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华跃
(浙江树人大学成教学院,浙江杭州 310015)
基于效应分析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构建
廖华跃
(浙江树人大学成教学院,浙江杭州 310015)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研究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试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效应演化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进行分析,构建应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机制。
大学生;网络舆情;效应;应对机制
DO I:10.3969/j.issn.1671-2714.2011.02.016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0年 4月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 1.95亿人,其中大学生网民占 10.8%,已达2 106万人。[1]该调查还显示,大学生网民是网络使用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周上网时间平均达 18.6小时,[1]是学生网民中上网时间最长的群体。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等网络应用上,大学生网民的使用率是最高的。
基于此,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基本概念、特点、网络信息传播效应诱发因素及舆情危机的研究,探讨应对舆情的有效机制,对现代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深远。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2]笔者认为,大学生网络舆情与其他网络舆情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是特指大学生网民对网络上某一特定的人物或事件广泛关注,形成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的网络群体性意见或言论,并可能演化成现实中的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行为。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具有匿名性、多元性和聚合性等一般网络舆情的特点之外,还拥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
1.特殊性。参与网络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殊性。作为舆情主体的大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敏感、易接受新生事物,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化、现实化。同时大学生也存在慎独意识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及个人主义倾向较重等特征。因而大学生普遍喜欢参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互动性强、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网络行为,并且对网络上大量哗众取宠的、片面的、个性突出的非主流信息并不排斥,有时甚至会引发比较大的认同感。相对于其他群体,他们对网络的依赖度更高。这就使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及危机的爆发具有了客观规模条件的特殊性和主观诱因的特殊性。
2.群体性。由于院校、专业、行政班级划分聚集,学生公寓聚居,学生社团等民间组织聚合等特点,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活动等方面带有很强的群体特征。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大学生群体具有相互交往频率高、相互影响和人际吸引大、相互关系持续时间长、群体认知和群体目标共性强等群体心理特征。[3]大学生现实的群体性也影响或决定了他们参与网络的群体特征,在同一情景和同一需要作用下,当某网络上某位大学生网民个体产生激情时,会更容易引发邻近的大学生网民产生同样的激情,甚至可以通过网络与现实互动,近而推动引发网络舆情。
3.突发性。大学生群体是纯消费群体,经济开支由父母提供,其行为必然受父母思想意识的约束;在学校内,其行为又受学校规范、准则的约束。因此,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决定类事项话语权缺失严重。但事实上,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思想上的独立意识,有强烈的独立表达见解和愿望的需求。当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时,会激发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更多的独立表达见解、寻求话语权的机会。因此他们在面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尤其是对高校管理及大学生利益产生不满时,有更强烈的见诸于网络的诉求,能迅速诱发大学生网民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从而快速诱发突发性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
效应是指在有限环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所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多用于对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网络信息与平面信息相比具有海量化、丰富性、立体性、跨界性、大众性和互动性等特点。网络信息的传播经过演化和发展后,已经聚合成许多效应,笔者认为以下六大效应是诱发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重要成因。
1.口水效应引发的道德危机。口水效应是指网络各类交互平台出现和普及后,网民针对某一人物、事件、问题发表海量见解,表达个人意愿、喜好及观点并演化成一种网络群体行为。大量的门户网站、互动网站为了增加点击量、浏览量,开设了不同类型的“灌水专区”,“口水、水军、灌水”等网络名词以非现实的主流形式成为网络信息交互的重要代名词。口水效应具有强大的吞噬作用,即使是正确的主张、见解,也很可能在得不到“口水”支持的情况下,迅速地被强大的反面“口水”吞噬。大学生们往往在这样口水大战中缺失是非、美丑与善恶的判断标准,从而引发网络舆情的道德危机。
2.从众效应引发的盲从危机。从众就是指群体成员在团体中因受到团体的影响和压力,使其在知觉、判断及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中多数人行为保持一致的现象。在网络的论坛上,当群体中大多数人形成共同的情绪倾向和行动意向,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共同行动时,就会形成对个人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聚众环境。[4]在这种环境中,大学生们会消除恐惧心理,弱化社会责任心理,处于盲从地位,从而失去自我控制。从众效应极易引发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盲从危机。
3.减压效应引发的群体危机。网民个体将现实生活中所遭受的各种压力通过网络途径排解,而引发其他众多网民响应,聚合成一个群体的意见便形成减压效应。大学生遭受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及情感压力后,一旦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排解,往往会诉诸于网络,而这些压力在大学生中存在普遍的同质性,极易得到其他大学生网民的响应,从而引发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群体危机。
