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红,马文红(1.新疆兵团农二师焉耆医院药剂科,库尔勒 841100;.新疆塔里木石油医院药剂科,库尔勒 841000)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病理基础是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及时而恰当地进行降压,确能减轻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昏、心悸、失眠等症状,并可减少由于持续性的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近年来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加,因此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是一所基层二甲医院,此类药物在农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我院2007—2009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了解农村地区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
原始资料从我院各药房进销分析系统取得2007—2009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的数据包括药品通用名、商品名、剂型、规格、单位、零售价、销售数量等,每种药品的价格按当年的销售价格计算。
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6版)[1]将口服抗高血压药按其作用可分如下几类:(1)中枢性抗高血压药;(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3)影响交感神经递质的药物;(4)神经节阻断药;(5)钙通道阻滞剂;(6)周围血管扩张药;(7)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8)钾离子通道开放剂;(9)利尿抗高血压药;(10)其他。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推荐的成人平均日剂量确定限定日剂量(DDD),文献未收藏结合临床用药习惯、药品说明书在成人的平均日剂量等确定。用药频度(DDDs)=药品销售总量/药品的DDD值,反映了药品的用药人数,DDDs越大,说明此药使用的频率越高;限定日费用(DDC)=药品销售总金额/用药频度(DDDs),DDC代表其总体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排序比=金额排序/DDDs排序,排序比是反映药品销售金额与同药人次是否同步的指标,比值越接近 1,表明同步性越好,反之则差。
各类口服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统计见表1;各年度口服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5位的药品统计见表2;各年度口服抗高血压药DDDs排序及DDC前15位药品见表3。
我院是一所基层二甲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品种共26种。由表1可见,各类口服抗高血压药按其作用分类连续3年排序都不变,钙通道阻滞剂一直居第1位,而且销售金额逐年递增,但是构成比却递减,说明总口服抗高血压药销售增长较快,其他类别的抗高血压药不断增加,钙通道阻滞剂应用患者逐年增多,品种没有增加,因为价格很稳定且低廉,患者乐于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居第2位,销售金额逐年增幅很大,构成比也是逐年增大,说明此类抗高血压药新品种增加较多,价格较昂贵,但总销售金额不如钙通道阻滞剂,因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防止和逆转心血管重构,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具有保护功能;降低血糖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肾脏疾病的首选用药[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具有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似的降压效果和靶器官保护作用。本类药物作用长效,降压平稳,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比其他抗高血压药好,有保钾、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蛋白尿作用,不影响缓激肽和P物质的降解灭活。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较一般不引起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3];临床降压效果逐渐显现。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居第3位,构成比是逐年下降,表明药物品种单一导致使用人数减少,对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此类药物不作为首选药。利尿抗高血压药一直第4位,与钙通道阻滞剂连续3年使用情况相同,价格低廉的利尿剂已成为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同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可增强降压疗效同时不良反应减小。其余类别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不多,临床上不占主导地位。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指出,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都可以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和维持用药。
表1 各类口服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统计Tab 1 Consumption sum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different category of oral antihypertensive drugs
表2 各年度口服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排序前15位药品统计Tab 2 Top 15 oral antihypertensive drugs ranked by consumption sum each year
