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保 张 勇 李 黎 赵 方
(1.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2.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北京 100083)
打造“北林”品牌,严把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关
张双保1张 勇2李 黎1赵 方1
(1.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2.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北京 100083)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针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精力投入不足、监督不到位、选题囿于陈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提出严把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关的措施。首先,从查阅和收集资料、选题、任务书下达等环节,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其次,从实习、实践环节的落实,研究方案、方法、手段和工艺路线的确定及具体实施,研究(设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方面,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最后,从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原则和考评等角度,进一步促进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规范化。
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写作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水平是高校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所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经过4年的本科学习,学生学习了很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却普遍对进入社会后承担具体的工作感到底气不足。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所学的知识尚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本科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学生进行严格、系统、总结性的科研训练,不仅有利于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还能够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论证总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学生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初步培养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高校的教育资源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现象,这也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师生的精力和相关的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选题囿于陈规旧俗、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被忽略等。这致使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饱受诟病。为了促进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北林”)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提出了“打造北林品牌,建设一流绿色学府”的奋斗目标。为了落实学校、院系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木质复合材料与胶黏剂教研室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2006级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统筹和详细的规划,对一些陈规陋习进行了彻底改革。
自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大学生必须面向市场进行自主择业。这导致择业时间与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发生冲突,学生难以在2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于是,毕业论文(设计)往往为学生所忽视,质量也就大大下降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所在的木质复合材料与胶黏剂教研室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经过反复研究与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即打破在大学第8学期学生才开始做毕业论文(设计)的常规,把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提前到第7学期。
在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准备阶段,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指导教师直接接触和沟通,了解导师在研课题的范围和内容;同时,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安排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这大大调动了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此外,学生在做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工作时,可以与第7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有机地结合,增加专业知识的储备;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在网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准备实验材料,进入实验室进行预备实验。通过查阅和收集资料环节,学生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而且对所要做的毕业论文(设计)有了全局性的认识和整体性的把握。
鉴于选题是教学基本要求能否落实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所以笔者所在的木质复合材料与胶黏剂教研室对选题工作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即每年要更新1/3以上的选题,同时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一人一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避免相互抄袭的有效手段。一个较大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如果需要多个学生共同合作完成,那么必须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大题目的总体设计,然后进行明确的分工,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相应部分的工作。
为此,在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方面要求把好以下4关:①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的基本要求,要紧密结合专业培养方向,体现专业基本训练内容,使学生受到全面的锻炼。②选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导师的科研工作或实验室的建设任务,要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切忌为研究而研究的选题。③选题的难易度要适宜,工作量要适当,要兼顾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设计原则、基本方法和步骤,又要有利于创新。④选题要反映时代特点,要把握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体现当前科技和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1-2]。对选题环节进行改革以后,2006—2010学年木质复合材料与胶黏剂教研室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木质复合材料与胶黏剂教研室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分布表
根据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木质复合材料与胶黏剂教研室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下达时间提前到第7学期期末。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的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总体规划。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进度安排等。任务书的填写要求规范完整、任务明确,在主要内容栏中以目录形式填写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并要求尽量详细、具体;在进度安排栏中要填写具体到每周的毕业设计任务内容。通过下达任务书,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和学生的兴趣将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最终确定下来,并从方法、理论、实验信息资料、设计计算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任务书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行动纲领,学校可以以任务书为依据对师生双方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在明确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后,学生就要着手拟定开展工作的进度和制定实验方案。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到就业单位开展毕业设计,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是落实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实践环节的一条有效途径。毕业实习单位提出的攻关项目和产品开发项目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时效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学生可以向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以补充本科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这有利于缩短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单位的适应期。此外,对打算继续深造读研的本科生,则鼓励他们以导师科研课题的子课题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以使他们尽早熟悉导师的研究方向;同时,充分调动在校的博士生、硕士生资源,鼓励他们帮助本科生顺利向研究生学习阶段过渡,通过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验工作延续到研究生阶段,为提高硕士论文质量作好铺垫[3]。
作为一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查阅文献资料并独立进行文献分析的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技术改造、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因此,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时,教研室还要求到实习单位参加生产实践的学生必须写出实习报告,要求所有学生要提交一份总结各自课题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的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文献和进行预备实验等准备工作,学生已经初步确定了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方案、方法、手段和工艺路线。这时,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释疑和引导,指导学生进行方案论证,分析研究方案是否科学、工艺路线是否合理、方法和手段是否正确。在这个阶段,检验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是否具有科学性、学生能否通过正确的实验方法取得合理的实验结果,是毕业论文(设计)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因此,指导教师与学生要形成良好的互动,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发挥自身的业务综合素质,不断修改设计方案中不尽合理的地方。研究方案、方法、手段和工艺路线的确定和调整、完善及具体实施,是一项繁琐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学生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才能做好这一工作[4]。在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后,学生就要根据既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自主到实验室预约时间进行实验。
完成阶段性实验后,学生要及时做出小结,并一丝不苟地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绝不允许伪造、抄袭数据。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实验仪器不够精准和人的主观原因等都容易造成实验的误差。为了排除实验数据的干扰因素,得到比较准确的科学结论和实验规律,必须利用数学工具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要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查阅相关文献,掌握实验数据的采集方法、表示方法、处理方法、误差分析以及用Excel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和技巧等[5]。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应尽量避免套用教材上的公式,要学会根据操作环节中获得的原始数据和单位灵活地进行变形与换算,这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机理的透彻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界经常面临的最基本的学术问题。学生要在实验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使自己的业务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毕业论文(设计)是整个毕业设计思路、内容、方法的表现形式,是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对大学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毕业论文的撰写,对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严格把好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关。
毕业论文的内容要充实、饱满;语言要准确、简练;格调要质朴、平实。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立论客观,具有独创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提出的问题在其学科专业领域内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且有利于学生通过独立研究提出自己的认知和看法。②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言必有据,准确可靠。③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论文全篇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判断和推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此外,毕业论文的撰写要规范,必须包括中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论文的正文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观点鲜明,具体内容包括文献综述、方案论证、过程论述、结果分析、结论和总结等要素[3]。
学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检验、总结、深化了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锻炼、提高了分析判断能力和积极思考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担负专门技术工作或参与工程设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评分是完成毕业论文的最后环节,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阶段,木质复合材料与胶黏剂教研室严格按照学校教务处和院系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内容包括选题是否科学、论文格式是否规范、立论依据是否充分、实验分析是否合理、结论是否正确、设计是否新颖以及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水平。这是指导教师、评阅小组和答辩委员会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成绩考核的有力依据。
通常,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后,要先后通过“审阅”和“答辩”2个环节。首先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待毕业答辩结束后,再由评阅小组进行合议,综合评定,并给出评语,最后报答辩委员会审定。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构成为: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100分)=毕业实习(10分)+期中检查(10分)+指导教师评分(20分)+评阅小组评分(10分)+论文总体质量(30分)+论文答辩(20分)。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大学4年所学知识及其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阅。木质复合材料与胶黏剂教研室全体教师通过共同努力,认真抓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切实提高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而且有利于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造就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高素质林业人才。
[1] 程华东.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一点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3(3):77-79.
[2] 张良,张春凯,王义明.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管理 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1(增刊):61-63.
[3] 王成华,江爱华.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若干思考[J].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03,25(1):103-105.
[4] 杜祥培,尹跃妮,欧阳中万.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3(9):75-77.
[5] 刘红茹,陈昀,关颖.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09,36(5):235-237.
“质量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
目——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项目编号TS10040;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胶黏剂生产工艺学”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BJFU2010JG014。
book=14,ebook=287
(责任编辑 柳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