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杰,罗 洁
(琼州学院理工学院,海南五指山572200)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的教育家越来越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由于基础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特殊地位,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这一阶段的环境教育,我国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也急需探讨与发展[1]。
研究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五指山市三所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寻找五指山市九年级学生环境教育渗透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和探讨,找到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1 研究时间和对象2010年4月,九年级的学生已经结束所有课程进入中考复习阶段。笔者对琼州学院附中、五指山市中学、五指山思源中学这三所中学随机抽查600名九年级学生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目前初级中学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现状有了相应的了解。
1.2.2 问卷调查法对上述三所中学的600名学生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8份,回收率94.7%,有效问卷560份,占回收问卷的98.6%。
1.2.3 数理统计法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对问卷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2.1 环境基本知识了解情况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环境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对于我们设置的相关问题平均答对率只有78.8%,对于全球关注的未来理想燃料的问题答对率只有58.6%,说明此类问题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没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环境教育问题的渗透,学生对此类问题的主观要求也不强。
2.2 教材、课堂对环境教育的渗透由调查可知,教材和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对基本的环境教育方面的渗透,因此学生对水资源和空气的重要性理解比较深刻,知道的同学人数分别占了76.4%和87.3%,学生也非常了解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但只有55.7%的同学了解合成材料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化学教材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内容散乱,深度和广度不够,学生掌握的环境知识散乱,不够全面。
2.3 实验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从调查中了解到,在做化学实验时,70.5%的同学能做到在保证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尽量节约药品;57.2%的同学能按照规定将废液倒入废液缸里。这说明化学教学在环境保护方面做的基本还是成功的,但是仍然有12.3%的学生不能按实验要求注意保护环境。
2.4 学校、教师对环境教育的重视从表1可以看出,相当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教师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基本对环境进行渗透,但是都只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渗透,很多课后有关环境的小活动都没有完成,作为化学教学重要辅助手段的实验教学也只是为了满足应试而开展,学校更是很少开展各种环境教育课外活动。
表1 学校、教师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
2.5 学保行为态度及环境预期行为从表2可以看出被调查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在行为态度上做的还远远不够。说明环境教育渗透的深度不够。
从统计中还可看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4.3%)愿意为环保事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但仍然有12.1%的学生不愿意。说明环境教育渗透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还不足以让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对个人及社会的重大影响。
表2 学生的环保行为态度
3.1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3.1.1 立足教材,利用教材,渗透环境教育化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师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充分利用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分布情况和可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联系实际,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2]。
3.1.2 利用相关实验渗透环境教育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在进行实验时,力求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在尾气处理装置的设计上,做为开放性问题,要启发学生大胆设想,设计出减少有毒气体排放的装置,防止一氧化碳逸散空气中污染环境[3]。
3.1.3 利用习题分析讲解,渗透环境教育学习题是实施环境教育重要途径,一方面将环境教育的内容与化学习题结合起来,有助于环境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化学习题中出现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环境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4 充课外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了解现今的环境状况,以及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这样有利于他们将环境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4]。
3.2 利用综合实践课进行环境教育用综合实践课进行环境教育,主要可以采纳下列方法:(一)调查法调查法就是通过调查去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根据认识和解决当前问题的需要去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材料。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这种方法在环境教育中显得由为重要。学生通过调查,不仅获得了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直观认识,而且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模拟和游戏法模拟就是要求学生扮演对某一特定的环境问题持不同意见的各方,然后让他们搜集证据,通过各方的辩论,最终形成对该环境问题比较全面的认识[5]。由于能调动学生的好胜心,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增长知识,很受学生的欢迎。
3.3 参加环保节日宣传活动在环境保护的各种节日很多,有关部门也常组织这些节日的宣传活动,由于这些活动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学校领导也应该给予支持。例如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征文等活动。
在校内也可以利用环保节日进行环境知识演讲比赛、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张贴环保教育图片,以及组织征文,竞赛,板报,漫画的比赛等。
3.4 组织学校环保兴趣小组的活动课程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要求学校组办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兴趣是良好的导师,是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可提高学生对环境的关注,渗透环境教育。教师可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所见所闻,以大气、水、土壤、食品、噪音污染及防护等题材,进行有关的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环保兴趣小组定期制作墙报宣传,定期开辟(环境保护)专栏,刊登一些集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小资料,还通过印发课外阅读材料,介绍有关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给学生课外阅读,既可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刊的习惯和自学能力,又能接受环境教育。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产生一个追求和获取知识的动力,同时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环保意识。
[1]罗凡.在高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措施[J].生物学教学,2007(2):22-24.
[2]程永红.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刘玲玲.从环境教育视角解析新化学课程标准[J].化学教育,2003(7):6-8.
[4]范小路.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余谋昌.环境伦理和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10,(01):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