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华,徐一鸣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逝去的永远不可挽回,然而废墟的留存却给了我们长久回望的可能。
灾难是应该记忆的,因为面对灾难“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有一种爱叫血浓于水”。但若干年后,此时此景也会成为遥远的记忆,让人陌生。灾难是不应忘记的,而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国殇的思考?
5.12大地震给青川遗存了什么?倒塌的房子!?对5.12痛苦的记忆!?
图1 东河口5·12纪念碑
青川,一个因为地震而被记忆的地方,对其的认知是在往返奔波中逐渐清晰,触目惊心的废墟景象与援建队伍的紧张有序的建设形成强烈的反差,喧嚣、忙碌,虽未有“尘埃落定”,但在时间的梳理下一切将复归平和。
地震博物馆的新建是为了帮助民众能够记忆灾难、更深刻地理解灾难,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并探讨其应对策略,提高防震救灾意识。我们明白这绝不是普通的建筑设计,而是场所精神的感受与表达!深知博物馆承载着不只是废墟和痛苦,而是青川人民对灾难痛苦的回望,更是面对灾难不屈的精神!最重要的是记载悲呛背后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是记载青川人民对美好家园的诉求,是记载青川人民和全国人民血肉相连共筑家园的亲情!因此对于青川地震博物馆的建筑创作,我们的设计团队有着非常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图1~图3)。
不垮的家园应是全人类的诉求!岂能只是孩子泪眼中的希冀!又岂能只是孩子画笔下的五彩!我们的设计由此契入……
我们认为博物馆的设计首先是场所的解读,强调对地震后场景的精神感受,然后才是建筑形态和布展的研究。通过景观、建筑和展示内容共同产生一种共鸣,犹如舞台的场景、演员和语言的关系,虽然建筑是静态的,但我们希望他扮演有生命的角色,让彼此之间产生一种情感的交流。
图2 孩子的泪眼(新华网)
既然是场所的解读就无法回避对地域的认知,地域性首先表现为对乡土生活的真实反映和切实理解。注重地域性将有助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复兴,何况建造从来就不仅仅是物质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因此地域性是设计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价值。在设计策略中,对地方传统建筑形态的借鉴当然是一种简单直白、有效的方式。如川北民居的形态,也可以从符号学入手,在建筑形式外面赋予特定的传统符号,如穿斗式屋架等。但我们认为这些建筑语言不足以表达地震博物馆的厚重感。
图3 孩子笔下的灾区(新华网)
青川位于四川省北部边缘,地形地貌明显,山峦重叠、溪河密布,城镇可建设用地高度集聚,并根据山势、河流形态成团布局,道路形态多样,坡度大、弯路多,而步行梯道是山地不同高差台地常用的交通方式,台地状多层次空间利用是城镇格局的特色。博物馆基地所在的关庄镇四面环山,青竹江从中流过,是典型的山水城镇格局,老城建筑用地分布在江西侧,沿山而建,多台地,民居主色调多用青瓦白墙(图4~图6)。为了使建筑、景观与环境融合成一个整体,我们试图从类型学的角度关注地域建筑类型,以借鉴当地民居河中取石、筑台、营家的模式再生为建筑形态和空间生成的内在的依据,强调重生的意韵。
图4 青川地貌一(新华网)
图5 青川地貌二(新华网)
建筑依附后面的山体,表现出叠合而上的形态,其外墙建筑材料选自青川本地盛产的页岩,上部采用页岩板材,而基座则模仿传统的页岩砌筑台地的构造方式,追求真实的建构和朴素的质感,以体现对地域建筑的理解和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墙上会自然的生长出原生态的植被,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相融(图7)。
图6 青川某建筑(新华网)
场所的营造只有建立在对场所的理解上才有意义。地震博物馆的特点在于展示和表现的主题具有明确指向性,通过对历史事件进行还原和联想,除了要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震撼,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以肯定,并与之产生共鸣、使之充满希望;房子可以倒塌,痛苦可以烙印,但家园不会垮!
