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凤
河北省复员军人医院(河北邢台054000)
多巴胺是α、β肾上腺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收缩,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为是临床上常用药物之一,但长期大剂量应用由于外周血管长时间收缩,导致局部组织出现水肿、疼痛、血管红色条索状(红线)等静脉炎症状[1]。本院对长期静脉泵入高浓度多巴胺患者采取马铃薯外敷的预防措施,并与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者对照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8月对我院住院患者52例,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39~88岁;其中心功能不全22例,冠心病11例,心肌梗死伴肾功能衰竭10例,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9例。均使用静脉留置针给予多巴胺静脉泵入48h以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两组在病种、年龄、性别、药物浓度、用药时间、泵入速度、血管穿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将洗干净的马铃薯切成2~3mm的薄片,自静脉留置针穿刺处沿静脉走向贴敷15~18cm,外加一层保鲜膜覆盖,如果马铃薯颜色变黑,出现干燥,立即更换,待多巴胺输注完毕继续贴敷2h取下。对照组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常规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用药48h后评效。
1.3 观察指标 客观评价:静脉留置针周围皮肤色泽、肿胀、条索状红线、血管弹性。主观评价:疼痛、灼热、局部不适。
1.4 疗效标准 显效:局部皮肤无红、肿、疼痛、血管弹性好、沿静脉走向无条索状红线。有效:局部皮肤轻度红肿,有压痛,无条索状红线。无效: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血管变硬或沿静脉走向有条索状红线。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结果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患者预防静脉炎效果分析 (n)
3.1 盐酸多巴胺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 当机体处于持续性低血压时,末梢循环严重瘀血、缺氧、血流缓慢,此时血液成分通过血管壁外溢至周围组织中,这时静脉注入的多巴胺也随血液成分而溢至血管外,从而造成穿刺点近心端静脉血管周围组织中多巴胺浓度增高,使α受体兴奋而造成局部组织微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组织缺血或坏死[2]。文献报道[3],静脉留置针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在30%左右。本实验两组患者均使用静脉留置针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盐酸多巴胺,由于药物浓度大,输注时间长,增加了药物对局部血管及组织的损伤程度,与药物接触组织的时间有关。另外,留置针对血管壁造成一定损伤,以及患者肢体活动,可使留置针移位与穿刺部位产生摩擦,使局部红肿、疼痛发生静脉炎。患者发生静脉炎后可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预防多巴胺持续注射所致静脉炎具有重要意义。
3.2 马铃薯预防多巴胺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马铃薯俗称,主要成分包括胡萝卜素、维生素、淀粉、茄碱及块茎葛素等,具有抗感染、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贴敷后患者感觉清凉舒适。马铃薯内含有大量淀粉,具有高渗作用,能加快注射部位有毒物质吸收,达到缓解局部肿胀、疼痛等静脉炎症状;还含有胆甾烷衍生物、茄碱及龙葵碱,具有兴奋平滑肌和加速血液流通的作用;同时马铃薯含有维生素B12为细胞合成核酸过程的重要辅酶,对黏膜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修复再生功能;维生素C可促进结缔组织中细胞间质的合成,抑制透明质酸和纤维素溶解酶,保持细胞间质完整,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脆性[4]。新鲜马铃薯外敷,对多巴胺所致静脉炎有明显预防作用,而且对皮肤无刺激、无痛苦,取材方便,经济实用,值得深入研究。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01-502.
[2] 王晓莉,沈玉枝,多巴胺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92-93.
[3] 于荔梅,郑惠俊.中华护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
[4] 董永梅,张美分,张若,等.新鲜马铃薯片早期外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9):78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