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2011-01-20 05:47李映雪黄蓉蓉
关键词:灾民危机心理

罗 帆,李映雪 ,黄蓉蓉

(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地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罗 帆,李映雪 ,黄蓉蓉

(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通过对国内外地震后灾民的心理危机干预文献研究,总结了震后灾民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措施和方法,构建了灾民心理危机演变过程机理图,并对常见的几类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进行了比较。

地震;灾民;心理危机;干预

5·12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尚记忆犹新,3·11日本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更是触目惊心。地震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使灾民产生弥漫性痛苦,产生各种心理应激反应,引发一系列的情绪、生理、认知和行为异常,形成心理危机,严重者甚至会留下一生都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较外伤而言,心理危机更具有隐蔽性和破坏性。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对经历1992年土耳其地震的灾民展开的研究发现,即使过了16个月,灾民们仍然具有较高的焦虑和恐惧症,并且女性的反应更加强烈[1]。四川省江油市被测试的223名曾经经历过5·12地震的灾民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2]。

在汶川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仅立即发布了灾后心理保健手册,而且心理学专家及相关专业的志愿者纷纷进入到重灾区进行心理防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我国对灾后心理干预研究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存在诸多问题。据新闻报道,2009年4月20日凌晨,一直未能摆脱地震丧子之痛的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在家中自缢身亡,年仅33岁。这是继2008年10月该县农办主任董玉飞之后,又一位走上自杀之路的灾区官员。冯翔的悲剧再次向外界发出警示,强震灾区的心理危机干预依然重任在肩。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识到了地震灾害发生后对民众展开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内外地震灾民心理危机干预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笔者构建了灾民心理危机演变过程机理图,对常见的几类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完善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设想。旨在提高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对促进我国灾害心理危机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改进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的措施和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震后灾民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

国内外学者对震后灾民心理危机表现形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后心理应激和心理障碍,并阐明了心理危机的危害性。强烈的地震给人们带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方面的刺激,形成强大的心理冲击,迅速或逐渐突破人们的心理防线,瓦解人们正常的心理结构。地震造成的心理危机包括短时的急性应激障碍和长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当心理结构被迅速瓦解时,人会出现急性应激障碍,包括恐惧、警觉、回避和易怒等,生理方面表现为头晕、胃痛、腹泻、疲乏、失眠、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死感等。相比之下,由逐渐蓄积的压力而引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常常发生在震后的数月或数年。这种心理危机虽然在地震发生时无明显表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被类似场景所刺激时,就会引发持续性的重现创伤体验,反复出现痛苦回忆、噩梦、幻想以及相应的生理反应,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恼怒、烦躁、消沉、自闭、绝望等。为回避悲惨场面浮现,有的人拒绝与人交流,以扭曲自己来获得发泄,依赖于酒精、香烟、药物,严重者产生攻击乃至抑郁自杀等创伤性应激障碍。

然而,目前对灾民心理危机表现形式的群体和个体差异研究不够深入,对灾民心理危机演变过程和机理的研究比较薄弱。心理学研究发现,灾民从地震发生不久后的震惊、恐慌和不知所措,到渐渐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到最终消极应对而出现冲动行为、焦虑、抑郁、分离障碍、进食障碍、酒或药物依赖,甚至自伤、自杀等,经过了复杂的变化过程。只有科学地认识灾民心理危机演变的过程,才能有针对性地根据灾民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开展适当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根据灾民群体和个体的差异,有必要对灾民心理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一般来说,地震后灾民的心理应激超过一定的阈值,且心理障碍达到某种严重程度时,才会导致心理危机。灾民心理危机演变过程机理图,见图1。

图1 灾民心理危机演变过程机理图

地震发生后人们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称之为冲击期或休克期,此时灾民主要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有的会出现意识模糊。当灾害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时,个体便进入心理防御期或防御退缩期,此时个体想控制自己的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心理上的平衡,却因为不知如何处理常常采用否认、退缩和回避手段进行合理或不合理的投射。当个体进入解决期或适应期这一阶段时,已经能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并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此时焦虑逐渐减轻,自信心增加,各项认知功能开始恢复。多数人在经历了危机后逐渐变得成熟,挫折容忍力增强而进入成长期。也有少数人难以应对,转而进入心理危机后期,出现焦虑、抑郁、分离障碍、进食障碍、酒或药物依赖,甚至自伤、自杀等冲动行为。需要经过心理干预治疗,方能转为成长期。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因素来源于多个方面,而各因素间又存在相互影响。为了降低受害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应在地震发生后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启动心理危机干预。

二、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现状与国务院《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中提出的“使重大灾难后受灾人群中的50%获得心理救助服务”这一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缺乏区域性的心理预警与应急心理干预支撑体系,很难从公众角度进行自我心理免疫性工作以应对心理危机[3]。总体上看,汶川震后心理救援工作开展得较及时,但依然存在诸如“大多数心理救援志愿者缺乏充分的专业训练”、“心理危机干预缺乏完整的过程”、“把灾民当病人引起灾民的防卫情绪”、“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组织”等问题[4]。灾后教师的心理压力需要引起重视,如果他们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和干预,其负性情绪和负性认知既对自身及其家庭有害,又会影响到教学与教育工作,甚至还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创伤[5]。