图7 青川地震博物馆鸟瞰
博物馆的总体布局运用简洁的几何图形,创造出丰富的、非对称的平面形式。空间布局却也序列有致,静谧的入口广场奠定了博物馆的主基调,广场景观以静态的水面和草地为主,水代表心绪的沉淀与纯净,草地则孕育着平民的希望,两个因素既包含了情感上的重新升华,也包含了对因地震而遭遇破坏自然环境重生的愿望。建筑外缘空旷的空间是用来使观者有心理准备去参观昏暗压抑的大厅,或是舒缓沉重的心情。建筑通过特殊的空间感染力和环境表现力,唤起观者心灵共鸣,成为整个空间序列的高潮部分。在场所的序列中,强调了附楼屋顶这个位置的眺望感,周围的山地、村落及江对岸的校园,场景层次分明,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停留的空间,人在场景中感受自然的场景,更是对建筑空间组织的强调。而从屋顶平台拾阶而下,节奏转入平缓而成为序列的尾声。
博物馆建筑沿三号路设置游客接待中心,方便日常接待及相关事务,又不会削弱正面的凝重的气氛。建筑沿中心路设置商业附房,有利于平衡博物馆公益设施的营运和维护,并使之能够依托自身有续发展。停车场布置在建筑后侧,地面铺设以砂砾,春天能自然生长出原生态的植物。
地震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媒介,包含着政治、教育、旅游、商业等等众多的内涵,它是唯美的但也应是大众的,应具有平民的语言并易于被理解的。所以博物馆应兼具积极和谦逊两种品质,个性但不新奇;细致但不琐碎。
图8 青川地震博物馆局部透视
其建筑应该是以提炼、还原地震场景中的重要特征,运用引喻和象征的手法,赋予建筑以特定的历史意义;其建筑应是现代的,并彰显时代的气息。断裂错动、倾斜垮塌的形式反映了建筑功能内容和空间性质。但博物馆建筑所包含的绝不仅是表面含义,而是能将建筑引入更高层次的思想介质,传递一些更为厚重的语义、承载场所精神。因此我们期望地震博物馆建筑本身也应成为一件被展示的作品,抽象的、简洁的、纯粹的几何造型,能使建筑融于环境,并自信而不张扬地表达对历史的尊敬,并给人以感官上的震撼,表达强烈的情感,使建筑成为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品(图8、图9)。
图9 青川地震博物馆透视
博物馆是一座由两种不同颜色体块通过扭转、咬合而组成的建筑,从形式上来看,建筑最具有特色的是高高突起的灰白体块呈倾斜坍塌势态,与坚固舒展的台基形成强烈的反差,对观者的阅读形成了最初的铺陈。建筑形体并不伟岸,但加入细致的变化,却可以让人回味。主体是一个象征坍塌、断裂、倾斜房屋的造型,隐含5·12字体的屋面依山逐渐向上翘起,仿佛是铭刻在大地的烙印。而建筑基座形象暗示着其城台的意义,并形成纯净的几何叠加,透出别样的建筑特征,如同四川许多地方以堆石来表达对于永恒的向往。建筑基座采用以岩石为填充料的石笼墙来构筑外墙,在丰富的质感组合中赋予传统的地方材料以新的诠释。墙面石块粗砺沉厚,缝隙间杂草从生,雄浑中别有一种苍伤感。台基的处理手法毫无疑问会弱化建筑的形体,但也能使建筑形象与空间环境更好的融合,毕竟建筑是为空间环境服务的。
建筑的整个基调是一种悲呛的历史性建筑,建筑不仅要适度表现,更要营造场所精神,厚重的雨棚下无规则的斜向支撑极具动势,象征着呵护生命的手与不屈的精神。封闭外墙和屋面的几处裂缝,为幽暗的室内公共空间带来一点生动的自然光线,象征着对生存希望的追求。高高挺立的屋顶犹如一盏希望的灯诠释着博物馆对历史永恒的深思,使观者体会到无限向上的内在精神。两种不同的体量穿插分别象征着青川和全国人民血肉相连、共同应对灾难。而厚重的基座象征着众志成城,拾起散落的石头重建青川美好家园(图10)。
建筑本身即为展品,从远处看建筑时而舒缓,时而突起尖锐,表现出宁静深沉的气质、简约单纯的形式美感。走近时感受到的建筑细部的刻画,分拆、穿插、叠加,在视觉上衬托出独特的个性特质。这样景象化倾向让观者引发联想,起到入其境的效果。
