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桂红
(辽宁省铁岭市妇婴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可视无痛人流100例临床观察
夏桂红
(辽宁省铁岭市妇婴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 探讨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例人工流产中使用可视无痛患者(观察组)和100例未使用可视无痛患者(对照组)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宫颈松弛度,漏吸及宫内残留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过多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可视无痛人流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可视无痛人流;人工流产综合征;漏吸
人工流产是意外怀孕的补救措施,虽然只是几分钟的手术,可患者却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上的创伤,甚至发生人流综合征;如有漏吸或残留,不但给患者带来二次手术痛苦,还可能给医师带来无法避免的医疗纠纷。可视无痛人流不但能使患者在无知觉的情况下完成手术,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避免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漏吸及宫内残留,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1]。铁岭市妇婴医院门诊对200例患者实施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铁岭市妇婴医院门诊同意可视无痛人流者100例,年龄18~45岁,既往健康,无手术及麻醉禁忌症,孕38~75d,超声证实为宫内妊娠,此为观察组,另选择未使用可视无痛人流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孕周,身体状况无显著差异。
观察组:术前禁食水6h,用0.9%氯化钠500mL开通静脉通路,由麻醉师备好气囊,测量体质量,计算好药量,超声科医师核对子宫位置及孕囊着床部位,术前准备完成后,即开始静脉推注丙泊酚,一般一次缓慢(1~2min)推注2mg/kg体质量,总量100~150mg,孕妇睫毛反射消失后即行人工流产术,术中随时行超声监测,术毕再次监测宫腔是否有异常回声。对照组:术前,术后不用任何药物及超声监测,常规行人工流产。
1.3.1 镇痛效果
①显效:孕妇术中表情自如,自诉完全无痛;②有效:孕妇有轻微皱眉,自诉下腹坠胀,隐痛;③无效:孕妇表情痛苦,大声喊叫,自诉疼痛难忍。
1.3.2 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2]
术中或术毕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甚至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1.3.3 宫口松弛情况
①显效:6号扩棒可轻松通过宫口;②有效:6号扩棒勉强通过宫口;③无效:需在5号及以下扩棒扩张后方可通过6号扩棒。
1.3.4 漏吸及宫内残留情况
诊断标准:15~30d内自觉阴道流血淋漓不净并行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有异常回声≥2.0cm或孕囊仍存在。
采用χ2检验。
表1 两组镇痛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例,%)
由表1可见,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丙泊酚镇痛效果可靠,能有效降低或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表2 两组宫口松弛情况及出血过多,宫内残留发生率(例,%)
由表2可见,观察组宫口松弛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出血过多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丙泊酚对宫口有松弛作用,不回会造成出血量增加;两组宫内残留发生率差异有显着性(P<0.05),说明可视下人流能有效避免宫内残留。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思想的解放,由于意外妊娠要求手术的患者占据了门诊患者的一定比例,而且有上升趋势,如何更好地为这部分患者服务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拒有关文献报道[3],无麻醉下人工流产术,术中呻吟诉痛者达93%,恶心者达43%,血压下降者达43%,脉率减慢者达47%。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的静脉全麻药,起效快(30s),持续时间大约10min,在体内迅速分布与代谢,无宿醉作用。其作用时间与人流手术时间相匹配,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另外,在超声监视下可随时了解宫腔内情况,有效的减少或避免了漏吸及残留,尤其是对于子宫过度倾曲,或子宫畸形又有药流禁忌或不愿药流的患者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本文报道了从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开展可视无痛人流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患者在超声监视和无知觉的状态下手术,颠覆了传统的人流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盲操作,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解除了人流手术的痛苦。在超声医师的配合下,就有如给暗夜中行走的手术医师点亮了一盏灯,使得人工流产术更加完美。但要患者认识到无论人流怎么做,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子宫穿孔、出血、感染及继发不孕等。因此,要让先进的医学真正服务于最需要的人。
[1] 李促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85.
[2] 杨建敏,王淼.人工流产术中不同镇痛方法效果的比较[J].中原医刊,2004,1(31):2627.
[3] 应时达.人工流产的无痛术[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2,6(8):293.
R714.21
B
1671-8194(2011)04-0063-01
10.15912/j.cnki.gocm.2011.04.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