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6],但如何缩短这种差距,在实践中尚有待于研究。虽然过去的研究已经探讨了地震类灾害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但对于支撑机制方面的知识很有限。在地震过后,失去亲人的儿童或失去父母的幸存者都有发生心理危机的风险,这种风险会因社会逆境而增加[7],但现实中在采取应对对策时,缺乏对风险叠加的防范。

关于汶川地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所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属于描述性研究,对问题的成因和后果分析尚有待于深化。引起灾民心理危机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因素;既有物理的,也有生理、心理的因素,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针对已经发现的地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根据问卷抽样调查的数据,对现存的问题和成因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对问题成因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为心理干预决策提供依据。

三、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

国外关于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研究比较成熟,以Belkin的研究结果为代表,他将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分为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8]。

(一)平衡模式

平衡模式认为危机的受害者处于一种心理或情绪失衡的状态,他们自身原有的应付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足以应付当时的需求。因此干预的工作重点在于稳定受害者的情绪,帮助个体重新获得以前的平衡状态,这种模式适合心理危机的早期干预。比如,在汶川地震20天后,专家对都江堰地区260名高三学生和41名教师使用校园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个体治疗和心理救援培训的分层干预模式,使师生们能够尽快地恢复稳定的心态[9]。

(二)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认为心理危机主要来源于受害者对危机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产生的错误思维,而不在于事件本身或与事件有关的事实。通过改变受害者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成分,从而使个体获得对心理危机的控制。认知模式适合于心理危机状态稳定后,逐渐接近危机前心理平衡状态的干预。而认知行为疗法被认为是针对那些灾难过后出现过重焦虑的人群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手段,应该在灾难发生后的60天之内展开。小组形式的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10]。

(三)心理转变模式

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和环境学习相互作用的产物,危机是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分析受害者的危机状态应该从内外两方面着手,除了考虑受害者个人的心理资源和应对能力外,还要了解受害者的同伴、家庭、职业、宗教和社区的影响。干预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与危机有关的内外部因素,帮助个体利用环境,寻求社会支持,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从而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此外,有的学者提出将不同阶段的干预模式和支持资源加以整合,使干预效果达到最佳。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介绍和应用西方学者提出的心理干预模式,然而,有的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情景下的灾民心理危机干预。

西方学者所提出的心理干预模式,在我国应用时需要根据国情和文化背景进行修正。还可以根据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分为个别干预模式、团体干预模式和综合干预模式。由于受灾人群存在年龄、性别、职业、人格、应激状态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一般多采用个别干预的模式。此外,震后受灾人群大多可以分为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有着类似的心理危机源,具有相似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根据群体行为的特征,还可以采用群体干预的模式,利用从众行为的规律,增强群体的社会促进作用,减低社会抑制作用。地震所造成的心理损伤机理十分复杂,而且目标人群的心理与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采用个别与群体干预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针对较为严重复杂的心理危机就会比较有效。

四、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的措施

危机干预措施就是心理危机干预者帮助当事人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所采取的明确有效的措施。一般来说,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恢复心理平衡与心理动力。国外学者曾提出,由于儿童的震后情况与家庭及社区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理学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在儿童所处社会环境中协调震后干预;设计地震多发地区儿童情感需要的预防和准备项目;开展与社会文化、发展方向和经济背景相关的干预及恢复的研究,并探究其在不同灾害中的异同[11]。

国内研究认为心理危机干预应该从加强和重建社会支持系统,正确表达情绪,获得准确信息,学会接纳伤痛,保持积极心态、尝试走出灾难六个方面展开[12]。从患者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上选择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构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网络[13],构建危机现场的心理动力模型,快速制定出危机干预方案,尽快实施干预。在早期干预中,可以使用集体晤谈、放松训练、眼动脱敏再加工等技术[14],帮助灾区人员走出心理困境,恢复社会功能。

国内外关于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研究大多数属于对策建议,对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的研究不够全面,特别是对危机干预措施、干预手段的有效性缺乏验证性分析,部分措施的可操作性尚待加强。关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应加强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的研究。要明确评估的原则,设计评估指标,确定指标的权重,选择适当的量化评估方法。此外,通过试用和验证性分析,总结出有效的心理干预步骤和干预措施;对无效的心理干预寻找原因,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反复的改进,提高各项措施的可操作性。

五、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心理危机干预主要针对震后灾民中经过评估有严重应激症状的重点人群。对重点人群采用“稳定情绪”、“放松训练”、“心理辅导”等方法开展心理危机救助,有许多具体地方法可供选用。目前常采用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疗法、想象、注意转移、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法、艺术疗法、插图自我安慰法、启发性引导等。这些方法针对特定对象有较好的疗效。

