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萍
河南沈丘县中医院 沈丘 466300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再加上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发生率逐年增加[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自杀倾向。我们于2009-02~2010-02应用依那普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98例临床疗效较好,现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02~2010-12本院收治的9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2]相关诊断标准,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予以剔除:(1)心、肝、脑、肺及肾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患者;(2)因语言和智能等障碍而影响交流无法沟通者;(3)存在脑外伤、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性疾病及感染、癫、紧张性头痛和头面部神经痛患者;(4)因眼科疾病或是全身性疾病而引发的头痛者;(5)进行过类似相关治疗者;(6)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男35例,女63例;年龄22~60岁,平均(34.20±2.00)岁;病程 1~10a,平均(2.41±0.76)a。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次所有入选对象相关病历资料,另外参考目前临床试验设计要求及《神经病学》[2]相关标准,设计《依那普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98例临床观察套表》,并由专人对表中内容(如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程、血管神经性头痛分类、治疗措施及其效果、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与详细记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除对症处理及一般治疗外,给予依那普利,初始剂量5~10mg/d,分1~2次服用,同时根据患者血压情况等相关指标剂量可依次增加到10~20mg/d,每日剂量不超过40mg;4周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治疗期间根据患者血压等情况酌情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
1.4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1)临床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恶心、呕吐、失眠等)消失,半年内未复发;(2)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显著缓解,半年内复发次数明显下降,但在诸如紧张、情绪过激或劳累等情况下症状略有加重;(3)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有所缓解,但半年内复发次数无明显下降、甚至恶化。生活质量评定标准:参考Spitzer指数[3],即患者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情况、健康感受、生活感受、家庭支持五项,总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1 临床疗效 临床痊愈 24例(24.49%),显效 65例(66.33%),无效 9例(9.18%),总有效率90.82%。
2.2 9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治见表1。
表1 9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大脑血流速对比
2.3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2。
表2 9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
表2 9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
▲P<0.05
治疗前、后 总分 活动能力 生活感受 健康感受 家庭支持 日常生活情况治疗前 5.60±1.40 0.95±0.48 0.98±0.52 0.89±0.50 1.50±0.40 1.13±0.53治疗后 7.35±1.60▲ 1.38±0.42▲ 1.49±0.43▲ 1.46±0.43▲ 1.89±0.40▲ 1.63±0.38▲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指由于颅内或是颅外血管神经调节功能出现障碍而导致的反复发作性的阵发性头痛,该病临床上常以一侧或是两侧头部出现搏动性跳痛、胀痛或是刺痛为主要表现,同时有的患者多伴随恶心、呕吐、失眠及烦躁等诸多临床症状。血管神经性头痛作为神经内科多发病及常见病之一,具有间断性、反复发作及临床治疗效果差等特点,该病主要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性头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该病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多认为是由于过度劳累、精神刺激、生活习惯及内分泌紊乱等因素而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或是血液流变学改变,进而导致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发生。
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有效调节血管的舒缩性、纠正缺氧状态,从而缓解颅内外血管的扩张,本组治疗结果显示依那普利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于国华,郝素双.依那普利与血管神经性头痛[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55.
[2]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0.
[3]Spitzer WO,Do bson AJ,Hall J,et al.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aconcise Q L-index for use by physicians[J].J Chronic Dis,2001,34(12):58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