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亮,李长春
(天津市塘沽区口腔医院,天津塘沽 300450)
Z350纳米树脂前牙直接美容修复的临床疗效
陈 亮,李长春
(天津市塘沽区口腔医院,天津塘沽 300450)
纳米树脂;前牙直接修复;临床疗效
收集门诊病例210例350个牙,其中男81例,女129例,年龄8~63岁。均为前牙牙体缺损、龋病、氟牙症、四环素牙、前牙散在间隙及个别畸形牙(牙髓及根尖有病损需经完善的根管治疗),以Z350纳米树脂直接修复。追踪观察2年,对150例256个前牙进行随访,回访率为71.4%。
Filtek Z350纳米树脂系列;370g/L磷酸酸蚀剂;ESPE Single bond2全酸蚀黏结剂(3M,美国);L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垫底衬洞材料(DMG,德国);光固化机(登士柏,美国)。
比色,常规去除龋损组织,修整洞形。对关闭前牙散在间隙及过小牙贴面修复将需修复牙体部分进行粗打磨并预备龈上肩台即可,而对于氟牙症、四环素牙贴面修复则需根据情况进行0.3~0.7 mm的牙体预备及龈上肩台预备;对于舌侧缺损的病例需提前使用普通树脂预充填调整咬合,制作硅橡胶背板,清洁牙面,隔湿,用棉球蘸干保持牙面湿润。洞深近髓者用Lonosit-Base liner光固化材料垫底,酸蚀15 s,涂布全酸蚀黏结剂2遍,15 s后轻轻吹拂表面5 s,光照10 s。使用Z350系列纳米树脂分层充填修复外形,每层<2 mm,每次光照20 s,修复成形后调整咬合,使用3M ESPE Sof-Lex抛光碟系列精细抛光。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改良的USPHS评定系统[1]。
优:修复体色泽、半透明性和遮光性与牙体无差别或协调,形态完整,表面光滑,边缘密合,无台阶或折裂,无变色或着色,无继发龋或牙龈炎,牙髓活力正常。
良:修复体色泽、半透明性和遮光性与牙体不协调,但在正常牙色范围内,形态较完整,表面有轻度粗糙或凹坑,洞缘无台阶,边缘轻度着色,无继发龋或牙龈炎,牙髓活力正常。
差:修复体色泽、半透明性和遮光性与牙体不协调,超出正常范围或在美容方面有不能忍受的缺陷,局部或全部脱落,洞缘有明显台阶,变色或着色,出现继发龋、牙龈炎或有牙髓病变。出现其中任何一项均列为差。
优、良计为成功,差为失败。
表1 256个前牙修复2年后的临床疗效 (个,%)
150例前牙Z350纳米树脂修复2年后,前牙修复体脱落或部分脱落7例,明显术后敏感1例,继发龋1例,个别畸形牙修复后病人不满意2例。
切缘切角缺损1例为修复后外伤致充填体部分脱落,其余4例与固位面积不足及存在咬合高点有关。前牙龋病中1例因继发龋(修复前龋损波及龈下)而致失败2例,充填体脱落可能与术中出血有关。氟牙症、四环素牙贴面修复的选择病例为轻中度,病人满意度较高,1例有明显的术后敏感,因全酸蚀黏结系统在短时间内(7d)相对于自酸蚀黏结系统的术后敏感发生率高[2],术中未能准确把握操作要领所致,重新修复后敏感现象消失。因前牙散在间隙<3 mm,所以修复效果较理想。个别畸形牙因自身美学条件有限,总体修复效果相对较差,提示我们对此类高风险修复病例的选择与治疗应慎重(附典型病例照片(图1~2)。
图1 右侧上颌前牙外伤修复前
图2 右侧上颌前牙外伤直接修复后
前牙直接美容修复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比色。笔者习惯采用的是四分区比色,在确定各区域的颜色后再仔细地捕捉被修复牙及邻牙的细微美学特征,比色最好在牙体预备之前进行,选色时间一般不超过5 s。正确的比色选色是修复成功的前提与保障,同时颜色的确定需征得病人的同意;②去腐质要彻底,特别是对于邻面的龋损不能留下死角,预备后应彻底清洁牙面尤其是对邻面及近颈部位的清洁,以减少微渗漏的发生;③由于Z350树脂与牙体的折射率不同,为达到理想的美学效果,牙体预备时应进行斜面的预备(累及舌面的需行短斜面预备),即可以使树脂与牙面形成良好的颜色过渡,又可减少边缘微渗漏,增加固位黏结力;④对于舌侧有缺损,应先用树脂进行预充填调整咬合后,制作硅橡胶背板作为正式修复时的模板,正确恢复舌侧的解剖形态,避免造成咬合干扰;⑤对于涉及牙颈部分的牙体修复尽量在排龈止血后进行操作,以保证其良好的黏结效果;⑥正确理解与把握全酸蚀黏结系统对牙本质湿性黏结的要求及操作要点;⑦采用解剖分层技术进行充填修复尽可能的重塑患牙的美学特征,每层<2 mm,术中充填时避免形成悬突,以防牙龈炎的形成;⑧调整咬合,不要忽略前伸与侧方牙合的调整;⑨使用精细抛光工具,使修复体的色泽更自然逼真;⑩定期检查自己的光固化灯。
[1]余擎,齐春子,姜永.复合树脂直接修复临床疗效评估[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12):705-708.
[2]师保江,徐爱凤,张琛,等.自酸蚀和全酸蚀粘接系统对复合树脂修复术后敏感的影响[J].北京口腔医学,2006,14(2):135-137.
R783.1
D
1005-2593(2011)02-0119-02
201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