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古戏台的建筑美学研究

2011-02-09 01:54张光俊
艺术评论 2011年6期
关键词:屋脊湘南宗祠

张光俊

戏台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类型,是古代社会重要的祭祀、教化和娱乐的场所。戏台建筑自唐、宋以来,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形制,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戏台建筑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遍布全国各地。湘南泛指湖南南部地区,包括郴州市、永州市全部及衡阳市南部诸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湘南古建筑的特征非常鲜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作为一种重要的古建筑类型,湘南古戏台集民间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的精华,体现出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

一、湘南古戏台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湘南古戏台植根于湘南地区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之中,它的形成和发展深受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好神尚祀”的民间宗教信仰

古代民众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好神尚祀”的民间宗教信仰在湘南地区非常突出。《桂阳直隶州志(艺文志)》载:“考之《祀典》,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能御大灾、捍大患者则祀之……”,“郴为楚郡,楚俗信巫尚鬼,徭祀往往时有。”在湘南地区,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是村落的主要居住形式,宗族是维系居民社会关系的重要组织。“礼则有屋,宗则有祠”,村落建有宗祠,是民间祭祀祖先的公共性建筑。湘南古戏台主要与宗祠结合在一起,有的建在宗祠内部,有的建在宗祠的外面。在封建社会,戏曲歌舞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祭品,同姓宗族修建宗祠,搭建戏台,纪念祖先的恩德,并祈求祖先的护佑。

2、“崇耕尚读”的传统文化思想

湘南地区传统文化深厚,据《桂阳直隶州志(艺文志)》记载:“自桂阳建郡以来,学者众矣。其地近虞舜涉方之所,北接衡山,大禹之所得简也……自是以来,文儒、游宦盛业相望,桂阳文化日盛矣。”湘南地区在历史上多次大的移民潮中成为重要的移民接纳地,大量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尚读的风气。深厚的传统文化对承载教化功能的戏台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戏曲是一种民间艺术,是大众文化,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清代宋廷魁在其《介山记》中说:“庸人孺子,目不识丁,而论以礼乐之义,则不可晓。一旦登场演剧,目击古忠者孝者,廉者义者,行且为之太息,为之不平,为之扼腕而流涕,亦不必问古人实有是事否,而触目感怀,啼笑与俱,甚至引为佳话,据为口实。”形象地描述了戏剧对民众的教化和娱乐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戏台的功能逐步由祭祀功能向教化和娱乐功能转移,戏台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敬天敬地敬祖先”的宗教信仰和民间文化的昌盛促进了戏剧和戏台的发展,繁荣的经济条件和先进的建造技术保障了古戏台的规划与实施。湘南古戏台分布范围广泛,留存数量可观,造型别致,装饰精美,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研究意义。

二、湘南古戏台的建筑美学研究

1、湘南古戏台的建筑艺术

第一,平面布局。湘南古戏台大多与宗祠结合在一起,位于宗祠中轴线上,体现其重要的地位。典型的湘南宗祠坐北朝南,靠山面水,沿南北轴线严格对称,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为门厅、前厅、中厅(天井)、祭厅(堂屋)、倒厅几个部分。戏台位于前厅和中厅之间,面向祭厅,与祭厅遥相呼应。祭厅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在祭厅的位置观赏戏台的角度最佳。中厅两侧设有厢房,厢房共有二层。下层为开敞的普通观众观演区,上层用木制隔扇进行封闭,相当于“包厢”,称为“看楼”,为特殊观众观演区,主要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徐珂编著《清稗类钞》云:“京师戏园演剧,妇女皆可往观,惟须在楼上耳”。 中厅中央部分为天井,面积最大,可以容纳大量普通观众。戏台平面多为方形,四角立柱,面阔和进深均为一间。较大面积的戏台在前后各增设二根辅柱,辅柱与主柱常有一定的夹角,不会形成明显的三开间。沿后柱以隔板进行隔断,前面部分为舞台表演区,后面部分为演员准备区,有时兼为乐队安置之处,隔板上绘有彩绘作为舞台背景。表演区和准备区之间设有上下场门,供演员出入使用。如果村落规模太大或受地形的影响,宗祠内部设置戏台无法容纳村民观演时,也有在祠堂前面的广场上独立建造戏台的,其建筑形式与祠堂内部戏台相似,只是规格更大一些。桂阳县庙下村的戏台、嘉禾县城关镇珠泉村的戏台都属此类。

