL-C升高、HDL-C降低、阻塞微小血管,造成微循环障碍。酗酒则可使极低密度脂蛋白分解增多,加速血管粥样硬化,尤其对高脂血症患者极为不利[9]。
2.2 二级干预
2.2.1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MS的重要发病机制。双胍类和格列酮类药物分别从不同机制增加组织胰岛素敏感性。黄志宏等[10]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改善肥胖患者的代谢指标,其效果与其他公认的减肥药效果相当,大剂量二甲双胍可治疗肥胖尤其是儿童肥胖。格列酮类药物从药理机制上来说是MS的针对性治疗药物,可通过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减少脂肪外溢到非脂肪组织,降低FFA及TG,提高HDL-C水平。口服格列酮类药物对LDL-C水平没有影响,但可改变LDL的颗粒大小成分,减少LDL水平。Flier等认为脂肪炎症因子可能是肥胖、IR、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MS的联结点。Flier等通过对9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酮类药物,发现可改善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伴随血中高分子量脂联素水平的增加和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增高。近年来发现TNF-α可以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导致IR。动物试验证明,吡格列酮可以逆转这一作用[11]。
2.2.2 血脂紊乱 应用辛伐他丁可使MS患者LDL-C水平降低37%,冠心病事件相对危险性降低40%[12]。同时他汀类药物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减少血管壁上皮细胞的胆固醇形成和沉积,从而防止或延迟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发生[13]。贝特类降脂药也具有改善血糖、异常血脂谱,降低血压,抗氧化应激,升高脂联素水平,抗炎症,促进纤溶并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VAHIT临床试验应用贝特类吉非罗齐表明,5年期间HDL-C水平平均增加7.5%,TG降低24%,心及脑血管事件分别显著降低22%、31%。此对有MS患者尤其有效。
2.2.3 低度炎症 阿司匹林、氯比格雷等具有抗炎、降低C-反应蛋白、抗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抑制血凝及血栓形成作用,对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复发均被证实是有效的。对10年内心血管病发生危险>10%的人群来说,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效益比不良反应比值较高,无论在一级或二级血管病预防中均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对成人MS者宜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14]。
[1]康海静,王化良.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13(1):68-70.
[2]徐乐超,任西珍,郑诚东.成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华名医论坛,2005,12(2):55-56.
[3]刘永胜.代谢综合征防治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08,24(17):1832-1834.
[4]冯尤健,胡肇衡.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5):589-591.
[5]李东晓,迟家敏.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J].国外医学·内科分册,2004,11(24):386-388.
[6]祝之明.代谢综合征病因探索与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21-124.
[7]李卉,姜一农.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瘦素[J].高血压杂志,2006,14(1):28-32.
[8]刘军,姚庆姑,许火根,等.代谢紊乱患者脂联素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04,21 (10):684-686.
[9]郑大东.军队干部代谢综合征现状与防治策略[J].东南国防医学,2008,10(4):283-284.
[10]黄志宏,高燕燕,姜冬青,等.大剂量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患者的疗效研究[J].山东医药,2005,45(7):11-12.
[11]Flier JS,Scherer PE.Adipose tissue:from lipid storage compartmentto endocrine organ[J].Diabetes,2006,55(6):1537-1545.
[13]关爱阁,蒋彬.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3):294-296.
[14]Grundy SM,Brewer HB Jr,Cleeman JI,et al.Definition of Metabslic Syndrome Reportofthe National,Heart,Lung and Blood Institute/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Issues Related to Definition[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4,24(2):13-18.
1005-619X(2011)05-0439-02
20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