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造园结合 提升校园魅力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校区景观规划为例

2011-01-18 07:17李晓慧刘慧民
关键词:哈尔滨工程大学造园水景

李晓慧 黄 靖 刘慧民

(东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哈尔滨 150030)

1 项目背景

哈尔滨工程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首批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同时也是我国“三海一核”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整个校园由历史名街——文庙街分隔成南北两部分。为不断扩大校园规模,哈尔滨工程大学又在原校区的基础上分别向东、向南扩展。原校区文庙街以南的部分,主要体现在东南角区域的扩建,扩建后整体成为现在的南校区。扩建后,校园原有景观与扩建部分不能成为有机、统一的景观体系,景观存在明显脱节现象。因此,对扩建后的南区景观环境进行改造,以形成新的校园景观环境,通过对古典、现代造园手法的借鉴与利用,整合这些景观元素创造南校区古今结合的景观特色。

2 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校区景观结构

基于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校区的现状条件与前期规划分析,本方案将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校区的内部景观结构归为“五分区”的景观格局(图1、图2)。“五分区”即校园五个景观分区,囊括校园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要素,分别以铺装、水体、建筑、色彩、文化等要素形成景观区,丰富和完善了校园景观系统。不同景区有着不同的景观特色和造园手法,同时形成独具魅力的校园景观节点,也以此诠释着我国古代与现代造园艺术的交融魅力。

2.1 主入口景区

主入口景区位于校区的主入口处,是校园人行的主流线及景观感受空间。整体构图借鉴现代园林的设计手法,更加开放与自由,偏重于整体构图。其设计形式为一规整的圆形。其内部景观要素丰富。入口广场通过喷泉、景壁、主楼雕塑、樟子松树池等景观元素的有序组合, 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感受。整个入口景观区由开敞式的入口景观空间,到半开敞的中心广场景观空间,再到半开敞的地形景观空间,使空间序列有序曲、铺垫、高潮、尾声,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将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承、转、合”的处理手法给以充分的阐释。主入口景区将现代与古代造园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与体验,进一步提升校园魅力。

2.2 水景景观区

水景景观区位于大学活动中心和美食城的东侧。该区两处水体分别采用古典、现代两种截然不同的园林设计手法。一处以古典园林“师法自然”的艺术理念为指导原则。趋于自然的湖面将该处分隔成不同的层次空间,从开敞的广场空间过渡到私密的林地空间,形成形式各异的阡陌小径,营造出中国传统园林意味。另一处为蜿蜒缓缓流动的小溪,小溪的端点两处是喷薄而出的涌泉。两处水体的结合使整个水景景观区形成一半古典,一半现代,一静一动的对比效果,同时创造出活泼多变的空间。水景景观区借鉴古典与现代造园手法,将该水景区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和引导、分隔与倒影等园林作用综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令人预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2.3 地形景观区

地形景观区位于校区的东南侧,毗邻学生公寓。该区通过对景、隔景、渗透及延伸的设计手法的运用,将毗邻的中心广场的景观观赏功能、水景区的休闲绿地功能及其之间的空间疏导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该区由外向内地势逐渐降低,故因地就势,借鉴欧式古典台地园林的设计手法,设置露天看台及舞台广场,并结合对植物及草坪、水体的应用, 塑造以“台地叠景”为特色的园林景观,努力做到步步有景。站在该区台地的最高处,可以将校园中心景区美景尽收眼底,中心广场的休闲草坪、水体自然驳岸处的绿化植被与该区植被相互呼应,成为生活区的中心景观。

2.4 建筑景观区

建筑景观区位于体育场北侧,毗邻文庙街。建筑景观区以清朝式建筑为主景,展现校园悠久的文化历史,体现校区特色。11号楼的清朝古典式建筑与北校区的21号楼仅由一条文庙街隔开,两处建筑结构相同对称排列,互成对景,丰富景观效果。建筑以表现文化内涵为出发点,立面保持传统清朝式建筑特点,台阶、石柱及门亭装饰等造型元素的组合形成丰富的变化,体现文脉与品味。整体建筑以灰色调为主色调,体现我国传统清朝式建筑的庄重与威严,灰色屋顶与周围景观建筑相协调,也与绿化、水景相得益彰、互生共融。该区内的建筑为传统的中庭式,以封闭的围合体现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特色。建筑围合的院落空间,以现代规则式的几何图形划分绿地空间,宽敞、舒适的可践踏草坪是学生课间休闲、活动的理想场所。

