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俊,陈 辉,陈世品,刘玉宝,苏丽芳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3002)
油茶(Camelliaoleifera)是我国最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在我国有着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1-3]。近年来,油茶产业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是有效利用国土资源、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我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产业。国务院在2007年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大油料生产扶持力度。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在2009年发布《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提出把油茶产业建设成为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到2020年全国油茶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力争油茶种植总规模达到466.67万hm2,全国茶油产量达到250万t;形成相对完善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条[4-5]。油茶的研究和产业发展得到了一系列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使我国油茶产业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对油茶的栽培技术、良种选育、加工开发利用、病害防治和成分分析等方面研究的文献量也日益增多,前人也对油茶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均未能反映SCI收录等最新研究动态[6-7]。为反映我国油茶研究水平和产业的发展趋势,搜集了1980-2011年油茶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可为我国油茶研究和产业发展迈向更高的深度和广度提供参考。
选用Web of Science 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信息源检索油茶文献,以“篇名”为“油茶”并选择“模糊”的匹配方式,时间跨度为1980-2011年,检索共得到3473篇论文,其中油茶研究论文2406篇,产业发展情况报道文章有1067篇。
对检索到的油茶文献进行人工归类、检查和纠错,删除重复的文献。逐笔建档,形成油茶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油茶研究文献从SCI期刊、时间分布、研究领域分布、期刊分布、科研机构分布及产业发展等角度进行统计。
对油茶论文在SCI期刊上的发表情况进行统计,表明我国油茶论文发表在SCI期刊的数量较少,2004-2011年共发表116篇SCI论文(表1)。油茶研究论文在SCI期刊上的发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数量仍较少,说明油茶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表1 油茶文献在SCI刊物发表的数量Table 1 The paper number of C.oleifera published on SCI journals
1980-2011年的中文期刊上关于油茶的研究文献共计2406篇,年平均文献量为75.2篇。各年度的文献量分布见图1。
图1 1980-2011年油茶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32 a来我国油茶研究的文献量发展可分为2个阶段:①1980-2004年为平稳发展期,这25 a间共有文献1227篇,年平均文献量为51.08篇,每年发表的文献数量都在51篇上下浮动,总体比较平稳;②2005-2011年为快速上升期,油茶文献量增长迅速,年平均文献量为161.3篇,2007年文献数量虽较少,但仍有76篇,高于32 a来的平均值。油茶产业受到的重视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成为油茶研究的推动力。
32 a来发表的油茶研究文献的内容划分为栽培管理、加工利用、良种选育、生理生化、病虫害防治等5个研究领域(表2)。栽培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有971篇,占总数的40.36%,数量最多,这与当前广泛开展的油茶低产林改造、大面积新造林、老油茶林管理等大量的生产活动有关。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文献502篇,占总数的20.86%,主要针对我国油茶籽油脂的制备、精炼、加工、副产等的工艺研究,但新产品、新工艺等精深加工技术的文献较少。排名第3位的是良种选育领域,359篇,占总数的14.92%;油茶良种对油茶造林成效和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良种选育是油茶研究的重点;但油茶的良种选育研究周期长,研究文献。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文献近年逐次增多,314篇,占总数的13.05%,其中2011年就有52篇,占该领域总数的16.56%,占当年总数的21.31%,仅次于栽培管理领域的研究文献。与余江帆等[6]的研究相比,在生理生化领域的分布比重有所提高,2011年在油茶激素的作用机制、功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遗传多样性、功能蛋白分析等深层次的研究文献有明显的增加。由于油茶林病虫害较少,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有260篇,仅占总数的10.81%。
表2 油茶研究文献的内容分类Table 2 Content classification of C.oleifera research literatures
1980-2011年间刊载油茶文献的期刊有467种,表3为载文量排名前20位的期刊。排名前10位的载文期刊与刘幼丽[7]的研究相同,这10种期刊是我国油茶研究文献的核心期刊。排名前20位的期刊所刊载的油茶文献总数为772篇,占总数的32.09%,比重不是很大。所有油茶研究文献的载文期刊涵盖了林业、农业、食品、医学、化学等学科,说明油茶研究的文献载体具有聚散性特征,这符合文献信息离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8]。
将32 a来发表8篇以上油茶研究文献的第一作者定为核心作者,共有12位作者,共发表油茶研究文献143篇,占总数的5.94%(表4)。从所属机构分析,核心作者主要来自科研单位和高校,其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居前列,这2个机构在油茶方面的研究处于我国的领先地位,是我国油茶研究的核心机构。但是这12位作者作为核心作者发表的论文大多分布于2007年以前,近5 a来大量油茶文献的第一作者都是年轻的硕士或博士,这12位核心作者现多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说明我国在油茶研究方面已十分注重对年轻骨干人才的培养。
表3 载文量排名前20位的期刊Table 3 The top 20 journals of amount of papers
表4 核心作者及其论文比重Table 4 The core authors and papers proportion
对1980-2011年我国各省(区)对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的报道文献进行统计,结果见表5。32 a来共有报道文献1067篇,其中有102篇未涉及产区。有关湖南的报道最多,共306篇,占总数的28.68%;其次为江西,共160篇,占15.00%;广西120篇,占11.25%;安徽65篇,占6.09%;浙江63篇,占5.90%;福建61篇,占5.72%;湖北、云南、广东、贵州、河南、四川、北京、江苏、陕西、辽宁、海南、河北12个地区的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报道的文章较少,合计190篇,占总数的17.81%。在全国油茶产区的18个省(区)中,以湖南省关于油茶的报道文献数量为最多,其次是江西,广西、安徽、浙江和福建,这些省份都是油茶的主产区,油茶产业发展比较成熟、全面。说明油茶产业发展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健康观念、人们生活水平等因素有关。
油茶研究论文在SCI期刊的发表数量较少,但近几年呈上升趋势。
1980-2011年这32 a来油茶研究的总文献量为2406篇,年平均文献量为75.2篇,油茶文献量在1980-2004年25 a间平稳发展,在2005-2011年7 a间快速发展。栽培管理方面的论文仍然是油茶研究的热点方向,但近几年有关油茶生理生化方向的论文数量增长很快,油茶研究提高了对分子生物学、代谢机理等深层次研究的重视程度。
表5 各地区油茶产业发展报道统计Table 5 Statistics of reports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oleifera in the provinces
油茶研究文献的核心作者主要来自科研单位和高校,其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和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所占的比重最大;油茶研究文献载体的分布呈现既集中又分散的分布现象,其中《经济林研究》、《湖南林业科技》、《安徽林业》、《湖南林业》、《江西林业科技》等期刊刊载的油茶文献最多,这些期刊是油茶研究人员主要的油茶研究文献源。
[1] 张宏达,任善湘.中国植物志:第49卷第3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 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 黄永芳,吴雪辉,何美儿,等.3种油茶植物花粉贮藏及生活力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31(1):56-59.
[4] 邹锡兰,吴尚清.国务院批准颁布《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千亿油茶产业待破局[J].中国经济周刊,2009,47:45-46.
[5] 梁汛.发改委发布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9,6:4.
[6] 余江帆,陆志科,谢碧霞.近10年中国油茶研究论文计量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6,24(4):61-63.
[7] 刘幼丽.我国油茶文献研究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4):166-169.
[8]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四)文献信息离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0(4): 3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