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桐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听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技能。Feyten[1]调查表明: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使用时间所占比例各为45%,30%,16%和9%,听力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最基本的条件,没有语言输入就不会有语言习得。Krashen[2]曾提出著名的“InputHypothesis ”,指出人类习得一种语言的唯一方式是通过听或读来理解或者接受“可理解的输入”。听力理解能力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却差强人意,“聋哑英语”现象突出,导致语言的使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受到严重影响。究其原因,一则是由于在过去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听力课堂教学时间较少,平均每周只有一个学时,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非常困难,二则学生自己课后也没有自然的英语环境练习听力,更缺少相应的学习策略指导自己自主展开听力训练。诸如此类的弊端严重妨碍了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
针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对于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指挥棒作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改革,于2007年6月开始对听和说等语言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听力理解在考题中的分值比重由15%上升至35%。另一方面,教育部大力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并在许多高校试行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校为学习者提供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和各种英语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选择学习时间、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采用适合自己认知风格的学习方法,展开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听力的自主训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要求教师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利用和选择各种学习资源,运用学习策略展开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国内外自主学习/学习自主方面的相关研究,元认知是影响学习者学习自主的重要因素。尽管如此,国内外相关研究却表明我国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远比认知策略少[3]。因此,培养大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展开英语听力自主训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9年提出元认知概念和理论,指出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实施的控制,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活动[4]。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者Oxford将学习策略分为直接影响学习的学习策略(包括记忆、认知和补偿策略)和间接影响学习的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情感和社交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包括建立学习重点、安排和计划学习、评价学习等方面,对语言学习的过程起间接作用。文秋芳提出的管理策略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实质上也就是学习者运用元认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的学习策略。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善于运用元认知策略的学习者,与语言学习成绩成正相关的关系。在O’Mally和Chamot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中也得出结论“元认知策略控制了认知策略的使用,学习者的学习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成败[5]”。
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机械和接受式的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和独立的学习。自主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提高在校成绩的学习方法,更是毕业后事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根据Zimmerman对自主学习各种定义的归纳总结,我们得知自主学习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强调自主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效果的监控,强调自主学习者知道在何时如何使用何种学习策略[6]。可见元认知在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它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里对认知活动进行监控、指导和调节,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评估,对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效果评价,进而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元认知意识的培养和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帮助学生在课外展开各个学科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各科的学习成绩,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听力理解是对外界语音信息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对这个认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的元认知过程。这个过程是英语学习者主动运用记忆、概括、预测和语言转换等能力,积极对英语语言中一系列音、字、词、义、句、篇等不同层次的信息进行感知、记忆、分辨、理解、思维、解决问题和意义重构等复杂的认知活动过程,而不仅仅只是对语音信号被动接收的过程。要顺利地完成这一复杂的过程,就必须将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加以监控,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解决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听力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元认知活动过程。O’Malley和Chamo在对一组学习者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后得出结论,认为元认知策略对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初级阶段的学习者而言,可以帮助学生对听力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规范[7]。王宇[8]的实验证明元认知策略与听力成绩成正相关,但不直接设计语言学习活动,只用于听力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因此它的作用要通过其它策略的使用来影响听力成绩。可见,听力理解是认知过程,是需要运用元认知对听力理解活动进行组织和安排、监控和调节的过程。
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提供必要的听力材料,教授与听力有关的学习策略,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元认知策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使学生课外自主展开听力训练成为可能。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元认知理论和自主学习的研究,结合本人的听力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培养学生元认知意识和听力自主训练能力的实施方案。
首先可以通过各种讲座或短训班以讲授、体验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们在进入大学之初,了解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了解英语听力理解的过程和影响听力理解效果的各种因素;了解认知和元认知两个不同概念;明确认识元认知对听力理解的意义所在;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学生介绍认知风格和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并制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向学生介绍各种听力策略并在各种实例中让学生获得使用策略的体验,通过“出声思维”或记日记等内省法进行自我描述,加深学生对元认知策略和听力理解策略的理解,进而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而对自己所使用的策略进行评估和调节,探寻何时何地运用什么听力策略解决何种问题更为合适。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听力自主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掌握一定的听力自主训练方法和策略。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Vandergrift[9]所设计的“听前任务执行检测表”和周英[10]的“听力自我监控检测表”和“自我评价表”对听力理解活动的听前-听时-听后三个阶段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听力理解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具体操作如下:
