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式发展相关要素分析

2011-01-17 03:11曹雪芹张绍乐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集群产业链竞争力

曹雪芹,张绍乐(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产业链式发展的主要特征

1.以园区为载体

从20世纪80年代设立经济特区以来,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全国各类开发区高峰时期曾达到6 866个,仅国家级开发区的数量就达到200个。从目前日益增多的园区可以看出,尽管存在着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以园区来带动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各类园区的建立确实为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好处。以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为例,2007年,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的有17个,有8个高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若加上其他各种类型的园区,则可以推断,园区已经成为地方发展经济的主要载体。

2.以产业链为核心

目前,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对单个企业的作用越来越淡化,而对于企业之间的关联越来越重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省、市、县政府部门开始明确提出把构建本地区若干条产业链作为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加以实施。例如,甘肃省的冶金新材料、特色农产品等产业链,甘肃省定西市的以马铃薯产业链为核心的马铃薯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的好坏已经由过去的是否拥有若干大型企业逐步转向地区是否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且产业链条的类型、规模是否与本地区的发展相匹配上来。因此,把产业链作为发展经济的核心,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谋求地方经济发展,正在受到地方政府的日益重视。

3.以集群为表现形式

王缉慈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系统研究,并且用十多个国内外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不同的集群现象和机理,在对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传统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这一方面表明区域竞争优势对于国家竞争力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集群是构建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区域经济若要真正具备竞争力,走集群之路十分必要,只有形成某些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集群,一个区域才能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4.以区域竞争力为目标

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得以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石,缺乏竞争力的区域经济体必将在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正是基于此,产业链式发展把形成区域竞争力作为发展的目标。区域竞争力的构建有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上的企业集群所形成的竞争力,二是微观层面上基于产业链的企业竞争力的构建,两者的结合从而构建区域竞争力。产业链式发展就是抛弃以往以若干大企业为核心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以大量相关企业形成的网络化经济发展模式。

二、产业链式发展的过程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产业链式发展要想得以顺利实施,需要在形式上依次经历三个阶段并在本质上完成两次飞跃,即经历园区构建,产业链构建,集群化发展三个阶段以及从园区的建立到招商引资的完成的第一次飞跃和从企业的集聚到企业间产业关联的形成的第二次飞跃。其中,园区构建阶段是基础,是形成发展的载体,产业链构建阶段是关键,是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集群化发展阶段是标志,是形成发展的成果。这三个阶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连接,只有前一个阶段得以完成,后一个阶段才会有发展的基础。

1.园区构建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包括主导产业的构成,科研力量的强弱,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对比,等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园区类型并规划建设。在这一阶段,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在科学的规划之后对园区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建设。在园区规划方面,要始终坚持园区规划的科学性,园区与城市发展的兼容性,园区制度建设的规范性等原则,为园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园区的建设方面,要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建设质量,使硬件真正硬起来,服务真正跟得上。通过这一阶段的发展,使园区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温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突破口。

2.产业链构建阶段

该阶段是产业链式发展的关键阶段。现实中某些园区发展滞后,没有能够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点的主要原因也出在该阶段。园区软硬件设施建设完成之后,政府要发挥经济发展的引导者的功能,对本地区的产业构成及地区未来发展定位做出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确定要发展产业的产业链的构建整合为中心,吸引相关企业入园发展。在此阶段中,产业链的构建是政府相关部门着重考虑的问题,恰当地选取产业发展方向并进行产业链规划是重中之重。本文根据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内是否拥有主导产业提出产业链构建的两种模式,见图1、图2。其中,模式Ⅰ主要针对地区内已经拥有规模化的主导产业,且围绕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但是产业类型过于单一,地方政府面临产业转型的压力以谋求发展,如目前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等。在此条件下,产业链的构建既不能脱离主导产业另谋发展,又要使产业在发展中渐进转型,此时主要是要在分析主导产业与产业转型目标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媒介产业并将两者联系起来。模式Ⅱ主要针对地区内尚无成规模的产业,地方政府为了培育大的经济发展主体,而采取的产业链式发展。在此条件下,产业链的构建则要重点依托地方政府对本地区未来发展的定位,以未来产业为核心构建产业链。

图1 产业链构建模式Ⅰ

图2 产业链构建模式Ⅱ

3.集群化发展阶段

该阶段的完成是产业链式发展的终止,同时也是地方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开始。经由产业链构建阶段的发展,园区内已经形成一定数量的企业,此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在企业数量聚集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质的聚集,使企业的聚集产生出经济效益,形成不可分割的联合体。培养各企业之间的协作性、互补性,使得由原来企业的独立发展逐渐向以众多企业组成的企业体的发展,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在产业链式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伴随着两次飞跃的完成,即从园区的建立到招商引资的完成,实现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完成量的积累,形成产业链式发展的基础。从企业的集聚到企业间产业关联的形成,实现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完成质的飞跃,形成企业以企业体的方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次飞跃的实现为产业链式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主体保障,第二次飞跃的实现为产业链式发展提供了动力,使园区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三、产业链式发展的理论模型

综上所述,产业链式发展的路径从园区的规划建立开始,以区域竞争力的形成结束,在此过程中,依次经过园区构建、产业链构建、集群形成三个阶段,完成两次飞跃。产业链式发展以在微观层面上形成企业竞争力和在宏观层面上形成园区竞争力为完成标志,并由这两种力共同构成区域竞争力,最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增长极,见图3。

图3 产业链式发展理论模型

四、地方政府在产业链式发展中的作用

产业链式发展要得以实现,地方政府部门的作用尤为重要。这不仅表现在政府部门要有实施产业链式发展的强烈意愿,而且在产业链式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政府部门发挥经济规划者、政策制定者的作用,主动对产业链式发展的效果进行干预,并进行必要的检验。地方政府在产业链式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导作用和规范作用两个方面。

1.引导作用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作为经济发展的规划者,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方向、路径加以指引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对于产业链式发展来说,政府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要为产业链式发展的方向提供蓝图,这主要体现在政府要科学

地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制订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相关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一种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加以明确。二是政府要在产业链式发展中的产业链环节重点明确,对符合规划要求的企业指引其入园发展,尤其对于地方经济主要由中小企业构成的情况,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为企业的集聚创造条件。

2.规范作用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顺利发展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规范。对于产业链式发展来说,由于其操作性较强,难免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各个方面的约束,从制度层面保障发展的顺利进行。由于可以通过相关部门对发展的过程进行监督的机制,发展的成果同时也就有了保障。因此,实施产业链式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其实施的效果势必要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地方政府一定要因地制宜,将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得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3):121-123.

[2]冉庆国.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关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9,(3):166-168.

[3]李心芹.产业链若干问题研究——特性、类型、利益分配[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

[4]刘贵富.生态产业链研究——产业链基本理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陈家祥.中国高新区功能创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王缉慈.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集群产业链竞争力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