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异氟烷用于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苏醒质量的影响
李定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异氟烷用于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苏醒期质量。方法 拟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麻醉诱导相同,麻醉维持分别采用七氟烷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SR组,n=30)和异氟烷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IR组,n=30),术中监测BIS并通过调整吸入药的浓度维持其波动于40~50,比较比较两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术毕麻醉恢复情况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次数,评估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结果 两组术中不同时点SBP、DBP、HR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1、T2时点两组患者的SBP、DBP均较T0时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BIS值变化趋势相同,在T1、T2时点两组患者BIS值低于基础值,P<0.05。SR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IR组,P<0.05。两组发生躁动的患者例数、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次数无差异,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异氟烷用于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确切,苏醒平稳,可提高苏醒质量。
瑞芬太尼;七氟烷;异氟烷;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
七氟烷或异氟烷是现在临床工作中常用的两种吸入麻醉药,麻醉医师在利用其诱导迅速,麻醉平稳的优点的同时,也因处理苏醒期躁动(EA)而对其使用有所顾虑。有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异氟烷可以提高全麻苏醒期质量[1],但有关是否能降低老年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的报道甚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异氟烷用于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苏醒期质量,现报道如下。
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在65~73岁,体质量在48~80kg。术前心肺功能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病史,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无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史;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包括小学)。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组(SR组,n=30)和异氟烷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组(IR组,n=30)。
两组患者均未使用术前药并于入室前建立静脉通路,术中液体治疗以晶体和胶体为主。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无创血压(SBP、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尿量及麻醉气体浓度。两组的麻醉诱导方法为:静脉依次注射依托咪酯0.3mg/kg、维库溴铵0.8 mg/kg,开启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系统(北京思路高公司,TCI-I型),靶浓度为3ng/mL,进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SR组吸入七氟烷、IR组吸入异氟烷,维持BIS值于40~50;两组均靶控输注瑞芬太尼(靶浓度3~4ng/mL)及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4mg/kg维持肌松,术中新鲜气流量为2L/min(氧气和空气各半)。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双腔气管导管),接呼吸机机械通气,调节相关呼吸参数,维持EtCO2于35~45mmHg。手术结束前20min(关毕二氧化碳时),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作为术后镇痛量。术中两组患者中如HR低于50bpm予以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处理;如血压低于基础值的30%予以适当加快输液同时静脉注射麻黄碱5~10mg。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烷或异氟烷,停止泵入瑞芬太尼同时调节新鲜气流量(纯氧)至6 mL/min,并予以新斯的明0.02mg/kg和阿托品0.01mg/kg静脉注射拮抗残余肌松作用,达拔管指征后予以拔除气管导管送至麻醉后恢复室(PACU)待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
1.3.1 记录数据
两组患者入室后5min (T0)、手术切皮时(T1)、气腹后1min(T2)、呼唤能睁眼时(T3)、拔管后即刻(T4)及5min时(T5)的SBP、DBP、HR 及BIS值。记录两组患者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至呼唤睁眼(苏醒时间)及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拔管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拔管后即刻至达到送出PACU标准期间有无躁动、过度镇静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3.2 记录两组患者累计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次数。
躁动评分采用五分躁动分级法[2]:1分,平静睡眠;2分,清醒,平静;3分,易怒,异激若,哭喊;4分,难以安慰,无法控制的哭喊;5分,无法安静,迷惑,谵妄。3分及以上为躁动,予以芬太尼50ug静脉注射进行干预,效果不佳者予以异丙酚30mg静脉注射。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中不同时点SBP、DBP、HR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1、T2时点两组患者的SBP、DBP均较T0时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BIS值变化趋势相同,在T1、T2时点两组患者BIS值低于基础值,P<0.05,见表1。
SR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IR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后即刻至达到送出PACU标准期间,两组发生躁动的患者例数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P>0.05 。两组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过度镇静或呼吸抑制,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次数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 1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BIS值的变化()
表 1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BIS值的变化()
注:与T0比较,*P<0.05
参数 组别 T0 T1 T2 T3 T4 T5 SBP SR 142±10 114±7* 101±9* 127±10 125±6 140±8(mmHg) IR 151±9 118±8* 105±11* 134±11 133±9 146±11 DBP SR 76±6 59±5* 69±11* 75±7 79±8 78±5(mmHg) IR 76±5 57±5* 66±7* 73±5 76±8 75±8 HR SR 82±7 66±6* 67±7* 75±6 78±8 89±8(bpm) IR 80±8 65±8* 65±6* 78±8 81±11 90±10 BIS SR 97.0±2.1 42.7±5.4*45.3±3.4*87.7±5.2 95.4±2.6 95.2±2.9 IR 96.5±2.6 43.3±6.3*46.1±4.6*84.8±4.9 93.5±3.6 94.5±2.0
表2 两组患者苏醒情况的比较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剂,是唯一能在血浆和组织中水解的甲基酯侧链的阿片样物质,具有起效快、清除迅速、持续输注半衰期短、长时间输注无蓄积的特点。与吸入麻醉药复合应用时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可增强两种药物的麻醉效能,降低吸入麻醉药的肺泡最低有效浓度值,同时减少瑞芬太尼剂量依赖性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的作用,降低了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3-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及BIS的变化趋势一致,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次数组间比较明显差异,表明在维持相近的麻醉深度时,瑞芬太尼与七氟烷或异氟烷复合应用具有稳定的心血管效应,有利于提高麻醉质量。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SR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IR组,分析原因,与七氟烷有较低的血气分配系数有关,七氟烷相对于异氟烷较小的溶解度,麻醉过程机体摄入少,麻醉深度容易控制,苏醒过程中七氟烷被迅速排出体外,因而苏醒迅速[6]。但术后苏醒期躁动(EA)是吸入麻醉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与吸入的时间及剂量有一定的关系[6]。本研究中SR组、IR组分别有2例患者(10.0%)、3例患者(15.0%)发生了EA,低于以往的文献报道,这与麻醉维持期间复合了瑞芬太尼从而减少吸入麻醉药的用量具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因瑞芬太尼具有清除迅速、持续输注半衰期短等特点,故停药后血药浓度会迅速下降,患者很快就会感到疼痛,而疼痛也是引起EA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在麻醉停药前即使用适量镇痛药,以防止术后患者躁动。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异氟烷用于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确切,苏醒平稳,可提高麻醉苏醒质量。
[1] 钟惠,范晓华,周斌等.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异氟烷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中控制性降压及苏醒质量的比较[J].四川医学,2009,30(6):851-853.
[2] Cole JW,Murray DJ,McAllister JD,et a1.Emergence behavior in children: defining the incidence of excitement and agitation following anesthesia[J].Paediatr Anaesth,2002,12(5):442-447.
[3] 秦钟,杨勇刚,孙国华等.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3):456-457.
[4] Manyam SC,Gupta DK,Johnson KB,et al.Opioid-volatile anesthetic synergy: a response surface model with remifentanil and sevoflurane as prototypes.[J].Anesthesiology,2006,105(2): 267-278.
[5] 梁晓君.瑞芬太尼复合异氟烷控制性降压在正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1):96-98.
[6] 于布为,薛庆生,罗艳.吸入麻醉药的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 (15): 26-36.
R614.2+1
B
1671-8194(2011)04-0117-02
10.15912/j.cnki.gocm.2011.04.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