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娜 袁春英 刘玉梅 袁爱萍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局,山东成武 274200)
成武县生猪产业现状分析
王丽娜 袁春英 刘玉梅 袁爱萍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局,山东成武 274200)
伯乐故里——山东省成武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隶属著名的牡丹之乡菏泽市,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地处鲁西南黄河冲击平原,版图面积98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3.6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繁育基地县、全国淡水养殖基地县、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县、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和全国城市环境优秀县,全国生猪生产和生猪调出大县、山东省改革开放试点县,同时又是全国著名品种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的原产地。
近几年来,成武县委、县政府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和全国经济发展形势,审时度势,把发展畜牧业做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的主导产业来抓,全县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成武的鲁西南大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并称三大 “国宝”。目前猪、牛、羊存养量65.7万头 (只)。鸡、鸭等家禽饲养量500万只,禽蛋年产4.5万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开发加工潜力较大。2010年成武县生猪存栏量28万头,出栏商品猪42万头,出栏率达170%。
成武县政府按照菏政发 [2006]22号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林下规模养殖的实施意见》及菏牧发 [2006] 9号 《关于开展林下规模养殖典型调查的通知》文件要求,充分发挥林牧业产业化优势,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大力发展节约型、健康型、生态型畜牧养殖业。
目前,全县已经发展了22个林下养殖场,其中较大规模的养殖场有9个。
成武县分为成武镇、天宫镇、孙寺镇、九女镇、苟村镇、白浮图镇等12个乡镇和1个工业园区,478个行政村,63.1万人,其中牧业乡镇7个,农业乡镇5个。
2009年全县畜牧业产值8.8亿元,占全年农业生产总产值的 27.5%,比2008年提高了2%。
成武县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3.9℃,10℃以上有效积温 4 585.4℃,历年日照时数1 895.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27.3mm,光、热、水匹配较好。这里是黄河冲积平原,海拔高度在36~38 m之间,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农作物及花卉、林木的生长发育。
成武县是全国著名的农、牧、渔商品生产基地, 农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是国家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开发基地,是全国著名的 “大蒜之乡”,山东省 “芸豆之乡”。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蚕桑、大蒜、蔬菜、瓜果、花卉、林木等,年产粮食45万吨,皮棉70万担,大蒜40万吨,蔬菜总面积45万亩,瓜菜四季丰盛。 “鲁棉”棉花、“翠博”芸豆已成为知名的地方品牌。
近年来,成武县大力发展优质牧草10余万亩,主要品种为紫花苜蓿,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等。
成武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其中畜牧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调查长白猪、大约克、二元杂交、三元杂交猪是我县的主要养殖品种。
近年来,成武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按照本地特点和情况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按照“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调整畜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生猪生产为基础的畜牧养殖业生产格局。为了支持广大农民发展养殖的积极性,成武县县委、县政府落实了规模化养殖用地的惠农政策,并加大信贷和项目投入力度,狠抓技术培训、疫病防控等,并多次邀请专家来我县培训指导,普及畜牧科技知识,更好的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成武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其中畜牧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县畜牧资源丰富,不仅存在着大量地方品种,而且为了提高生猪良种化程度、标准化饲养,培育和引进了许多新品种和国外品种。大力推广以约克、长白、杜洛克为主的优良品种,生产优质的以长白品种为终端父本的二元、三元杂交商品猪,充分发挥成武县畜牧业养殖的传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快整合进程,全面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县优势特色畜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生猪品种以长白猪为首,其二元和三元杂交较为普遍。2008年.我县实施了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县建设项目,以及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生猪)项目,在县内建立生猪标准化养殖核心示范基地。
成武县畜牧局按照 “一年示范、两年推广、三年普及”的总体目标,向广大养殖户积极推广低碳养殖,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 “自然养猪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见图1成武县发酵床养猪场)。
我县目前养殖以小规模为主体,其经营规模小,种养业之间循环流动小,农户饲养工艺简陋、瘦肉型猪所占比重较低。一是农户利用简易的猪圈及自产的谷物或副产品和家庭的残羹剩饭进行饲养,其现金支出较少。与此相反,规模养猪的饲料基本上都利用配合饲料,其饲料报酬虽然高于副业养猪,但直接生产费用较高。二是劳动力成本,小规模与大规模饲养在成本上最大的差别在于用工和原料花费不同,大规模养殖户所用原料以批发为主,而小规模所用原料以零售为主。
我县紧紧围绕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扶持政策,深入实施畜牧富民和渔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规模化、区域化养殖,促进了全县养殖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指导性意见,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这几年已经对我县十几个规模养猪场给予了项目投资。
