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南珊,安久意
(1.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天津市 300170;2.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 101149)
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问题研究
蔡南珊1,安久意2
(1.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天津市 300170;2.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 101149)
随着消费者对生鲜食品鲜度与安全性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成为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冷链物流具有对象产品特殊、设备专用性强、运作流程协调性高、运行成本高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冷链物流系统的复杂性,积极调动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提高标准间的衔接性,增强标准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加大标准实施与监督力度,注重标准的前瞻性,适当引进国际先进标准,逐步构建科学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思路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生鲜食品在城市的消费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生鲜食品鲜度和安全性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当人们的消费特征从温饱型过渡到营养型,再进入到健康型之后,对营养结构和鲜度的追求以及对安全性的重视,会转化为一种高层次的市场需求,推动冷链物流系统的革新与升级。特别是近年来,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为背景,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中央在近几年关于农业和流通问题的相关文件中,都提出了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的任务。2010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是冷链物流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冷链物流具有对象产品特殊、设备专用性强、运作流程协调性高以及运行成本较高等特点,因此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冷链物流系统的复杂性。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对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谈几点看法。
运用现代物流观点来观察物流,物流所指的不仅仅是与完成物品的物理性(空间与时间)移动相关的具体活动,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一个为了特定的目标,由不同功能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实质就是面向市场需求的商品供应保障体系。也就是说,无论物流的信息化也好,物流技术的现代化也好,其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才是物流系统的终极目的。
按照这样一个理解,我们可以对易腐食品(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工业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以及冷链物流管理作出如下表述:
冷链物流系统是指为高效率地完成易腐食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者的物理性流动,由低温储藏和运输设备与低温储藏和运输技术方法以及管理手段相互结合,上下游各个环节有机衔接,有效完成易腐食品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销售等物流活动的易腐食品供应保障系统。[1]
冷链物流管理则是对冷链物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低温环境、物流作业以及上下游环节的衔接等进行监测、控制与协调的过程。冷链物流过程如图1所示。
冷链物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生鲜食品的易腐性要求对其物流过程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温度始终保持在规定的低温状态。食品暴露在常温下容易腐坏和变质,也会缩短食品的保质期,影响食品的品质。因此,温度成为决定冷链物流系统特殊性的关键因素。
生鲜食品(比如蔬菜)在采摘、加工后需要及时预冷并在低温下储藏。此外,生鲜食品在保鲜温度下进行储藏也有一定的期限要求,比如鲜奶一般只有一周的储藏时间。生鲜食品不仅保质期较短,而且需要在低温下保持品质和口味,因此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储藏并送达销售场所,对销售环节的货架期也需要严格掌控。
为保持易腐生鲜食品的品质,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需要使用冷库和冷藏保温车进行预冷、冷却冷冻储藏和运输,在低温环境下完成分拣、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活动,进入到零售环节也需要使用低温冷藏设备保管。使用低温储藏和运输物流特殊设备是冷链物流的一个重要特性,这个特性决定了冷链物流系统技术性较强,需要有完备的技术保障。
由于冷链物流需要使用特殊的低温物流设施设备,设备投资大,而且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较多的能源,因此运营成本较高,物流费用占食品成本或销售额的比重相对较高。
冷链物流系统的构建及顺畅运行,要求冷链上下游各环节之间相互协调,有效衔接,以保证易腐食品能够在适宜的温度和安全的卫生通道中顺畅流动。这些环节包括:生产(农产品的采摘和加工、工业食品的制造)、批发、运输、储藏保管、零售以及从零售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在尚未达到高度纵向一体化的环境下,要做到各个环节的高度协调并非一件易事。
冷链物流系统的上述特点从一个侧面表明,标准化是构建冷链物流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没有相关技术标准、作业标准、服务标准的保障,那么对于在物流过程中有着严格温度要求和上下游各个环节必须高度协调的冷链物流来说,难以成为一个顺畅、高效的系统,系统的目标也难以高质量实现。因此,在搭建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冷链物流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把标准化建设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冷链物流标准化的迫切性是由冷链物流自身的特点和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所决定的。生鲜食品在原料获取、加工技术和设备、质量控制和管理、产品质量和检验方法、产品安全、卫生、包装、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所组成的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标准间应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但是,现状与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冷链物流过程涉及原料获取、冷冻加工、冷藏、冷藏运输和配送、销售等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疏忽都有可能带来服务“断链”,影响食品品质,甚至给消费者健康带来损害,我国分布在不同行业的冷链物流标准共有200余项,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都以产品标准和产品检验标准为主。已有的产品标准和产品检验标准大多集中在储藏和运输两个环节,针对上下游环节衔接与全过程的标准以及销售环节的规范还缺少标准。
我国冷链物流涉及的管理职能部门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铁道运输、卫生、农业、进出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目前,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一般由各个部门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范围进行制定,部门间缺乏足够的协调,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
此外,地方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些混乱,标准制定的主题不明确,条块分割现象还比较严重,导致冷链物流标准存在重复和交叉现象,彼此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
