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张嘉楠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创新探析
——基于组织变迁与信息效率视角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张嘉楠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融资渠道狭窄、担保制度不完备等原因而经常处于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但透过组织和信息的视角,其融资困难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组织变迁和信息效率在内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理论框架,得出以下结论:中小民营企业组织变迁的路径、信息效率与制度效率的不同,会导致企业融资的差异化模式和具体效果,通过完善融资担保体制把组织变迁和信息效率的提升耦合起来,以组织革新提升激励效应,有助于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组织变迁 信息效率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 耦合
经济组织运转效率的保证通常面临两个问题:资源优化配置和组织的激励与动力问题。在这两个基本问题上,中小民营企业的决策者通常面临相对更大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民营企业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并体现在产品生产和参与市场的各个环节,集中表现之一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这也极大限制了中小民营企业的成长。
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发展,技术转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市场机遇。中小民营企业如果要抓住这种机遇,就必须破解融资难题。虽然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有渠道狭窄、担保制度不完备的原因,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尚未被学界重视。从组织的视角看,企业组织变迁的动因之一是企业成长的需要,而组织变迁会伴随着信息效率和经营绩效的不断提升。中小民营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在创新企业的组织形式中提升信息效率和经营绩效。同时,企业组织形式的演进又不是随机的,它既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也离不开信息效率和经营管理绩效的提升,并由此产生一定的路径依赖。
本文在考虑到组织变迁和信息效率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深层次影响下,建立了一个包含二者在内的分析框架,对组织变迁和信息效率的相关变量进行了理论探讨。笔者希望透过一个以组织革新提升激励效应、借助于完善的融资担保体制而将组织变迁和信息效率的提升进行耦合性分析的思路,为破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政策借鉴。
推导理论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组织变迁、信息效率、制度效率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具体关系,采用了“不严格”数学方法,着眼于对问题的分析和归纳,希望总结出四者之间深刻的内在耦合性规律。
我们以O代表组织变迁,M为信息效率,Z为制度效率,Q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R为中小民营企业收益。将R设为自变量,O、M、Z、Q为因变量,考察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对因变量的影响。另外,为研究方便,将变量线性化。由此建立如下模型: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不同中小民营企业组织变迁路径、信息与制度效率的不同会导致企业融资的差异化模式和具体效果,而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涉及到企业生存最基本的要素需求而在整个企业发展历程中处于关键地位,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和进程。要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必须通过组织革新提升激励效应,并需要借助完善融资担保体制把组织变迁和信息效率的提升耦合起来。图1展示了中小民营企业组织变迁、信息与制度效率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之间的动态关系。
图1 中小民营企业组织变迁、信息与制度效率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理论模型
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节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模型中的变量进行耦合分析,目的是进一步梳理信息效率、组织变迁与融资的关系。
信息效率也可称为价格效率,它指的是在一个有效市场中,企业决策者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对公司经营做出正确的判断。企业的经营者对市场信息的判断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投融资决策,从而形成对市场价格的高估和低估。组织变迁意味着一个组织视角效率配置的动态优化过程。在新古典框架下,企业成长的过程被看做一个价格机制提升交易效率和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这意味着存在着一个组织的合理边界:通过“市场内部化”或“内部市场化”的不断调整和试错的过程以获得最优规模。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是为了解决企业对资金要素的需求,融资与中小民营企业组织变迁存在着某种相互驱动关系。企业对外部资源的利用(企业决策)和组织所具备的规避风险的能力有直接联系,因此,良好的组织变迁路径所诱发的组织演进以及形成的阶段性的组织模式,在实现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乃至其他的成长目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效率与融资的内在耦合关系也大体相似。一方面,提升企业的信息效率,围绕企业所在的市场环境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做出正确的企业决策。另一方面,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评价依赖于企业的信息效率,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效率有利于外部投资者正确判断企业的发展形势,有利于消除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效率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耦合性在于其互动关系的建立,通过提升信息效率将融资问题内生化,而不是单纯停留在外部依赖的水平上,是耦合性的关键点所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小民营企业已被雄辩的事实证明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维系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然而,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各种“瓶颈”,其中尤以融资困难导致的资金短缺问题为甚,这种局面已经日益成为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前所述,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综合性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当然离不开银行、担保机构以及政府的支持,一旦将融资问题内生化为组织创新、信息效率问题,就必然集中要解决的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金融资源配置低下问题,这是本文进行理论分析的创新点所在。而作为重要外生变量的制度环境本质上是由政府职能来实现的,因此,破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完善制度,改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另一方面则关键在于中小民营企业不断推进组织创新,提升信息效率以适应制度环境,进而推动中小民营企业顺利融资,实现后续发展和成长。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银企信息不对称、担保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与担保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中小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四个方面。在这样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的信息效率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突破口,但这又无法摆脱组织层面的束缚,一个创新的组织形式可以是由企业的信息效率发挥出来的。同时,不同中小民营企业企业由于面对的组织变迁路径、信息与制度效率的不同,企业融资会有差异化模式和具体效果,因此,要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一方面必须结合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探索组织革新的模式提升激励效应,并借助完善融资担保体制把组织变迁和信息效率的提升耦合起来;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提升信息效率将融资问题内生化,进而以组织创新保证信息效率的实现。
如上文所述,制度环境构建是被作为外生变量所考察,由此就对政府能否积极履行其职能提出了要求。无疑,一个高效的政府及其职能履行对破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应该着眼于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积极采取措施,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改善资源配置环境,大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阻碍,促进中小民营企业顺利融资,获取生产要素,得到长远的发展。
组织通常存在着一个合理边界。目前,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思路已经达成了相当程度上的一致意见,比如专业化、特殊化、新型化。中小民营企业之间的专业化过程伴随着企业之间的合作化问题,通过合作,实现所谓的“中小民营企业产业群”和“抱团效应”,就是一些提升信息效率的良好的组织创新模式。通过良好的组织变迁路径所诱发的组织演进以及形成的阶段性的组织模式,有利于推进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解决。
提升信息效率的关键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中小民营企业信用等级,努力构建中小民营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体系,是解决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关键问题所在。通常而言,征信机制的作用在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主体之间博弈的后果,进而使得主体更加遵守信用,推动相互信任关系的形成。所以,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要大力构建这样一种征信机制,可以通过建立信用信息库,向银行机构、担保机构和政府公开中小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并以此来监督企业的信用状况。此外,国家也可以通过制定标准等政策来支持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要加快建立信用信息分享的公开平台,这样可以提供快捷的查询服务,减少相关成本。归结起来而言,中小民营企业信用等级的提高有赖于对中小民营企业信用监督的社会化程度。最后,通过提升信息效率,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建立动态企业监控系统等方式,也可以大力促进信息效率的提升,这些都将极大地推动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解决。
严格来讲,法律环境属于制度环境的一种。将法律环境作单独分析,原因在于法律环境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尤为重要。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思路,一方面在法律法规上明确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确保中小民营企业享有同等的法律待遇,要大力完善金融立法,解决当前法律过于粗略、实际操作性不强的弊端,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积极完善执法,加强金融监管,严肃处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市场以及其他金融市场上的违法行为。
总之,面对当前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从组织演进、信息效率的角度着手开展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为。当然,这还有赖于国家、社会以及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的有效协调。
[1] 卞亦文.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
[2] 汪洋.通过完善征信机制减少银企信息不对称[J].济南金融,2006.
[3] 袁春晓.供给链变迁与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J].管理世界,2002.
F830
A
1005-5800(2011)06(c)-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