4.放大效应引发的异化危机。放大效应是指大学生网民依托网络载体,将自身意愿进行意见输出时,不断强化、放大事实,在网民中产生强烈反响的效应。放大效应又称“滚雪球”效应,这是网络与现实互动性增强的结果。网络会像放大镜一样把现实生活的微小变化呈现出来,变成校园网上的焦点内容。在校园生活中,存在着大量能被放大的细枝末节,比如课堂内教师的某些言论、食堂里的菜价调整、评优评奖及学生党员发展等,往往被搬入网络互动平台后,放大、异化成受大学生网民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放大效应易引发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异化危机。
5.眼球效应引发的虚假危机。单个网民或某一群体,为了达到个人或组织的目的,有意制造网络的热点或焦点,吸引网民广泛关注就形成了眼球效应。大学生为了使自己的言论受到广泛关注,增加点击量,扩大影响,会有意识地挖掘哗众取宠的事件或背景,甚至夸大虚假事件的内容,从而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引发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虚假危机。
6.掌控效应引发的失实危机。网上言论在受到某个舆论主体有意识地控制和诱导时,导致少数人的声音通过网络放大为群体的声音,从而形成掌控效应。在网络各种互动平台上,大学生网民的声音经常被一些“意见领袖”引导和左右,一些个人片面的、偏激的甚至是虚假的观点或言论被掌控者强化、放大而演化成大众的观点和言论,而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中引发失实危机。
需要指出的是,网络信息传播的这些效应,在起初阶段可能是以一种效应为主体推进的,当大学生网民参与者越来越多后,多种效应可能会共同推动,使舆情危机以几何速率爆发。其爆发的规模幅度、危害程度和控制难度都是无法估量的。
构建一套高效、针对性强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机制,重点应该在“建、跟、判、应”四个方面下工夫:
1.“建”即构建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一是建好平台。学校相关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建设好学校的门户网站,党建、共青团、社团等主题网站及校园 BBS等互动平台,在牢牢把握网络舆情导向的同时,增强网络主阵地的吸引力、可看性、互动性和服务功能,吸引广大学生网民的广泛参与。二是建好队伍。学校应组建由学校主管领导、二级院系负责人、党务部门、学工部门、辅导员、班主任、思政教师、社会专家学者、信息技术人员及学生骨干参与的网络舆情研判、分析和处置队伍,积极应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三是建好制度。高校应积极构建起完善、规范、立体的应对和处置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制度,尤其要制定好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职责、要求和处置流程。
2.“跟”即及时跟踪、监控和研判大学生网络舆情。从横向层面看,对网络舆情的跟踪监控力求做到“横不断面”、“点不断线”,要跟踪带有地域和网域特征的,本校大学生网民具有群体性访问特征的校园网和主题网站,尤其要跟踪校园 BBS、博客、微博、QQ空间等交互平台和 QQ、QQ群、MSN、电子邮件等即时通讯工具等。从纵向层面上看,要针对大学生网民在网络平台上呈现出来的焦点、热点问题,发表的具有聚合的群体性意见、言论,进行持续的、长久的关注与跟踪。
3.“判”即科学研判、正确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呈现有其必然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舆情都需要管理者处置。因此,科学的研判网络舆情尤显重要。笔者认为,大学生网络舆情从其结果的维度可以分为正面舆情、中性舆情和负面舆情。对于大学生正面的积极的网络舆情,管理者应加以鼓励和引导,中性的可任其自生自灭,而关注的重点应该落在负面的网络舆情上。对于由网络信息传播的口水效应、从众效应、减压效应、眼球效应、放大效应及掌控效应引发的道德危机和盲从危机、群体危机、虚假危机、异化危机和失实危机中的一种或几种,需要管理者对其进行准确的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掌握危机的程度,监控“意见领袖”,同时对危机能否演化成网络群体行为,甚至诱发现实的突发性事件要进行科学、准确、及时的研判,为应急处置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4.“应”即积极有效地应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网络的交互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特征,要求我们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时,不能采取简单封堵、回避、沉默的不作为的方法,而是应该运用传统和网络双管齐下的办法进行正面的积极引导。一方面,通过传统的校园广播、报纸、橱窗、海报和横幅等宣传媒介,倡导科学、绿色使用网络,遵循网络道德和规范;另一方面,通过专、兼职的网络队伍,培养大量的“意见领袖”,通过网络途径,以网络的行为、手段和语言,在各类校园网站、主题网站和交互平台中,引导正面的、积极的网络意见与言论,批判片面的、夸大的、失实的、虚假的意见和言论,树立起网络的道德与正气。当发生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演化成网络群体事件时,应立即启动有效的网络突发事件处置预案。首先,要清晰掌握危机舆情的基本状态,关注的关键、核心问题及制造危机和推动事态发展的个体“意见领袖”或群体核心人物;其次,要正面发布有关危机的解释语言和意见,并且要做到对正面的言论“第一时间说、反复说”,通过网络的语言和方式,不断强化正面意见的力量,引发大学生网民的思考;最后,要对网络危机可能引发的现实突发事件做出科学准确的预判,同时加强防范和处置的力量。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2010-10-16].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004/P020100902502186027587.doc#_Toc259535875.
[2] 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4):63-66.
[3] 李昌祖,周杰,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5):106-108.
[4] 齐勇.高校网络舆情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现象[J].管理观察,2008(11):139-140.
Abstract:W ith the rap 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increasing dependence on the network,the study of network-mediated public senti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work in university.This paper tries to search an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the crisis of net-mediated public sentiment relating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of six effectson network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network mediated public sentiment;effects;mechanism
On the Network-med iated Public Sentiment of Colla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Effectsand M echan ism Construction
L IAO Huayue
(Adult Education Schoo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5,China)
G64
A
1671-2714(2011)02-0076-03
2010-12-27
廖华跃 (1979-),男,浙江武义人,研究实习员,浙江树人大学成教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责任编辑 毛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