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不完全川崎病临床分析

2011-02-03 04:41王亚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期
关键词:川崎典型儿科

王亚宇

31例不完全川崎病临床分析

王亚宇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31例不完全(KD)及161例典型KD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典型KD与不完全KD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例不完全KD均有发热,伴皮疹15例(48.3%);口腔黏膜症状13例(41.9%);结膜充血11例(35.5%);肢端肛周脱皮11例(35.5%);淋巴结肿大9例(29.0%);心脏症状4例(12.9%)。两组辅助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冠状动脉损伤(CAL)发生率相近(29.8%,32.3%)。不完全KD冠状动脉瘤发生率(12.9%)大于典型KD(5.59%)。结论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特别是5岁以下患儿,应常规鉴别不完全KD,早诊断,早治疗,减少CAL发生率,改善预后。

不完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已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1,2]。其主要并发症是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rery lesion,CAL),这也是 KD 的主要死因[3]。不完全KD因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易误诊误治,错过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最佳时期,致CAL发生率增加[4]。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儿科于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KD192例,其中不完全KD31例,占16.14%。现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KD患儿临床资料,共192例。其中典型KD161例,不完全KD31例,不完全 KD患儿中,男19例,女12例,男女比例1.583:1,年龄4月~11岁,其中<5岁28例,>5岁3例。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采用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1984年提出的诊断标准:①不明原因发热,持续5 d以上;②双侧结膜充血;③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杨梅舌;④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恢复期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⑤躯干多形红斑,无水疱及结痂;⑥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直径达1.5 cm或更大。具备以上诊断标准中的5项即可确诊KD,如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4条阳性即可确诊[5]。不完全KD诊断标准为仅具备以上2~4项,排除其他疾病者[6]。

1.2.2 辅助检查 入院后查静脉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转氨酶(AST)、心脏彩超。

1.2.3 治疗方法 确诊KD病例入院后均予口服阿司匹林30~50mg/(kg·d),潘生丁3~5mg/(kg·d)。同时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2 g/kg,分2~5 d静脉滴注。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统计资料 对典型KD与不完全KD的一般情况进行对比。典型KD男99例,女62例,年龄4月~10岁,平均3.7岁,男女比例1.62:1,<5岁144例,占89.4%,>5岁17例,占10.6%。不完全KD男19例,女12例,年龄4月~11岁,平均 4.3岁,男女比例 1.583:1,<5岁 28例,占90.3%,>5岁3例,占9.7%。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临床表现 ①发热:31例不完全KD均有发热,热型不规则,持续4~13 d;②皮疹:15例(48.3%)于病程2~7 d出现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荨麻疹;③口腔黏膜:13例(41.9%)于病程3~8 d出现口腔中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唇发红皲裂,杨梅舌;④结膜:11例(35.5%)于病程2~4 d出现双眼球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⑤肢端肛周:11例(35.5%)于病程4~7 d出现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于病程7~11天出现指(趾)端及肛周脱皮;⑥淋巴结:9例(29.0%)于病程2~7 d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⑦心脏4例(12.9%)于5 d后出现心悸、胸闷、早搏。

2.3 辅助检查

表1 两组辅助检查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辅助检查结果比较(±s)

组别 例数 WBC×109/L PLT×109/L Hb(g/L) ESR(mm/h) CRP(mg/L) AST(U/L) CK-MB(U/L)32不完全KD 31 15.67±2.54 520.43±82.21 95.31±13.14 57.41±11.32 24.14±1.98 68.32±16.53 39.21±7.12 t值 0.6342 1.2341 1.0685 1.4352 1.3740 1.0352 1.0152 P值典型KD 161 15.43±2.42 530.75±90.12 97.29±12.31 54.31±12.73 21.32±2.01 59.14±17.12 36.14±6.>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心脏彩超检测CAL结果比较(例,%)

2.4 预后 31例不完全KD用药后均症状体征消失出院,平均住院14 d,无死亡病例。10例并发CAL,其中4例形成冠状动脉瘤,10例均出院后继续口服阿司匹林3~5 mg/(kg·d),7例CAL1年内恢复正常,2例冠状动脉瘤服药2年后恢复正常,1例冠状动脉瘤服药2年后冠状动脉内径缩小,随访中。

3 讨论

近年来,KD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KD病因不明,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仍沿用1984年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典型KD诊断不难,不完全KD则易误诊,本次研究中31例不完全KD有21例分别误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败血症、上呼吸道感染、咽结合膜热、支气管肺炎等症;1例不完全KD血小板下降至40×109/L,经心脏彩超证实有CAL后明确诊断为KD。

本次研究中辅助检查结果显示,两组血液WBC、PLT、ESR、AST、CK-MB均有升高,Hb均降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异常指标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也会出现,故对诊断标准不足的不完全KD,仍缺乏特异性指标。

本次研究中不完全KD占16.15%,与报道中不完全KD发生率10~20%[7],二者相符。有学者报道,不完全KD与典型KDCAL发生率相近[8],亦有学者报道不完全KD冠状动脉瘤发生率大于典型KD[9]。本研究中不完全KDCAL发生率为32.3%,与典型KDCAL29.8%相似,冠状动脉瘤发生率为12.9%,大于典型KD的5.59%。不完全KD因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检查指标,易漏、误诊,错过使用IVIG的最佳时期,导致不完全KDCAL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率高于典型KD。故非典型KD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临床医生应重视KD,提高对KD的认识,尤其是不完全KD的认识。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特别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应常规鉴别不完全KD,结合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指标及心脏彩超检查,做到正确诊断。早诊断、早治疗,减少CAL发生率,改善预后。

[1]赵立健,韩波.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研究新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62-64.

[2]张美芳.川崎病23例误诊原因分析.华北国防医药,2007,19(9):45.

[3]Sonobe T,AsoS,Imada Y,et al.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array abnormalitiy in 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Pediatr Res,2003,53(1):164.

[4]于玉华,陈海宾.非典型川崎病42例临床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0):19.

[5]胡亚美,江载方.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98-705.

[6]Maconochie IK.Kawasakidisease.Arch Dis child,2004,89(1):3.

[7]吴瑞萍,江载芳,胡亚美.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91.

[8]陈茂容.小儿川崎病早期诊断.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1):694-696.

[9]王琍,林毅,苏英姿.等,283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4,42(8):609-612.

671000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川崎典型儿科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圆梦儿科大联合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典型催开百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