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 俊 ,王莉莉
影响大学生参与表演性体育课程及活动的诸多因素。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学术期刊查找涉及到的相关内容,为本研究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2)问卷调查法。设计《大学生参与表演性学校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参与表演性课程及活动的动机、满意度及需求情况。调查对象:南京20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400名。总共发放400份,每所学校发放2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为95%。
(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参与表演性课程及活动的动机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课余体育文化活动,愉悦心情,排解学习生活的压力,促进身心的健康。因此,作为表演课程及活动的授课教师应注重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观念,扩大专业影响力,突出专业优势,通过学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平台,锻炼自我,激发潜能,将自身价值意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不断鼓励自己创造更多更好的具有体育表演元素的作品的诞生,促进高校对精神文明思想觉悟的重视,积极地挖掘人类潜藏的精神财富。帮助那些由于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过重,失去人生目标,失去人生理想,一味追求物质上的奢华而导致精神文明缺失的90后大学生,给他们带来快乐,降低压力,放松心情,提高自信,从而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积极进取,热爱生活。
大学生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一般是指大学生心理上对学校体育工作客观环境因素的肯定、赞赏的态度。学校开展的体育工作等环境因素要符合大学生个体参考标准或者与个体期望要求符合的情况。如果符合程度成正比,其符合的程度较高,就会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普通高校教育工作成果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同时学生也为学校教育工作起到了监督和审查的义务,他们的只言片语最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因此,体育艺术表演活动在学校内开展得好与坏,通过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便能得到最客观真实地评价。
此次调查设计了关于《学校体育表演活动开展满意度》的问卷,其内容涉及包括课程设置、教师师德及专业水平、学校投入及关注程度等一系列关于保障体育表演活动开展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的问题。通过问卷的形式发放400份,回收380份,并从中抽样20份作为样本,进行假设检验,验证虚拟假设是否成立。
随机抽样20份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其中满意度选择达到“不满意”以上的选择人数见表1所示:
表1 满意度达到“不满意”以上的选择人数
符号注明:ζ=题目数量;P=选择人数;%=百分比概率。
研究思路:
首先,建立虚拟假设μ0=12,(即调查问卷中平均每人可以选到12个“不满意”的选项);其次求得实际样本平均值=Eζ,与其虚拟假设μ0进行对比,并通过假设T检验说明是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决定是否拒绝虚拟假设μ0。
公式为:
Eζ=x1×p1+x2×p2+…+xn×pn+…
将数据代入公式:
Eζ= 19×0.1+19×0.2+17×0.1+16×0.1
+15×0.1+14×0.1+11×0.1+10
×0.15+9×0.05+3×0.05=1.9+3.6
+1.7+1.6+1.5+1.4+0.55+1.5
+0.45+0.15=14.35≈14
(即实际统计测得每人大概能选中14个“不满意”的选项)
(2)求出S=σ0即样本的标准差
公式为:σ0=∑ni=1(Xi-)2N
将数据带入公式:
(3)根据假设检验算出t值,查自由度为n-1=9的t分布表,按信度α=0.05,得临界值t0.05=2.262,判定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
将数据带入公式:
因此,查t值与差异显著性关系表,t
表2 不满意因素所占比例
表演性体育课程及活动开展满意度较低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上八项内容中,其中满意度最低的是学校体育表演活动的场地设施建设方面。通过与部分被调查者沟通交流,发现大部分学校的活动场馆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而学校经费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场地设施的建设,因此,这两项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其次,学生们不满意的因素还归结于学校软件设施方面,即教师的业务水平方面。部分学生表示,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专项指导要求,学习效率较差,甚至出现部分社团或俱乐部只有学生,没有专业教师的局面。这些因素不仅不利于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同时也是造成相关社团俱乐部缺乏管理,活动开展较为散漫,内容形式单一,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参与热情低落,实际情况与心理预期反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最终造成部分学生对学校体育表演活动的开展持不满意态度。
在对大学生参与表演性体育课程及活动的调查中,95%的被调查者希望得到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专业技术、动作编排是大学生参与表演性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时最为关心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满足,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兴趣。建议各学校加强从业教师的业务培训,合理引进专业性对口的表演(体育)专业人才,针对相关表演类运动项目的动作编排、舞蹈策划、团队组织、训练方法、参赛能力等进行专业性指导,利用专业知识提高表演性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档次,激发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大学生参与表演性课程及活动的动机健康积极。目前大学生参与表演性课程及活动的动机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课余体育文化活动,愉悦心情,排解学习生活的压力,促进身心的健康,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约束不良的个人嗜好及行为,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优化集体意识,突出个性特点,促进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2)大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表演性课程及活动的总体满意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不合理,技术教学少、身体素质练习过密,缺乏专项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职业道德缺失,缺乏专业的技术技能水平,忽略学生学习掌握情况,考试标准不统一;学校方面投入力度小,硬件设施保障不完善,对活动开展缺乏关注度均低于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心理预期。
专业技术、动作编排是大学生参与表演性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时最为关心的问题,同时是阻碍学生加入、降低活动兴趣的主要原因。参与表演性课程及活动的大学生急需技术教学、动作创编、团队宣传、选材塑形、配乐剪辑、理论鉴赏、组织策划、训练方法、参赛能力、身体素质多方面的指导。
(1)发挥专业优势,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教育质量。表演课程及活动的授课教师应注重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观念,扩大专业影响力,突出专业优势,通过学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平台,锻炼自我,激发潜能,将自身价值意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不断鼓励自己创造更多更好的具有体育表演元素的作品。
(2)加大宣传力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活动氛围。高校应对学生的体育表演艺术教育从各个方面均给予一定的支持,合理的利用学校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学校俱乐部的组织优势,大力宣传学校体育艺术表演项目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活动,使广大学生真正得益于体育表演活动之中,沉浸于艺术熏陶的快乐之中。
[1] 刘杰.重庆市大学生对高校体育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 曾冬梅,黄国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2(2).
[3]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Z].1990- 03- 12.
[4] 谢恩杰,唐文兵,崔冬冬.中外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状况综述[J].文化研究,2010(2).
[5] 兰天.学生对体育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6).
[6] 孙强.江西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J].改革与开放,2009(9).
[7] 邓国良.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
[8] 张锦慧,王桂华.对泰职院体育选项课的调查分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9] 刘静.江苏省独立学院体育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2).
[10] 李建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J].科技资讯,2006(18).
[11] 徐纪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8(5).
[12] 刘德新.大学生体育选课动机对体育成绩影响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13] 黄允政.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透视[J].世纪桥,2007(1).
[14] 张剑,郭德俊.创造性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理论[J].心理科学,2003(2).
[15] 陈浩,王晓贞.对普通高校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兴趣与动机的调查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