第二,空间造型。湘南古戏台主要有砖木结构和木结构两种形式,在竖向空间分为基座、舞台、屋顶三个部分。砖木结构戏台的基座部分以青砖或青石砌成墙身,内部填充泥土夯实,再以青砖或木板铺地形成舞台。舞台台面距地面高度约在1.2米至1.5米之间,四周以青石围成低矮围栏,高约30厘米,可以界定空间和保护演员安全,但不至于影响观众视线。舞台四角以木柱支撑形成表演空间,木结构的戏台则将木柱直接立到地面,舞台下面形成通透空间,较高的舞台下面直接作为通道。由于南方地区多雨潮湿,木柱都有较高的石柱础。戏台前方屋顶挑出空间较大,常在戏台的前部增设两根立柱,与前方两角柱形成“八”字形。较大体量的戏台在后部也增设两根立柱,与后方两角柱形成上下场门。舞台空间高约3米,为了不感觉压抑,上方以木板形成藻井式吊顶,提升空间。藻井有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多种样式,绘有精美彩绘。

戏台的屋顶为木质衍架结构,上覆细密小青瓦。多为单檐四面坡屋顶,也有重檐屋顶的。祠堂内部的戏台多以单面面向观众,因此正面形成高翘的飞檐,扩大观演面积,同时突破了整个宗祠建筑的庄严,增添了建筑物飞动的美感。屋顶的最上方是屋脊,在相对的坡屋面交汇处设置屋脊可以保护内部结构不受风雨侵蚀,因此,屋脊多以砂浆砌青砖、青瓦而成,再配以屋脊饰物进行装饰。屋脊分正脊和垂脊,正脊是戏台的最高处,地位重要,所以脊饰体量高大,垂脊相对次之。

2、湘南古戏台的装饰艺术

“安贫恋土、不慕奢丽”的民俗民风体现在湘南古民居建筑上是理性的,建筑的装饰主要在结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但由于具有与其他建筑类型不同的功能特点,传统古戏台特别注重装饰。随着戏台功能由祭祀功能向娱乐功能的转化,追求华丽的装饰自然而然地成为宗族的一种审美取向,特别到了明清时期,建筑的装饰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乾隆丙子年(公元1756年)《宜章县志》记载:“宜章居民,衣冠不事华饰,惟以布素蔽身,燕会亦无珍肴,唯以鸡黍饷客。金玉纂组,雕文刻镂,里老相传数十年前皆不数见。迩来习与时移,亦有不尽古若者,舆马服饰渐次增华,又间染粤俗,堂户门棂金朱涂缋,以为观美。”戏台以木结构为主,木雕装饰是戏台最重要的装饰,主要集中在舞台部分,特别是集中在朝向观众的正面。从梁柱到雀替,从封檐板到藻井,从屏风匾额,题材丰富,雕刻精美。

第一,梁柱与雀替。梁柱是构成戏台表演空间的主要构件,戏台多为四角立柱,空间较大的戏台设有辅柱。以木柱为主,亦有少量石柱。由于木柱的承重因素,而且位置与演员处在同一视线高度,因而木柱的装饰较少,多在柱面悬挂对联。石柱础则是装饰的重点,柱础分为二个部分,即上端的石鼓和下端的基座,鼓面是放置柱的地方,多不雕饰,有的凿有槽,使柱插入更为牢固。基座的各面均有雕饰,多为浅浮雕图案,题材多为花草或猴、象、狮子等动物。梁置于柱上,朝向观众的主梁上装饰繁复艳丽的木雕,多以镂空雕为主,题材以“狮子戏球”较多,造型精致,生动优美。梁柱之间设有雀替,雀替的功能可以减少梁柱相接处的剪力,缩短梁的净跨。到了明清时期,雀替逐渐演变成装饰构件,特别是到了清代,雀替在有的古戏台上演变成“花罩”了。梁柱之间如果不在一条垂直线上,常用“牛腿”代替斗拱,“牛腿”是湘南民居建筑中一个重要的建筑构件,大多雕刻成蹬腿的狮子,斜向支撑跨出柱外的梁,将荷载转移到柱上。

