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峰山,赵道卿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随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方案的颁布与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智能水平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缺陷日益凸现。而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从源头上,即高校体育教师培养方面着手,改变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模式,重新建立体育师资的评价体系。这其中,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是关键,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根本保障。
要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准确性是评价的关键。在指标选取时必须要突出健康体育的思想,要把教师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从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开发、良好品德及心理品质培养几个方面加以测量。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状况,又要能反映出相关学科的通识程度,还要考察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程度。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就应是多因素评价。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各指标的可操作性,即转化为评定和测量的指标,尽可能地使用数字表示。
多层次和多维性是指要能多方面反映教学的效果。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以能否适应于新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为根本标准。而这一标准又必须细化为一系列的能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即时评价的具体指标。主要包括:教学指导思想、体育知识及技能、教师的行为及人格特征等。进而言之,应从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来加以反映。
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的,并非是简单的一一对称关系,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能力、知识和水平以及对体育的理解,都将会通过其产品加以体现。而教学过程中的任一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比如,学生的状况、外界社会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等。因此,只有把结果与过程结合起来,对教师的评价才是科学、合理的。
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是检验教学效果好坏的唯一标准。专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技能和技巧,知识结构全面,对新型教师既具有评定作用,又具有指导作用,而且能较好地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保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贯彻是至为重要的。教师的自评可以反映教师对教学的主观认知和评价,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其对教学的理解、认识和把握程度。同时通过教师自评可以促进其快速提高。同行评估主要是要体现同行对其教学的认可程度。
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通过对学生的测量与评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既要着重现在已取得的成绩、成就和心理发展水平,同时又必须对其未来做出预测,对其所具有的潜能做出估价。
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应包括课内与课外,但课堂教学是其主要形式与部分。本研究主要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设立指标。它包括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用表。
3.1.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所要最终达到的结果,同时也是检验教学工作成败的依据。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教育学教授布鲁姆根据学习结果和目标将学习分成六大类十七小类。六大类是认识、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认识中又包括三小类:认识具体事物、认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法、认识一般概念和抽象概念。了解包括转换、解释和推论三小类。应用包括法则应用、方法应用、概念应用。分析包括成分的分析、关系的分析和组织原理的分析。综合包括交流、计划和抽象出关系。评价包括使用内部证据和使用外部证据。对教师教学目标的考察,要注意两点:一是目标的内容是否全面,是否体现“健康第一”、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思想。二是目标设计是否明确、具体,是否围绕主题,是否符合学生的主客观实际。
3.1.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的四大要素之一。它关系到教育和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都必须围绕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进行调整与改革,应删去那些已经过时且无用的知识,合并一些学科,同时又必须根据新的需要增设一些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刻领会和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要把对健康体育指导思想的理解融入和贯彻到教学之中。要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与潜能,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要使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项目适宜、运动量合理,有助于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又要能如赞可夫所说“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因此,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中心突出、结构合理、逻辑性强,学生实践机会多,实践性强、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得法。
3.1.3教学过程关于教学过程有关理论众多。从中国古代的孔孟、古希腊的昆体良到近代的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再到当代的赞可夫、布鲁纳、巴班斯基等,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最为充分的研究与探讨,提出了对教学具有较大指导意义的教学论。如,赫尔巴特及其学生将教学过程总结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五段教学法。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从做中学”的主张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一直奉行“准备、基本和结束”的三段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国内学术界强调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即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当代国外学者则重视:(1)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教与学的活动必须尊重学习者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2)强调理解意义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学习者应真正理解所学新材料、新知识的意义,让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新知识获得实际的意义。(3)关注人在学习中的准备状态,认为准备是任何一种有意义学习赖以产生的前提,而这种准备不仅是知识方面的准备,还包含认识和非认识方面心理发展的准备。(4)重视强化的促进功能。布鲁纳指出:外部强化可以使某个特殊行为激发起来,并且可能导致它的重复,构成有用的学习理论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应用了评价和反馈。(5)重视感情对人学习活动的调控功能。人的积极情感对学习活动具有强化作用,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兴趣、有所发现的自信感。(6)提倡人的学习的创造性。强调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启发性。(7)主张对学习的积极评价。(8)重视人际关系对学习的影响。一个人若生活在一个关系融洽、和睦、健康、上进的群体中,与他人的交往密切,彼此能相互愉悦,帮助,思想上能产生共鸣,感情上能相投,就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反之,就会阻碍他的学习。上述观点及认识无疑对于教师的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吸收这些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师教学过程评价对于培养适应中小学新课程方案的体育教师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1.4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相关。所罗门等人1964年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诺尔在1953年的研究中也发现,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教学的等级有显著相关。教师的表达能力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思想、知识、信念和感情,通过语言和表情动作向外表现的能力。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主要手段,包括言语表达能力和表情能力。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和不同学生的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分配有较准确的估计,要善于在科学知识与学生原有心理水平之间建立联系,使新知识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系点,从而内化为一种新的认知结构。诊断学生学习的困难,要求教师通过敏锐而精细的观察,找出某类学生共同具有的典型特点,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的听课、提问、回答问题中发现他们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明确知识断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教师的思维能力主要指思维的逻辑性和创造性。教师思维的逻辑性要求教师要有很好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能合乎逻辑地进行抽象、概括和推理,以达到对各种问题和教材的深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讲课要合乎逻辑规律,要重视推理过程。说话要论旨明确、条理清楚。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教师思维的创造性表现在:对传授的知识要进行再创造;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要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创造教育教学的艺术。另有研究指出:教师的热心、同情心、富于激励与想象的倾向性这些人格特征对教学效果也有显著影响。在专家教师与新手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专家型教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2)解决教学领域内问题的高效率。专家型教师善于利用认知资源,善于监控自己的认知执行过程。专家型教师善于将“节约”的认知资源投入到更高水平的超出非专家的能力范围的认知活动。(3)专家型教师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新颖而恰当,具有独创性。
3.1.5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教学的最终结果,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虽然影响教学效果的主客观因素很多,既有来自教师方面的,也有来自学生方面的,还有一些是社会及其他方面的,但是,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学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密切相关。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应以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既有一般教学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因此,检验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是:是否贯穿了“健康第一”的思想;是否对学生进行了终身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的培养;是否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运动成功感;是否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技巧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体育心理卫生指导;是否对学生进行了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否使学生掌握了体育教学法方面的一些必备知识;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等。
表1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续表1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从实际可操作性层面上,总结了2001年至2009年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学评教经验,结合国内11位专家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建议,在综合分析诸多影响课堂教学因素的基础上,选定一、二、三级评价指标。
指标权重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各级指标的满分为100分,为了在同一量纲体系下对N个指标进行评价,按公式Zi-g=Xi-g∕ΣXi-g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教学评价量表在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实施以来已经度过了五个春秋,经过五年的辛勤努力,成效比较显著,极大地促进了学院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具体表现在(1)促进了广大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了科学的质量观、素质观、人才观和教学观,建立起互助式学习和实践中学习的平台,加强教师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形成了“严谨的治学精神、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的要求学生”的“三严”教风,广大教师教学教育行为发生了改变,学院文化氛围得到了提升。(2)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增强。逐步形成学生参与教学评估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学生的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得到改善与提高,教学满意度提升明显。
[1] 百家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欠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7(4):72~75.
[2] 吴忠义,高彩云.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的现状与改革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535~1537.
[3] 韩春利.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及改革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7):92~95.
[4] 吴峰山.对山西省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现状的认知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1):45~57.
[5] 吴峰山.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