冷链物流标准应当在冷链物流行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实际上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的相关企业大多采用自己的企业标准,较少采用国家和行业标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现有的冷链物流标准尚不完善,另一方面是某些现存标准与企业实际脱节,置换成本较高。目前,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在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的进程中,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以提高冷链物流标准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冷链物流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市场环境,冷链物流标准化具有非常强的国际性,要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相一致。然而,由于缺乏全球化的思考,冷链物流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较少考虑与国际标准的衔接问题。
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
从我国标准化建设的现状来看,由于缺乏整体发展框架,标准之间协调性较差,标准制定的口径以及标准的管理都较为混乱。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冷链标准体系势在必行,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冷链物流标准体系表。通过制定标准体系表,可以明确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标准整体的协调性,为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有步骤地开展新标准的制定、旧标准的修订以及整合工作奠定基础。[2]
冷链物流自身的特性要求全程一体化运作,实现上下游无缝衔接。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一方面表现为标准研制力度不够;另一方面表现为标准之间衔接性较差,无法满足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的要求。在已经梳理的近200项冷链物流相关标准中,标准分布不均衡、标准之间不兼容及部分环节标准缺失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冷链物流标准化对冷链物流的瓶颈作用。在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的推动下,2009年有8项冷链物流国家标准获批,2010年《冷链物流企业服务条件评估》等6项标准相继启动,冷链物流标准的研制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在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的起步时期,在重视量的同时更要注重标准的整体规划与标准之间的衔接性,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全流程的标准和依据。
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所制定的有关标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实施,充分发挥其标准化效益。首先,要对企业加强宣传和培训,使企业认识到冷链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让企业转变观念,自觉参与到标准化工作中来。企业具有物流运作方面丰富的经验,又是标准直接的需求和受益者,可以为标准的制定提供良好的素材。企业的参与不仅可以使制定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真正符合企业的需求,也可以使冷链物流标准的应用水平得到提高。根据国外标准化建设的经验,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可以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引导和鼓励冷链相关企业参与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
冷链物流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企业、公众对冷链物流及标准化认识不足,成为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起步阶段的一大障碍。冷链物流相关协会的宣传对于提升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冷链物流意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仅仅依靠协会的一己之力难以持久地推进我国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社会冷链物流标准化意识的提升也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社会公众及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冷链物流标准化具有非常强的国际性。我国在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时,需要考虑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和对先进标准的引进问题。为此,我国应加强与国外冷链物流标准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冷链物流标准化领域的国际交流,及时跟踪国际物流标准化动态及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加大对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冷链物流标准和一些发达国家先进冷链物流标准的研究力度,借鉴国内外各部门各行业标准化建设经验,注重冷链物流标准化与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兼顾冷链物流标准化的国际性与前瞻性,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新思路。
[1]孙明燕,兰洪杰,黄锋权.冷链定义浅析[J].物流技术2007(10):29-32.
[2]刘卫战,等.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7-9.
Study on Cold-Chain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in China
CAINan-shan1and ANJiu-yi2
(1.Tianjin Institute of Financial and Commercial Management,Tianjin300170,China;2.Beijing Wuzi University,Beijing101149,China)
The freshness and safety of fresh food is now attracting increasingly more attention.And building the standardization system of cold-chain logistics is becom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dchain logistics.To meet the demand of features of cold-chain logistics,we should,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standardization system,fully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cold-chain logistic system,bring the role of government functions,associations and enterprises into full play,enhance the availability and operability of this standardization system,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is system,pay attention to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is system,appropriately introduce the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system and build the scientific standardization system for the cold-chain logistics.
cold chain logistics;standardization;building;ideas
F252.24
A
1007-8266(2011)06-0040-04
蔡南珊(1964-),女,天津市人,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安久意(1985-),男,河南省南阳市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工程。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