通过对5·12抗震救灾活动的研究发现,我国运用广泛的典型的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急救,严重事件应激晤谈,认知和行为疗法,眼动脱敏再加工技术这四类[15]。有专家对九江震中地区的6名小学生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团体心理干预后发现,地震儿童团体干预前后的心理重构分别经历了惊恐无助、儿童式早熟、摆脱负面情绪、心理转变和升华阶段,看来团体心理重构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干预形式[16]。另外,躯体症状的改善可以影响到个体情绪的改变,提供积极的应对方法和配合药物治疗,可减轻灾后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促进灾后的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17]。

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可采取的方法很多,每种心理干预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点和局限性,在措施过程中应注意每种心理干预方法的优缺点,适应人群,干预环境,干预手段和适用范围。通过对各种危机干预方法的比较和跟踪研究,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和改进各种干预方法,根据不同受助者的特点以及对地震的反应,选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方法,增强方法的适用性,增强心理干预的有效性。本文将常见干预方法分成四大类。见表1。

表1 常见心理干预方法的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很多,因为干预手段和适应人群的不同,在具体方法选择上应结合个体状况分阶段综合考虑。对于刚刚经历过灾难,处在冲击期和休克期的个体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更多采用稳定情绪的方法,好比对心灵的伤口作简单的包扎,缓解他们的悲痛情绪。对处于心理防御期或防御退缩期的个体来说,心理辅导这种半结构化的干预方式可以帮助个体确定痛苦症状,并找到积极的适应和应对方式。对处于危机后期的个人,一般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或结合药物治疗,在干预过程中,干预者要将保证求助者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求助者对自我和他人的生理及心理危险性降到最低。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从而消除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而放松训练法作为辅助性方法,可以贯穿使用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各个阶段,帮助求助者更快地走出心理危机。

六、结 语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总结,构建了灾民心理危机演变过程机理图,并对灾民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下一步将着力深化灾民心理危机干预问题成因的调研,分析危险源的相关作用规律,探讨灾后心理应激的阈值和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对灾民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性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尽可能地缓解和减少地震对灾民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

[1]A Nuray Karanci,Ahment Rustemli.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1992Erzincan(Turkey)earthquake[J].Disasters,2007(1):8-18.

[2]温盛霖,陶 炯,王相兰,等.四川地震灾民灾后心理健康状况及综合干预模式探讨[J].新医学,2009(8):505-508.

[3]蒋湘玲,郭骏成,郭 敏.重大自然灾害后快速心理危机干预[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9):45-47.

[4]宋振韶.科学理性地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J].政工研究动态.2008(12):13-14.

[5]董 波,罗 晴.灾后教师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6):32-33.

[6]Rosen Craig S,Matthieu Monica,Norris Fran H.Factors predicting crisis counselor referrals to other crisis counseling,disaster relief,and psychological services:a cross-site analysis of post-Katrina programs[J].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in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09(3):186-194.

[7]M Kalantar.Behaviou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in Iranian children four years after parental death in an earthquak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2010(2):158-167.

[8]Gilliland BE,James RK.肖水源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9]牛雅娟,朱凤艳,邹义壮.都江堰应届高考生和教师灾后心理健康状况和干预模式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3):179-182.

[10]J Mahmoudi-Gharaei MR,Mohammadi M,Bina MT,Yasami Y Fakour.Supportive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interventions on Bam earthquake related PTSD symptoms in adolescents[J].Tehran University Medical(TUMJ),2006(8):57-67.

[11]Gayla Margolin,Michelle C,Ramos,Elyse L Guran.Earthquakes and children:the role of psychologists with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J].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0(1):1-9.

[12]康 岚,唐登华.地震灾后心理重建[J].中国护理管理.2008(8):72-74.

[13]王 静,李静华.浅谈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6(6):57-64.

[14]姚玉红.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J].现代预防医学,2008(12):2403-2404.

[15]钱 革.汶川震后心理危机的早期干预:文献综述与评价[J].兰州学刊,2009(3):134-137.

[16]李磊琼.地震后儿童心理干预与转变过程探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6):526-528.

[17]陈美英,张仁川.突发灾害事件的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960-1961.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or the Victims of Earthquakes

LUO Fan,LI Ying-xue,HUANG Rong-rong
(School of Management,WUT,Wuhan 430070,Hubei,China)

The literature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or the victims of earthquakes are reviewed at home and abroad.The manifestation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of victims,the problems,models,measures and method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are summarized.It also constructs the mechanism figure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evolution,compared several common types of intervention methods.The research is to promote the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or victims of the earthquake,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or victims.

earthquake;victims;psychological crisis;intervention

B842

A

10.3963/j.issn.1671-6477.2011.05.007

2011-04-11

罗 帆(1963-),女,湖南省益阳市人,博士,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风险预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组织行为学研究;李映雪(1986-),女,湖北省襄樊市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风险预警管理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SE006)

(责任编辑 易 民)

猜你喜欢
灾民危机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党是灾民铁靠山(三首)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