听前:做好听力理解活动的组织和计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听力任务的要求,明确听的目的,以便在听时有选择的集中注意力。同时根据所有已知信息(如标题、问题、图示等),激活学生在相关方面的背景知识,预测所听材料的形式、性质、说话者、话题内容等,减少对具体语音的依赖,增强推理策略能力进而正确理解听力材料。例如在听一篇关于“Christmas”的材料时,学生在圣诞节方面的相关知识就有可能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此外,还可以预测可能遇到的难题,引导学生讨论采取什么策略更适合此次任务,如事先计划、指导注意力、选择注意力、联想等策略,并通过填写“听前任务检测表”自问自答,已备评估之用。
听时:由于听力理解的即时性,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教师难以介入学生的听力活动中,因此,学生需要学会自我监测,确保自己注意力集中,判断自己是否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用了某个听力理解策略,并判断自己的理解与听前的预测是否一致等。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在听前浏览,并在听后回答“听力自我检测表”中所列的问题,方便自己在听时对自己的听力活动进行监测。
听后:完成听力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我评价表对自己听力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价,学生们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和全班汇总的方式反思自己在整个听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对自己的听力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听力策略使用情况做相对客观的评价,并在以后的听力任务中加以注意和调整。
元认知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认知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成功的学习者都善于自我监测和自我评价,能主动及时地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做出调整,完善下一步的学习计划,使自主学习能长久的持续下去。
3.指导学习者主动计划、监控、评价、调节自己的课外自主训练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靠每两周一次在听力课堂上进行两小时的听力训练是肯定不够的,想要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必须在课外经常进行听力训练。课外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展开听力训练就几乎完全由自己掌控,对于已经习惯了“填鸭式”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指导和适当的监控,在必要时应该给予他们帮助和鼓励。
首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可以通过各个等级的听力水平测试(如PETS或CET考试中的听力部分),帮助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听力水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方面来说,语音、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词汇量的大小、语篇能力的高低、认知风格的不同和知识面的宽窄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对一篇听力材料的理解,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寻求相应的提高听力水平的训练方案。
其次,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并制定训练计划。在了解了制约自己听力水平的因素后,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让学生明白,听力的训练在短期内效果不一定明显,所以需要长期坚持,定期训练。为了不因久不见成效而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应该选择难度适宜的材料。在制定计划时,学生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为什么学(我想要达到什么目标)?怎么学(我要练哪个听力策略)?什么时候学(我每天能分配出多少时间来练习、什么时候练习最合适)?学什么(我选择什么听力材料)?在哪里学(在哪里练习最合适)?和谁一起学(需要帮助时,我可以找谁)?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变得更加清晰,明确了自己的动机、目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而制定更加详尽的学习计划。计划越具体,就越容易监控,越容易调节,也越容易实现。
第三,帮助学生做好自我监控,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制定好计划后,学生应该按计划实施自主听力训练。学生可以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对自己的自主训练进行监控:我向着计划中的目标努力了吗?我是否按计划进行了训练?我理解这些听力材料并完成了听力任务吗?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我是否运用了适当的听力策略?当我在听力训练过程和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是否使用了社会/情感策略?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候,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对自主训练变得懈怠。如果此时学生是以小组的形式结伴而行,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和鼓励会有助于学生渡过难关,将自主训练坚持下去。同时,教师也应该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在需要的时候给与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最后帮助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自我评价是自主训练中制定计划和调整计划的基础。可以通过各种测试、任务、问卷等方式进行定量分析。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周记的形式,回答以下问题,以便记录下自主训练中的各种体验。这周我学习了什么?这周我的困难主要在哪方面?我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在哪里得到了帮助?下周我打算怎么做?我希望能得到谁的帮助?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的元认知意识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这也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学生自主训练过程的方式。问题出现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与反馈和帮助。学生可以及时对自主训练计划和过程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元认知为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满足自身需要的、切实可行的自主训练计划,并通过元认知策略不断监控、评价和调整自主训练计划的实施,这一方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在课外自主展开听力训练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教育者“因材施教”和“授之以渔”的教育目的。
[1] Feyten C.M.The power of listening ability: an overlookeddimension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J].The Modern LanguageJournal,1991,(75):173-180.
[2] 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M].London:Longman,1985.
[3] 李炯英.中国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观念与运用[J].外语教学,2002,(1):42-49.
[4] 庞国维.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78-83.
[5] 文秋芳.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策略导读[A].文秋芳.文秋芳英语教育自选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3-111.
[6] 庞国维.自主学习——学与教的远离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O’Malley,J.M.Chamo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 王宇.关于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策略的调查[J].外语界,2002,(5):5-12.
[9] VandergriftL.Facilitiating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Acquiring Successful Strategies[J].ELT Journal,1999,(3):15-76.
[10] 周英.在听力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2001,(79):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