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凌翔,程海军,王晓霖,詹东昂,刘 华
(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湖北襄樊,441021)
临床上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的主要指标有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1]。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低下,表现为 CHE 、Alb 、PTA 降低,转氨酶 、胆红素升高。此类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且因肝脏储备功能低下,而往往无法代偿坏死的肝细胞功能。异甘草酸镁是第三代甘草酸制剂,它是甘草酸的反式旋光异构体,为甘草酸的优势构形,对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有防治及减轻作用,普遍用于临床重症肝炎的治疗。2008年5月~2010年10月,作者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患者60例,在改善肝功能及提升肝脏储备功能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治疗组60例,男48例,女 12例;年龄 22~75岁,平均 48岁;对照组60例,男 49例,女 11例,年龄25~71岁 ,平均46岁 。两组资料性别、年龄对比无差异,两组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2]。
两组均同时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等保肝药物的同时。治疗组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静滴),1次/d,疗程30 d;对照组使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150 mg(静滴),1次/d,疗程30 d。
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两组均采空腹晨血。紫外连续监测法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DCA比色测定法测定总胆红素(TBI),丁酰硫代胆碱法测定CHE,溴甲酚绿终点法测定Alb,比浊法测定PTA。
主要观察两组病人的甘草酸制剂的药物不良反应,如监测血压、颜面四肢的有无水肿情况等。
治疗后 30 d,两组治疗后CHE、Alb、PT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CHE、Alb、PTA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 CHE、Alb、PTA的变化(±s)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 CHE、Alb、PTA的变化(±s)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PTA(%)Alb(g/L)CHE(U/L)组别 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0 27.3±11.2 36.2±12.2*# 27.1±11.2 34.2±11.4*# 1979±112 3927±116*#对照组 60 26.4±12.2 31.1±13.3* 27.2±11.4 30.1±11.2* 1987±118 3027±119*
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的恢复(P<0.05);治疗后,治疗组ALT、AST、TBil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肝功能指标检测情况(±s)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肝功能指标检测情况(±s)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ALT(U/L)AST(U/L)TBil(μ mol/L)组别 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0 852±124 265±59*# 765±98 204±46*# 217.4±66.3 110.9±26.2*#对照组 60 871±134 372±84* 774±101 215±51* 220.3±68.1 140.5±35.1*
甘草酸二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会出现高血压、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而异甘草酸镁未出现不良反应。
血清CHE是肝脏合成的水解酶,肝脏存在实质性损害时,此酶合成减少,其活性测定是评价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及肝功能减退的一个灵敏指标[3]。在临床中,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是协助诊断有机磷中毒和评估肝实质细胞损害的重要手段。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患者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无关,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若活力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在慢性肝炎中[4],慢性迁延型肝炎患者此酶活力变化不大,慢性活动型肝炎患者此酶活力与急性肝炎患者相似。肝硬化若处于代偿期,血清胆碱酯酶多为正常,若处于失代偿期,则此酶活力明显下降。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特别是肝昏迷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明显降低,且多呈持久性降低。
同样,血清中蛋白质及凝血酶原也由肝细胞合成,肝细胞受损,Alb合成减少,血清PTA降低。CHE降低的幅度与Alb及PTA大致平行[5]。
本研究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治疗30 d后,治疗组CHE、Alb、PTA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LT、AST及TBil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甘草酸(glycyrrhizic)是中药甘草的有效成分之一,甘草酸制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降酶护肝药物。国内外学者对甘草酸制剂进行的多项研究表明,甘草酸制剂具有较强的保护肝细胞、降低ALT、AST水平,抗纤维化、抗氧化和抗细胞凋亡的作用[6-7]。与α体甘草酸(甘草酸二铵)相比,异甘草酸镁为单一的18-α异构体甘草酸,具有更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抗生物氧化及改善肝功能等多种作用。甘草酸二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会出现高血压、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而异甘草酸镁未出现不良反应。
[1] 邹正升,辛绍杰,李保森,等.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白蛋白与肝组织病理损害关系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15(4):349.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
[3] 王丽,周静.异甘草酸镁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72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5):73.
[4] 张武英,龙列明,冯冰,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年对比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5):71.
[5] 陈应强,龙腾飞,吴亚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三者联合检测的价值[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4):432.
[6] 沈金芳,逢晓云,孙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人体内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0):769.
[7] 陈蔚华,陆伦根,曾明德,等.异甘草酸镁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氧应激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