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娟 周发展 王爱萍 张焕轶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高血压病人夜间入睡后的血压与日间血压不尽一致,并且个体差异很大。大部分人夜间血压比日间下降10%左右,称为“杓型(dipper)”节律。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夜间血压不降低或降低不足10%,称为“非杓型(non-dipper)”节律[1]。临床上对高血压病人临睡前是否加服一次降压药采取很谨慎的态度,以免夜间血压过低或过高而增加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本实验研究左旋氨氯地平对异常血压昼夜节律(非杓型)纠正作用,以便选择最佳服药方式,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1.1.1选择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1.1.2病人资料 病例均来自2009年3月~2010年3月心脏内科门诊和体检中心,将符合选择标准的59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7例;年龄(63.11±8.21)岁。所有患者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根据ABPM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杓型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16±8.12)岁;非杓型组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13±8.16)岁。
对所有研究对象采集临床相关病史,测定患者动态血压,计算体重指数。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38例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的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晨起服药组和晚上服药组。晨起服药组21例,7:00~10:00服药;晚上服药组17例,17:00~22:00服药。所有患者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2.5 mg/片,泰安市中心医院)2.5 mg/d,每4周随访1次,第8周再次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1.3统计学处理
开始药物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程、血糖、血脂、动态血压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是晨起服药还是晚上服药,均能使dSBP、dDBP、nSBP、nDBP水平下降。见表1,2。
表1 晨起服药组治疗前后降压效果比较(n=21)
注:dSBP:白昼收缩压;dDBP:白昼舒张压;nSBP:夜间收缩压;nDBP:夜间舒张压。与服药前比较,*P<0.05。
表2 晚上服药组治疗前后降压效果比较(n=17)
注:与服药前比较,*P<0.05。
两种服药方法对dSBP、dDBP的降压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nSBP、nDBP的降压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不同服药时间对非杓型血压患者治疗8周后降压效果比较
注:与晨起服药前组比较,*P<0.05。
晚上服药组对非杓型高血压的纠正率为52.17%,明显高于晨起服药组对高血压的纠正作用(20.83%,P<0.05),见表4。
表4 不同服药时间对非杓型高血压的纠正作用
注:*与晨起服药组比较,P=0.025。
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CCB,口服吸收缓慢,谷峰比值较高[2]。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晨起服药还是晚上服药,均能使平均dSBP、dDBP、nSBP、nDBP水平下降,两种服药方法对dSBP、dDBP的降压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nSBP、nDBP的降压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晚上服药组对非杓型高血压的纠正率高于晨起服药组(P<0.05)。临床研究已发现,晚上服药后6~8小时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故夜间的血药浓度降压作用强,有助于夜间血压的达标[3]。晚上服用左旋氨氯地平能更有效的降低夜间血压,使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更好的保护靶器官。
临床上一般不赞成临睡前加服抗高血压药,原因是大部分高血压病人夜间血压会自发降低,为杓型节律,若临睡前给药会导致血压过低而增加脑血管意外的的发生率,但是这就忽略了一部分非杓型节律的病人,有证据表明[4],非杓型节律与高血压的发展及其靶器官损害有密切关系,因而有必要纠正非杓型节律。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于1994年提出评价抗高血压药影响血压谷/峰比的指导原则[5]就包含对血压昼夜节律影响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晚上服用左旋氨氯地平能较好的纠正夜间高血压,使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更好的保护靶器官。根据时间治疗学的原理,应用个体化服药时间,使24小时降压药物浓度对应于每个患者昼夜血压模式特征,是一种理想控制血压与降低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新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
[1] O’Brien E, O’Malley K.Dipper and non-dipper[J].Lancet,1998,13:397.
[2] 赵秀丽,胡大一.24小时动态血压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国医刊,2002,6:47-49.
[3] 孙宁玲,喜杨. 左旋氨氯地平的时间药理学对纠正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作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1):26-29.
[4] Grots L,Mayer J,Panzel T,et al.Nocturnal hyperten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consequenc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Jcardiovas Pharmacol,1994,24(Suppl 2):S26.
[5] Meredith PA,Elliott IL.FDA guidelines on trough:peak ratios in the evalus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agents,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J].J Cardiovas Pharmacol,1994, 23(Suppl 5):S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