近年来,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与政府、信贷等部门协调,选择一批条件好、起点高、懂技术、潜力大的饲养专业户进行了重点扶持和政策性倾斜,建成了一批成本低、效益好的标准化养殖合作社和规模养殖户,全县畜牧业标准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是规模化饲养场数量迅速增加。目前,全县各类规模场 (户)发展1 000余个,其中,猪场200余个;规模场 (户)存栏猪18万头。二是规模饲养场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其中2007年、2008年、2009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已经顺利完成,项目完成后,猪场年出栏达到1 000头以上,以平均每头生猪利润200元计算,纯收入可达到20万元以上,投资利润率达到15%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2010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分别安排在永盛、富民、鑫达等五个规模化养殖场,目前土建工程已基本结束,饲养场建设布局进一步规范合理,饲养日常管理也趋于科学化,饲养场畜存栏量不断增加,经济效益也在逐步提高 (见图2成武县新建的规模养猪场)。
成武县立足本地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畜牧业发展,进一步延伸畜牧业功能,拓宽农民的就业和增收空间。目前,全县已建成规模养殖场400余个,延长了生猪产业链条,生猪业得到传承和发展,畜牧业内涵得到提升。发展养猪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提高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此,要引导畜牧业龙头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联系,使畜牧专业合作社成为养殖户的利益代言人,通过与龙头企业谈判沟通达成合约,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培育、规范运作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合作社组织,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真正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共同体,担负起畜牧产业化经营的重任。
提高服务意识必须要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引导养猪龙头企业搞好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畜牧产业化进程,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县生猪专业合作社十余个,其中成武县大田集何楼养猪专业合作社与河南凤鸣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成武县盛达养殖专业合作社与江苏泰和有限公司联合,发展了养猪专业合作社成员85户,促进了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能力不断提高,成武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的成果也日益突显。
近年来,成武县生猪业产业化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总体上
仍处于起步阶段。和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要求相比,人们的思想认识、观念、投入与产出比例、经营规模和生产技术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生猪价格的波动一般是3年一个周期,但自2009年以来已出现两次价格波动,且震幅较大,生猪最低价低至7.6元/kg,最高价达到19元/kg。特别是自2010年初以来,我县受宏观经济形势、省外动物疫情和近年生猪供给相对过剩的影响,生猪价格曾一度下滑,养殖场经济效益下降,一度影响到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目前生猪价格已回升到13.2元/kg,每出栏一头育肥猪盈利50~100元,极大的提高了养猪户的养殖热情。当前,养殖场 (户)应加强信息交流,提高经济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猪病种类多,防控难度大。近几年来,我国猪病呈高发态势,疫病种类增多,并由单一疾病感染转变成多种病混合感染,动物疫病防控已从季节性转变到常年性,防控难度加大。猪只交易流动大,外疫传入风险增大。
部分规模养猪场业主防疫意识淡薄。近年来新建规模猪场业主防疫意识不强,特别是去年以来有的规模养殖业主为了快速达到饲养规模,跨区域、长距离大量引种,给我县动物疫病防控带来隐患。
政府应示范或引导市场,购进一定数量的优良品种种猪,尽快对我县原有种猪群进行彻底的更新、淘汰。优良种猪引进,将使料肉比、肉品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建立新的生猪繁育体系的同时,要积极引进科技成果,增加科技含量,还要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抓好杂交优势利用,改善我县商品猪血缘,如二元杂交猪、三元杂交猪具有皮薄肉嫩,瘦肉率高,市场价高且易销售的特点。
向科技要效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掌握科学养猪生产综合技术是提高生猪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开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普及和培训,定期对各养殖场、养殖户的饲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传授畜牧和兽医相关知识,印发技术材料,对养猪户进行咨询服务,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发展生猪业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道路,只有推进生猪业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才能搞好资源深度开发、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养猪生产在农村经济产值中的比重;只有推进养猪业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才能实现规模经营并与市场有效对接,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成武县生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加快迈进畜牧业强县的步伐,我县具体发展目标为。
发展规模养殖,有利采用先进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小规模饲养这种形式适应我县现阶段实际,政策上要鼓励,不能动摇,但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市场供应考虑增加一些大规模养殖是必要的,力争到2012年规模养殖占全县生猪养殖的80%以上。
积极推行 “统一引种、统一防疫、统一进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健、统一销售”模式,强化 “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进沙鑫、胜杰等畜牧业龙头企业。成立3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均向周边省区销售牲畜万余头。
突出发展土鸡、生猪等特色养殖、规模养殖,实施以半野血牦牛、优化藏羊品种、麦盖提羊品种为主的畜群结构优化调整,健全县、乡、村三级人工授精、冷配网络,大力推广和普及冷配技术。
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突破口,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农户积极发展“林禽、枣禽”相结合生态养殖模式,为生态林、果园林提供有机肥料,不断改善土壤条件和小区域生态环境。2010年,力争全县新增散养土鸡等家禽500羽以上林禽养殖的农户150户,养羊50只以上的农户1 0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