2.5 文化景观区

文化景观区位于建筑景观区西侧。地域性和文化性是校园场所精神的实质,而文化的地域性是产生归属感的基础。该区借鉴现代园林的造园手法,形态上偏于规整,重视整体气势。设计形式上,用直线分隔空间,每个空间内都巧妙地运用植物配置,营造半私密、半开敞空间,充分体现校园景观。该区在设计时,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发展历史、校风、校训、办学思想、所处地域历史等多角度充分挖掘。该区四条十字交叉的道路分别以东海、南海、北海、西海命名,以体现哈尔滨工程大学为海运、海防、海洋服务的特色,又寓含工程大学走向世界的理想,也象征工程大学之生机和永恒。该区两侧又设有独具特色的校风、校训墙,既丰富了校园景观,又能激起学生对学校历史的追忆和感怀。此外,利用雕塑小品等景观要素,将文化进一步纳入景观当中。诸多景观元素的应用,融汇成一条可感的“有形文脉”,激发师生感怀校史,创造工程大学美好明天。

3 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校区代表性景观节点设计

3.1 中心广场

校园广场景观及水体景观。中心广场位于主体行政楼后侧。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手法,在广场四周种植疏密相间的樟子松,将广场围合成一个半封闭的休闲、活动空间,使该处成为热闹的校园里难得的一处静谧休闲场所。中心广场两侧大胆采用现代几何图案的设计形式,将草坪与铺装结合,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广场中心景观道两侧为现代规则式的水池,给人以静谧、轻松的享受。景观道中心交叉嵌有可践踏和休闲席坐草坪。该处设计虽借鉴更加开放与自由的现代化造园手法,但通过对种植、水体、草坪等自然元素的应用,努力达到古典造园所追求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造园境界。该区半私密、半开敞空间的设置与营造,充分体现校园景观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3.2 未来湖

校园水体景观。运用以小见大的设计手法,收放自如的湖面和三处小水景池,浓缩地体现大自然美丽的水景风貌。借鉴中国传统园林“一池三山”的园林表现形式,以未来湖为中心,三处小水池成三角形布置于三处,互成对景、隔景。该设计象征着哈尔滨工程大学为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和核能应用等领域服务的办学特色,充分体现学校“三海一核”的办学特色,同时寓意着学校肩负着中国船海事业由近海走向远海的历史重任。未来湖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借鉴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集中体现。

3.3 露天舞台

校园地形及色彩景观。露天舞台位于生活区内,是校园组织集会、交流的活动空间。该处地势外高内低,故借鉴欧式的台地园,运用垂直高差的手法分隔空间,打破以往大空间的空旷感和视觉的单一感,以取得空间和视觉效果的变化。大尺度的台地看台空间与滨水空间形成对景,台地不同高程上的视域变化,也为观赏对面水景景观提供更大的视野范围和观赏角度,是水景空间的观景台。同时,与生态完美结合,做退台跌落状的垂直绿化以营造出丰富的立体园林。中心下沉式舞台,整体给人以强烈的空间围合感。同时又通过对植物、景观小品、水体等景观元素的应用,分隔成不同类型的小空间,给人不同的空间体验感。照明系统弥补夜晚光线的不足,广场照明、绿地照明、水面照明及建筑照明共同营造一幅五光十色的夜画面。露天舞台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彩化、亮化的集中体现。

3.4 奥列霍夫广场

校园文化景观。以军工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命名,既有怀念苏联顾问团对军工创建所做的特殊贡献和友谊之意,也表达哈军工创建之初与世界水平接轨、今天的工程大学继续加快国际化进程之意。广场中心的红松线形树列,既引导人们视线的延伸,又分隔了广场两侧空间,使之产生虚实对比。广场的两处入口处,分别设有奥列霍夫铜像和船舵雕塑,其艺术性和文化性,更突显奥列霍夫广场的文化氛围。

4 结语

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校区规划设计以因地制宜为主要原则,挖掘场地原有特色并加以利用,特别是结合哈尔滨工程大学经典的清朝古典式建筑,运用古典与现代造林艺术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新、旧造园设计理念、组景方式、造园手法及空间处理手法的综合应用,寻求新、旧景观设计的平衡点,努力打造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21世纪新型的现代化校园景观。

[1]陈乐迁,孙萃芸.大学校园的广场规划设计[J].世界建筑,1989,(2):16~20.

[2]陈生香,王奇志.大学中心绿地规划探讨[J].热带农业科学,2002,5(22):61~63.

[3]黄德明.校园景观序列的创造——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J].园林工程,2000,(1):24~29.

[4]金敏华.浅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58~7481.

[5]李尧.对高校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2):2002.

[6]李颖.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学位论文,2007.

[7]林春水.哈尔滨城市景观建筑装饰符号及其发展[J].美苑,2005,(3):29~32.

猜你喜欢
哈尔滨工程大学造园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Research on Real Meaning of American Dream in Great Gatsby
壹 造园·纳瑞集祥
Research on Uranium Mining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An Analysis of Mood System of Narrative Rock Song Lyrics and Its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