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2011-01-26 14:37陈永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病程

郭 慧 陈永华

1)河南电力医院 郑州 450000 2) 郑纺机职工医院 郑州 450053

我院2008-01~2011-02收治糖尿病患者 179例,其中并发抑郁症61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01~2011-02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179例,男102例,女77例。年龄 36~ 80岁,平均56.8岁,>60岁106例,<60岁73例;糖尿病病程1~13a,其中 1~5a85例,>5a94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63例,中学 69例,小学以下47例;经济状况:差59例,一般80例,好40例;慢性并发症:2个以上83例,2个以下96例。179例糖尿病患者入选标准:(1)诊断均根据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排除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以及酒精和药物依赖等所致的抑郁发作。

1.2 评定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1],总分≤7分为正常,8~16分为轻度抑郁,17~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

1.3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病例进行分组统计,计算抑郁发病率,各组间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糖尿病人群抑郁症发病率 本研究调查了179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HAMD≥8分)61例,发病率 34.1%,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抑郁分别为40例(65.6%)、17例(27.9%)、4例(6.5%),表明绝大多数患者为轻、中度抑郁。

2.2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与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 设153例糖尿病患者中HAMD≤7分无抑郁患者118例作为对照组。抑郁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抑郁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例)

2.3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 本组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发生率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呈正比(P<0.01),与经济状况呈反比(P<0.01)。见表 2。

表2 抑郁症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的关系 (例)

2.4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与病程及并发症的关系 由表3可见,抑郁症多见于病程长、并发症多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抑郁症与病程、并发症的关系 (例)

2.5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体质量指数(kg/m):抑郁组平均28±1.3,非抑郁组21±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血糖(mmol/l):抑郁组平均 8.2±0.3,非抑郁组 5.1±0.7,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抑郁组平均9.2±3.6,非抑郁组6.9±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抑郁症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表4 抑郁症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组别 n 体重指数(kg/m2)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抑郁组 61 28±1.3 8.2±0.3 9.2±3.6非抑郁组 118 21±1.5 5.1±0.7 6.9±2.1 P值 <0.01<0.05<0.05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研究发现经济地位低、文化程度低、女性、未婚、年龄<65岁的糖尿病患者易于患抑郁症。患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其抑郁症状与患者饮食控制差、药物依从性低、社会功能障碍等正相关,血糖控制差,生命质量明显下降,糖尿病患者存在较明显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问题。糖尿病心理问题又会影响糖尿病的代谢控制。糖尿病中抑郁情绪或抑郁综合征的发生率至少是一般人群中的3~5倍。

多项研究表明,糖尿与抑郁症有一定的生物学相关性,二者为影响相同脑区的一种重叠性的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与抑郁症患者有着共同的神经内分泌紊乱,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失调,地塞米松抑制异常,皮质醇分泌节律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在这两种疾病中均可观察到。皮质醇分泌节律紊乱可引起脑内高亲和性盐皮质激素受体和低亲和性糖皮质激素受体之间激素作用的失衡,进而导致5-羟色胺(5-HT)系统的功能障碍。抑郁症主要的生化改变是去甲肾上腺素(NE)和5-HT功能缺陷,而动物模型表明糖尿病也有类似改变。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严格的饮食控制,锻炼和治疗要求,消耗大量精力;糖尿病患者需长期用药,使心理压力增大促发抑郁反应,引起血糖失控,从而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2]。精神心理因素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与转变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被人们接受,心理健康因素与躯体疾病的关系亦日益被重视,抑郁情绪容易在躯体疾病背景下,反过来影响着躯体疾病的各个阶段[3]。本组资料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文化程度高、经济状况差、病程长、慢性并发症多、体质量指数高、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差者,抑郁症发病率明显增高。因此,应打断恶性循环,为糖尿病患者实行全方位的科学评定,及时、耐心地对其进行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避免不良的心理影响。对文化程度高、经济状况差、病程长、慢性并发症多、体质量指数高、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良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及时予以心理疏导,也有利于各项代谢指标的控制,促进患者康复。有研究表明,通过补充B族维生素可以改善抑郁症状并提高抗抑郁剂疗效[4]。本组资料同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严重,应该受到医生,尤其是糖尿病科的医生、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0-212.

[2]谢翠华.糖尿病抑郁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3,18(2):139.

[3]赵缇,毛红,付阿丹,等.糖尿病人群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5):272-275.

[4]乔娟,赵后锋,朱相华,等.抑郁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9.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病程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