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瑞文
(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内江 641112)
体育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遵循着传习式体育教学方法,即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教学遵循“师传生习”,这是传统的、机械的、单向的课堂交流模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基本上是完全的受动者。如何改变这种被动教学局面,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有学者认为,关键是改变人们头脑中多年形成的旧有教学思想,将“快乐”体育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运动训练中去,挖掘与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确认学生的自我价值,以此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学生“信其道而亲其师”,师生在融洽、合谐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求得身心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意识,即“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此种教育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团体中的一分子,其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要顾及团体和他人的利益;同时,团体成员应机会均等、资源与成果共享,在确认学生主体的独立和自尊基础上,力求将外部要求变为内驱力,以学生乐学为支撑点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为验证说明传习式体育教学法与快乐体育教学法两种教学形式的优劣,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分别采用两种教学法进行了教学实验比较。
所谓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是把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作用阶段和提高发展阶段。
第一,先了解学生在体育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准备实验和材料设施。第二,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内容,选择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两种方法:降低难度法,如初学排球发球时,没有必要非让学生站在发球线后发;不平等竞赛法,如在跑动项目上根据学生能力差异采用让距跑的办法,亦称获胜机会均等法。第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者的自信心、意志力,使学习者产生应有的内驱力、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情绪动机。
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鼓励和促使学生经过努力去获得成功与快乐,并使之与认知结构中的新、旧观念迅速准确地发生相互作用,将具有“潜在意义”的新观念同化,获得“心理意义”而内化,从而被学生所接受。在此阶段中,教师的启发作用和师生的“双边互动”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而体验成功后的快乐,这种情感体验再通过学习者的思维实体处理,使感性知识理性化,其认知结构从低级向较为高级发展,并逐步形成自身不断追求成功、快乐以及不断进取的新起点。
笔者的课堂教学实验从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在一学年的时间内按每学期共两个阶段进行。实验对象为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一年级女学生,实验项目为100m短跑、跳远、铅球,采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不平等竞赛法。为便于对比测试,取被试者入学后摸底考试成绩为基础。被试者37人,样本稍偏小,取样被动,随机性差,其分布仍呈正态分布。
学生来源为高中毕业后入学,从入学成绩看,体育基础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最低分为16分,最高分为79分,平均成绩为55.86分,及格率为43.2℅。
在针对性身体素质练习不变的前提下,分别用快乐体育教学法、传习式体育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其时间各在半学期左右。为提高实验结果的信度、效度,在实验中设法减少知识和能力在不同教学法运用中的迁移现象,将期望的教学模式放在传习式体育教学法前实验,在教学模式实验结束后立即进行测验。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教学实验结果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的是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其显著性水平平均在0.001以上。在样本的37个子样中,入学成绩均在80分以下,60分到79分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43.2%,不及格的有 21人,占总人数的56.8%。通过调查得知,这些学生体育成绩差的原因,除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场地设施欠佳、体育师资力量薄弱与长期的传习式体育教学组成形式外,更主要的是在过去体育田径项目学习时,只是单纯的运动训练,没有产生兴趣,缺乏学习的意向和良好动机。因此,其体育成绩逐年下降,成绩的下降又产生反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以致对学习田径项目完全丧失信心并产生厌恶感。而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又能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愉悦快乐的情感体验和运动体验,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强化“我要学”“乐于学”的主动精神。正因为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强调和重视“快乐”的作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2]
从检验结果看,传习式体育教学其显著性水平很差,大于0.2,即有80%的把握可以认为传习式体育教学在学习效果提高方面是不显著的。由于身体素质、先天因素、技术水平等因素不同,部分学生在运动中难以体验到成功后的快乐心情,却经常在训练竞赛中受“惩罚”,做“深蹲”“跑圈”,这类学生很少受到奖励,久而久之,他们便渐渐逃避练习,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从而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如果将上述37个学习个体分为好、中、差三组,入学成绩在70分以上的为好,60-69分的为中,59分以下为差,对其各教学法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体育成绩差的学生尤为有效,提高分都在15分以上,可以认为提高幅度较大。
第二,传习式体育教学法对各类学生学习提高的效果不明显,较之快乐体育教学法模式在各类学生中的学习提高作用要差。在本实验中,由于传习式体育教学安排靠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训练后,身体素质、认知准备、态度(见表2)已有所变化,加之学习兴趣已基本产生,因此,传习式体育教学法在对提高体育较差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表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较之前者显小,提高分为8.4分。
表2 教学前后学生对100m短跑、跳远、铅球三项目的态度对比
实验证明,采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训练与竞赛,对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倡导自我价值的发现、肯定与确认,创造人人争强、个个进取的课堂氛围,促进良好个性的发展以及优良品德的养成等,都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知道学习效果的学习往往是效率低下的学习,表扬、鼓励的沟通功能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又能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快乐的情感体验和运动体验,不失为一种新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有一定的可行性。总之,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提高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和能力,全面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江渠.教育理论[M].北京: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
[2]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