地震博物馆主要功能包括收藏、展示地震相关史料、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等几方面内容,除了使观者能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逃生和自我救护技巧,提高防震救灾的意识外,最重要的是保存对地震灾难的记忆,充分唤醒观者的社会责任。作为当代重要文化载体的博物馆日趋平民化,为吸引公众参与,其功能设置不仅应体现公众互动,其空间也应重视开放性和灵活使用性,以不断开拓新的展览方式,超越展示本身以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从而激发公众兴趣。
展示空间延续了建筑非对称的形态,通过运用错位、对比等构成手法,以线性路径为联系创造出严谨却不呆板的高品质空间环境。一片近似倒塌的斜墙和一片高耸直立的墙夹缝间形成了博物馆建筑最具有戏剧性的部分——序厅,这也是展示空间的开始。一丝阳光透过屋顶上仿佛被地震撕裂的缝隙,撒落在厚重的墙上,与序厅周围幽暗的空间形成对比,让观者感受到压抑中一丝希望,这压抑的室内空间却引导了博物馆的竖向交通,夹缝中一部逐渐变窄的步行梯道从底层通向二层,尽端对应的墙面篆刻着遇难者的名字,让观者停留、默祷和纪念。而倾斜上升的空间形态与步行梯道的运动趋势强化了这种压迫感。序厅将所有楼层划分为不同比例的两个部分,其间穿插的天桥增加了空间在视觉上的丰富性(图11)。
空间主题契合的非常自然,突出了“灾难、重生、希望”的理念,展示路线与建筑有机的结合,序厅空间是整个设计的重点,也是展示空间的过渡,并把不同的空间组织起来。
一层主题灾难—是对地震场景的还原;
二层主题重生—生命会在春天里的再次绽放;
三层主题希望—新校舍、新家园、又复恬静的村镇生活。
图10 青川地震博物馆意向(新华网、效果图)
图11 青川地震博物馆室内意向
展示空间是一组有个性的连续的空间序列,精心布置的流线使建筑空间相互渗透。我们希望通过设定的路线给观者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明的、暗的、开敞的、狭隘的形成系列空间中戏剧性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体验。观者经过引导经历了沉重的回忆、感受了生命的力量、不安的地震体验,最后还要带着对美好家园的渴望,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展示的尾声安排在室外既丰富了情感,又明确了希望的主题。建筑四周是又复恬静的村镇生活、又复安宁的山山水水,青竹江的那边更有另一番景致,不时传来朗朗读书声的新校园、还有祥和的新家园。拾阶而下是平缓的草坪,纯净的浅水宁静而安详(图12)。
图12 地震后重建的青川关庄学校
“一个伟大的建筑作品,就象是伟大的文学作品、伟大的诗歌和伟大的音乐,会告诉人们人类灵魂的故事,会以一个崭新的表达方式去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一代代少年的想象力,唤醒人类心灵深处的天赋。”
我们的设计团队年轻而有朝气,思想的目标比设计表达更高远,设计方案风格沉稳,但也提出了一些非传统的设计构想。博物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重建,他与物质家园同等重要。建筑不仅有功能的满足,还有精神的诉求,这也是设计的魅力所在。设计还远未结束,但设计中的思考已然超越了设计本身。我们不期许伟大,却想表达对家园的热爱,表达对生命的敬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朗朗的读书声,时时在我们耳边想起,又何尝不是在叩问心灵,对于家园!
(设计团队主要成员:徐一鸣,胡兴华,祝丹红,曹叶诚)
[1]王路.关联的容器——当代博物馆建筑的一种倾向[J].时代建筑,2006(6):22
[2]孙彦青.作为艺术品和艺术品环境背景的艺术博物馆—罗伯特·文丘里的博物馆设计理念[J].时代建筑,2006(6):38
[3]何镜堂,倪阳,刘宇波.突出遗址主题营造纪念场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体会[J].建筑学报,200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