由表2可见,连续3年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占第1位,销售金额逐年增加而构成比却逐年降低,说明总口服抗高血压药销售增长较快,但使用此药患者仍然较多。因为硝苯地平能扩张冠状动脉尤其是大血管,甚至扩张不完全阻塞区的健全血管,长期服用能防止新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它特异性作用于心肌细胞、冠状动脉以及外周阻力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对于高血压患者,其降压作用尤为显著;用作抗高血压药没有一般血管扩张剂常有的水钠潴留和浮肿等不良反应。口服吸收良好,经10 min生效,1~2 h达最大效应,作用持续6~7 h。同时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配方能使24 h内恒速释放硝苯地平,通过膜调空的推拉渗透泵原理,使药物以零级速率释放。它不受胃肠道蠕动和pH值影响,服药后药片的非活性成分完整地通过胃肠道,并以不溶的外壳随粪便排出,其优点正好与表1钙通道阻滞剂占第1位相对应。2007年第2位卡托普利(开博通)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降压作用为进行性,约数周达最大治疗作用,口服后吸收迅速,15 min起效,1~1.5 h达血药峰浓度,持续6~12 h。但销售金额及构成比都逐年下降,因为它是短效制剂,服用次数多,缺点是致干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患者依从性差;所以2008年占第3位,2009年才占第 7位,变化较大。2007年第 4位而2008、2009年第2位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为钙通道阻滞剂,其血浆半衰期长达35~50 h,能有效持久降低血压,对血管平滑肌的选择性作用大于硝苯地平,1日服用1次,连续给药7~8 d后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口服吸收良好,且不受摄入食物的影响,患者依从性高,所以销售金额逐年增加较大。2007年第3位的酒石酸美托洛尔β受体阻断药可明显降低直立位、平卧位及运动时的血压,作用持续24 h以上,但此药的禁忌证较多,口服吸收虽迅速完全,但首过代谢约50%,所以2008年降至第4位,2009年降至第5位。2009年升至第3位的是厄贝沙坦片(安博维),从2007年20位升到2008年5位再到2009年3位,是增幅很大的药物;它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以减轻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和促增生作用,降压时对心率影响很小。口服给药后吸收良好,其绝对生物利用度大约60%~80%,进食不会明显影响其生物利用度。表明此类药逐渐被临床认可,其降压优越性也逐渐显现,2009年排序第4位是氯沙坦钾片(科素亚)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其价格都昂贵建议国产生产此类药。
表3 各年度口服抗高血压药DDDs排序列前15位药品及DDC统计Tab 3 Top 15 oral antihypertensive drugs ranked by DDDs and their DDC
由表3可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DDDs连续3年都是居第1位,排序比>1且逐年增大,说明药品使用人数较多而价格偏低,日用药金额仅为0.05元。卡托普利片是第1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文献报道一致[5]。此药显效快、维持时间短,对多种类型高血压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并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用于顽固性慢性心力衰竭;降压时并不反射性增加交感神经张力而引起心率改变,对心、脑、肾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所以临床医师和患者易于接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DDDs在3年中排序第2位且逐年上升,排序比>1也是逐年上升,价格低廉使用人数增多3年基本是同一价格较稳定,可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的危险。而且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2007年排名第3位的尼莫地平片DDDs排名逐年下降且排序比也逐年下降,价格虽较低但其需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显著减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脑损伤,是目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预防高血压脑卒中的较好药物,正说明高血压患者趋于年轻化。2007年排序第4、5位上升到第3、4位的是利尿剂氢氯噻嗪片和螺内酯片,DDDs逐年增大,排序比 >1逐年增加,3年来价格不变又便宜说明高血压患者增多,价格低廉的利尿剂已成为高血压的一线治疗药物。同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的联合用药组合,现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普遍,协同降压不良反应小,易为临床接受,深受患者的欢迎。后两年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胶囊、氯沙坦钾片降压效果在临床逐渐显现,DDDs增加幅度很大排序比<1,说明价格较昂贵,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部分高血压患者经济上可以承受。
综上所述,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根据血压水平、相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将高血压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但我院临床应用口服抗高血压药不完善须进一步提高。新型口服抗高血压药逐渐占主导地位,而且价格较昂贵,要节约医疗资源,加快研究国产经济、安全、有效、合理的抗高血压药。且针对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的新药,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用药需求。
[1] 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92.
[2] 张 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2):180.
[3] 李瑞林,孙会仙,赵尚清.抗高血压的临床合理应用[J].中国药房,2010,21(6):546.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05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0-61.
[5] 陈锦华.2003年—2005年我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7,7(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