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秋福 叶阿莲
福建省长泰县医院(福建长泰363900)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病证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诊断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 参照文献[2],中医辨证属心血瘀阻、寒凝心脉、痰浊内阻、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虚6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6.75±8.55)岁;病程(6.55±6.14)年;心血瘀阻9例,痰浊内阻8例,寒凝心脉5例,心气虚弱4例,心肾阴虚3例,心肾阳虚1例;心绞痛轻度25例,中度5例。对照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6.57±8.74)岁;病程(6.34±6.58)年;心血瘀阻 10 例,痰浊内阻 8例,寒凝心脉4例,心气虚弱4例,心肾阴虚3例,心肾阳虚1例;心绞痛轻度26例,中度4例。两组患者均无重度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合并症。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药等。治疗组加用通冠定痛汤:川芎 15g,丹参 15g,赤芍 10g,桃仁 10g,红花 10g,当归10g,降香10g。心血瘀阻加鸡血藤15g,郁金10g,寒凝心脉加细辛 3g,桂枝 10g,枳实 10g,薤白10g,吴茱萸 5g;痰浊内阻加瓜蒌 10g,薤白 10g,半夏 10g,竹茹 10g,茯苓 10g;心气虚弱加党参20g,麦冬 10g,五味子 6g,黄芪 20g;心肾阴虚加熟地黄 20g,山茱萸肉 10g,山药 15g,枸杞 10g;心肾阳虚加附子 10g,肉桂6g,熟地黄10g,黄芪 20g,杜仲 10g。水煎服,每次 150mL,每日 2次。两组疗程均为14d。
1.3 观察方法 (1)心绞痛症状:疼痛次数、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原因、硝酸甘油服用量及其停减率。(2)每周观察1次,了解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心率、血压等,并做详细记录,服药前后做两次血、尿、便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查。每周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服药前后共做心电图3次。观察用药期间是否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1.4 疗效标准[3](1)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按轻度中度分别评定。轻度:显效为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为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无效为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为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或达到“中度”、“较重度”的标准)。中度:显效为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为症状减轻到“轻度”的标准;无效为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或达到“较重度”的标准)。(2)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为心电图恢复到“大致正常”或达到 “正常心电图”;有效为ST段降低,以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为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为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者),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n)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n)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其中尤以血瘀为重。所以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多以活血化瘀为主。通冠定痛汤中丹参、川芎、赤芍、红花、当归、桃仁、活血化瘀而养血;降香芳香温通,理气止痛,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诸药配合具有活血不破血,行气而不破气,通阳而不补阳的特点。心血瘀阻加鸡血藤行血补血,郁金行气活血止痛;寒凝心脉加细辛、桂枝温散寒邪、通阳止痛,薤白化痰通阳,枳实理气通脉,吴茱萸疏肝散寒清止痛;痰浊内阻加瓜蒌化痰开胸,薤白通阳散结,半夏化痰散结,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茯苓健脾利湿;心气虚弱加党参甘温益气,麦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五味子酸敛心气,止汗而生津,黄芪益气养血;心肾阴虚型加熟地黄滋肾水以补阴,山茱萸肉、枸杞益肝养肾,养血活血,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心肾阳虚型加附子、肉桂温壮真阳,黄芪大补元气,熟地黄、杜仲补益肾精。本观察显示通冠定痛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深入研究。
参与文献
[1] 钱学贤.现代冠心病监护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75-8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1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199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