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辉 李春梅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云南昆明 650021)
分娩过程中疼痛是对产妇生理及心理影响较大的因素,近年来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痛分娩多在产程活跃期进行镇痛,减轻疼痛对患者的刺激,近年来我院采取分娩全程镇痛进行无痛分娩,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就全产程无痛分娩对分娩过程及结局的影响进行研究。
选择我院妇产科待分娩产妇60例,均为初产妇,年龄24~36 岁,平均(26.8±3.4)岁,体重(62~85)kg,平均(73±6.4)kg,孕36~41周,平均(38±1.4)周,所有患者术前评估符合经阴分娩条件,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无相关药物过敏史,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妊娠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入选后,监测胎心、宫缩情况及宫颈开大情况,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经阴道顺产分娩。观察组患者在临产后进行硬膜外及蛛网膜下腔穿刺,经L2~3间隙穿刺进入硬膜外腔后,经腰穿针穿入硬膜下,向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3mg后退出腰穿针,向硬膜外向头端置管,硬膜外注入0.1%罗哌卡因与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0mL,设定背景量5mL,持续输入量5mL/h,PCA 5mL/次,锁定时间15~30min。术后患者采用自控式镇痛泵镇痛,全产程镇痛,持续至胎盘娩出会阴缝合后,术后新生儿常规Apgar评分、产妇规律随访,统计子宫复原时间。
评价两组患者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过程中顺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率,术后子宫复原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
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比较[n(%)]
对照组中转剖宫产率为13.3%,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为1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子宫复原时间同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两组产妇全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后子宫复原时间比较(χ±s)
疼痛是产妇分娩过程中引起痛苦经历的主要原因[1],分娩过程疼痛的强烈刺激能够引起产妇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引起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上升,引起心率加快等心血管反应,甚至导致心血管意外的发生,同时,分娩产生的强烈疼痛刺激也能引起孕妇心理变化,容易诱发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甚至影响分娩后产妇心理及生理康复。无痛分娩技术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分娩辅助医疗技术,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辅以麻醉技术,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体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既往的研究也证实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硬膜外麻醉技术镇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产妇及胎儿的安全无明显的影响[3]。我们在产妇出现规律宫缩后,采用舒芬太尼及罗哌卡因经硬膜外及蛛网膜下腔镇痛,罗哌卡因是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相对于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中枢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副作用较小,作用更为持久,而且最为重要的是罗哌卡因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程度较高[4],在对痛觉阻滞时,对宫缩的强度及节律等无明显的影响,有利于正常产程的维持,舒芬太尼脂溶性极高,能够在小剂量时通过血脑屏障,通过激动μ受体发挥中枢性镇痛作用[5],对于自然产程基本无干扰作用,两组患者比较,第一产程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对两组资料的比较发现,采用全产程无痛分娩的观察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剖宫产率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采用全产程无痛分娩技术对于产妇的分娩方式无明显的影响,而且两组产妇的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子宫复原时间也无明显差别,说明其对于分娩子宫的生理机能无干扰作用,分娩后新生儿的Apgar评分大致相同,说明无痛分娩对于胎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综上结果可见,在产妇分娩全过程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分娩的结局及方式不存在不良影响。
[1]张琼,林萍.初产妇活跃期应用杜冷丁对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5):87-88,91.
[2]王慧,初剑英,高云红.无痛分娩的产程观察要点[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5,27(1):77.
[3]刘玉秋,王野,张玉秋,等.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9):716-717.
[4]朱含芳,方军,王理仁.罗哌卡因的药理特性和临床应用[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5):435-437.
[5]冯雅珍,马海春,孙瑛,等.低浓度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对产程的临床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0):4318-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