第二,封檐板与藻井。为了改善观演效果和增加戏台外形的飘逸感,古戏台的檐口以拱券的形式代替斗拱结构,在飞檐的两侧,以封檐板进行密封,以保护内部的木构件以及保持外观上的美观,封檐板上一般刻有浅浮雕装饰图案。藻井置于舞台正中央上部,以木板制成,八边形居多。藻井向内依次跌级,级数不一。藻井绘有精美图案,内容涉及花鸟虫鱼,祥禽瑞兽,有的在藻井中央还设有狮、龙雕刻。藻井具有提升空间的作用,对舞台的声音效果也有提质的作用。

第三,屏风与场门。明清戏台用木制格扇将戏台前后分为表演区和准备区两个部分,也有的直接用砖墙隔断。木隔扇一般四到六抹,作为舞台的背景,背景设有浮雕或彩绘。也有镂空的隔扇,以自身的装饰作为舞台背景。屏风两侧的上下场门也多有木雕装饰,有的形成门罩。门的上方悬有匾额,柱上挂有对联,所书内容对仗,匾额多为两字。如宁远神下戏台,对联及东边匾额已经损毁,只留西侧的匾额为“以成”。后人也有在演出时临时书写匾额与对联的,如对联为“英雄儿女事,丝竹管弦声”,匾额为“艺俗增辉”。

第四,台基与围栏。戏台台基较高,多以青石、青砖砌成,装饰较少。舞台四周设有栏杆,以保护演员安全,多以当地青石条堆砌而成。栏杆低矮,称为围栏更加合适。围栏装饰程度不一,简单的不作任何雕饰,或者刻上简单线条,讲究的围栏上雕刻精美图案,题材多以祥禽瑞兽、花鸟虫鱼、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为主,并且以谐音、象征等手法赋予特殊的含义。以线条强化对象轮廓特征,简洁生动,装饰效果强。

第五,屋脊装饰。由于屋顶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和良好的视觉效果,因此戏台屋脊上的装饰也十分讲究。民间建筑与宫殿建筑相比,其屋脊饰物具有浪漫主义的图腾特征,受礼制的约束也较少。屋脊以青砖、青瓦叠成,排列细密,肌理感很强,而且形成飞动的屋脊曲线。正脊的中间和两侧设有体型高大泥塑饰物,中间多为宝壶,两侧多为鸱吻,有祈福和防火的愿望,也有其他类似风火轮等各种各样的屋脊饰物。垂脊有的二条,有的四条,有的垂脊的末端演变成戗脊,由于屋檐的高翘,戗脊变成了向上的方向,在戗脊的末端,设有飘逸的泥塑饰物。

湘南古戏台作为一种民间公共建筑,承载着湘南先民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意蕴,也承载着寄托理想、教化民众、娱乐生活的功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凝聚和见证,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特殊的建筑美学特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电影的普及,戏台已经不再承担演戏的功能了,古戏台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消失,戏台被随意拆除,或者年久失修,装饰构件被村民和文物贩子偷盗贩卖,湘南古戏台面临着消失的命运。研究湘南古戏台的建筑美学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当今的新农村建设中来,可以有效地促进对湘南古戏台的保护。

* 本论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划基金项目《湘南古祠堂的文化艺术特色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YJA760040。

1. 薛林平,王季卿:《山西传统戏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57-278页。

2.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3. 唐凤鸣、张成城,《湘南民居研究》,安徽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202-240页。

猜你喜欢
屋脊湘南宗祠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云蒸霞蔚大别山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湘南写生作品选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谷仓山
在西藏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宗祠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谢湘南的诗
“屋脊兽”艺术之考辨
浙江上虞市『大舜庙·虞舜宗祠』楹联征集结果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