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

2011-02-03 04:41杨晓鸣李艳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洛韦点滴

杨晓鸣 李艳丽

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

杨晓鸣 李艳丽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7~2009年期间住院治疗的12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32例,为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静脉点滴;对照组28例,给予利巴韦林静脉点滴;另两组为西咪替丁静脉点滴组30例、更昔洛韦静脉点滴组30例。结果治疗组、西咪替丁组、更昔洛韦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0.0%、76.6%和57.1%,前3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咪替丁组及更昔洛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更佳。

轮状病毒;肠炎;药物治疗

轮状病毒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致病因子,在有病原学诊断结果中,90.65%为病毒性,8.97%为细菌性。在病毒性感染性腹泻中,以轮状病毒(92.75%)和腺病毒(4.34%)感染为主[1]。轮状病毒的治疗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探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方法,我们对镇平县医院2007年

~2009年期间住院治疗的12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镇平县医院2007~2009年期间住院治疗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120例,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6个月18例,6个月~1岁35例,1~2岁 42例,2~3岁15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治疗组32例,为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静脉点滴;对照组28例,给予利巴韦林静脉点滴;另两组为西咪替丁静脉点滴组30例、更昔洛韦静脉点滴组30例。四组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4组患者均给予补液、抗感染、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西咪替丁10~15 mg/(kg·d),更昔洛韦5 mg/(kg·d)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脉点滴;西咪替丁组给予10~15 mg/(kg·d)静脉点滴;更昔洛韦组给予5 mg/(kg·d)静脉点滴。

1.3 疗效判定 根据腹泻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2],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西咪替丁组、更昔洛韦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0.0%、76.6%和57.1%,前三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咪替丁及更昔洛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咪替丁组与更昔洛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四组治疗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婴幼儿秋季腹泻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其主要致病菌为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6个月~2岁幼儿,2岁以上幼儿多数感染过轮状病毒,体内有了抗体,所以发病率明显降低。其致病机制为轮状病毒侵入肠管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微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受累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黏膜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内大量积累而引起腹泻[3]。

本组1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西咪替丁与更昔洛韦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为93.8%。西咪替丁组及更昔洛韦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76.6%,利巴韦林组总有效率最低,为57.1%。前三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咪替丁组及更昔洛韦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利巴韦林能阻断肌苷-单磷酸向次黄嘌呤单磷酸转化,阻断鸟苷单磷酸的合成,从而阻碍病毒DNA合成,阻止病毒复制,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更昔洛韦为一种2-脱氧鸟嘌呤核苷酸的类似物,可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其作用机制是:更昔洛韦首先被巨细胞病毒的蛋白激酶同系物磷酸化成单磷酸盐,再通过细胞激酶进一步磷酸化成二磷酸盐和三磷酸盐。西咪替丁是H2受体拮抗剂,能明显地抑制食物、组胺或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西咪替丁能减弱免疫抑制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反应,从而阻抑肿瘤转移和延长存活期;可明显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服用西咪替丁可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轻H对病损肠黏膜的刺激,有利于绒毛的修复,西咪替丁本身无抗病毒作用。更昔洛韦是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主要是能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降低对肠黏膜的侵袭。西咪替丁与更昔洛韦合用可减少渗出,有效缓解腹泻患儿的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明显缩短病程,从而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

研究表明,轮状病毒除侵犯肠道外,部分病例可感染肠道外其他系统,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4、5],这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后的免疫损伤存在一定的关系[6]。因此在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治疗中,应注意监测患儿免疫功能,提高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和应答,促进病毒的清除,可能会收到更好的临床获益。

轮状病毒肠炎同各种致病性肠道菌引起的腹泻症状相似,这给临床确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临床在做好防治工作的同时,也应加强实验室抗原、病毒、核酸等项检测工作,力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做好因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的隔离保护工作,以防止对院内其他患儿的传播感染发生。防止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及院内感染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提倡婴儿母乳喂养、医院环境的严格消毒、医务人员乙醇洗手以及口服宜生菌等措施。

[1]张昕,高永军,冯子健,等.2008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信息分析.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32):3370-3375.

[2]杨志莲,赵风琴.更昔洛韦联合西米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48 例.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626-4627.

[3]李丽萍,肖力华,杨再群.更昔洛韦联合思密达及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体会.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659-2659.

[4]姚英民,欧巧群,李宁.小儿轮状病毒血症与临床发病特点关系初探.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1):867-868.

[5]张文喜,叶金花.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肝脏损害临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6,22(9):1049-1050.

[6]黄爱萍,叶晓霓,马加宝.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状态研究.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857-858.

474250 河南省镇平县晁陂镇卫生院(杨晓鸣);镇平县人民医院儿科(李艳丽)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洛韦点滴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点滴小事,从我做起
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詹红丹:点滴感动在心间
龙胆泻肝丸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喵夭家的环保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