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杨宝森,何淼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0)
中药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z.)Schischlk)的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防风其味辛、甘,性温归脾,能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止痛[1-2]。主产于东北和华北等地。防风是一种常用的大宗药材,市场需求量大,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对提高我国中药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曾经有防风种子萌发特性及促进种子萌发方面的研究报道[3],但有关防风质量标准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作者通过对防风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发芽率的研究,初步制定了防风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
实验所用的防风种子为2009~2010年采自黑龙江、内蒙古等30个地区的野生或栽培居群,具体来源和编号见表1。经作者鉴定,贮藏于低温种子储藏柜。
表1 防风种子来源及编号
采用四分法。分别将抽取的两份样品倒入光洁的白纸上,把纯净的种子与废种子、其他种子与杂质区分开,重复三次,若样品中含较大或较多的杂质时,应先进行必要的清理并称重。
将全部纯净的种子用四分法分成4份,每份随机取250粒,1000粒为1组
采用105℃恒重法:称取一定质量的整粒种子粉碎后放入烘箱进行含水量测定。
每100mL磷酸缓冲液中溶入1g四唑盐类即得1%浓度的溶液。配成的溶液须贮存在黑暗处或棕色瓶里。将种子在水中浸泡16~24h,待种皮软化后,沿种脊小心的通过胚中心将种子切成两瓣,放入烧杯或培养皿内,切面朝下,注入 TTC溶液,浸没剖面,放入设定温度条件下的温箱内染色。经过染色的种子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净,放在白色滤纸上,逐粒观察胚和胚乳的染色情况。有生活力的种子胚被染成红色,无生活力的种子则不染色或仅有浅红色斑点[3]。
在防风种子适宜的发芽条件下,对不同产地的防风种子的发芽率进行测定,确定不同地区防风种子的发芽率[3]。
表2 防风种子净度分析
从表2可知,防风种子净度大多在80%以上,但A4净度为73.76%最低,含沙石较多。
从表3中可知防风种子的千粒重在2.03~4.63g。
表3 防风种子千粒重分析
由表4可知不同产地防风种子的含水量在6%~32%。
表4 防风种子含水量分析
最适染色条件0.5%T TC浓度、35℃条件下6h的防风种子生活力测定,结果见表5。
表5 防风种子生活力测定
续表5
经研究表明,防风种子的20℃时最适发芽,不产地的防风种子的发芽率如表6所示。
表6 防风种子发芽率测定
防风种子单项指标等级划分标准见表7,千粒重、净度、生活力、发芽率和水分5个指标采用平均数加上1倍标准差作为一级,二级的分界点,平均数作为二,三的分界点,平均数减去1倍标准差作为三级种子的下限点。
表7 防风种子单项指标等级标准
一般测定种子水分含量的方法分为整粒法和粉碎法。经研究,将两份种子粉碎、称重后立即放入提前预热的烘箱,同时放入另两份已称重但未粉碎的种子,用低温烘干法测定种子水分。重复2次,所得到的结果,粉碎与未粉碎防风种子水分测定结果相差不大,因此对防风种子水分的测定,可以次用对未粉碎种子直接烘干的方法。
发芽率是防风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对不同产地的防风种子发芽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外观饱满有光泽的防风种子的发芽率可高达75%以上,干瘪黄褐色的防风种子的发芽率低于70%。当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发芽率级别上时,按照发芽率级别直接定级;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时,净度和千粒重其中有1项指标比发芽率低1级时,按照发芽率级别定级;低2级时,按照发芽率等级降1级定级;2项指标均比发芽率低1级时,按照发芽率等级降1级定级;2项指标均比发芽率低2级时,按照发芽率低2级定级;净度比发芽率等级低1级,千粒重低2级时,按发芽率等级1级定级;净度比发芽率等级低2级,千粒重低1级时,按发芽率等级低2级定级。发芽率和净度有1项不合格时,则定为不合格种子。
[1] 高智,刘鸣远,关贺群.东北“小篙子”防风生态特性及其栽培条件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7,16(2):45-48.
[2] 王成章,张崇禧.防风国内外研究进展[J].人参研究,2008(l):35-41.
[3] 周艳玲.防风种子休眠生理与栽培技术研究[D.哈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