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中的伪参考文献问题剖析

2011-01-13 06:15吉家
天中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期刊论文参考文献学术期刊

吉家 友

(信阳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南 信阳 464000)

期刊论文中的伪参考文献问题剖析

吉家 友

(信阳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南 信阳 464000)

期刊论文中的伪参考文献问题实际上也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其根源一是期刊评价系统导向作用造成的编辑的功利主义思想,一是作者的名人效应和敷衍心理。要从根本上杜绝伪参考文献,编辑部及其编辑要克服功利主义思想,作者在列举参考文献时要实事求是,社会不能再以“核心期刊”作为评价期刊和论文水平的唯一标准,但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目标。

期刊论文;伪参考文献;期刊评价;原因

期刊论文中的伪参考文献问题实际上也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商务印书馆2005版《现代汉语词典》对“伪”的解释为:有意做作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跟真相对;不合法的。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版《辞海》对“伪”的解释为:作伪;虚假;非法的;人为。综合起来,“伪”就是假的、错的、不真实的、人为制造的、与真实对立的。那么,本文所论的伪参考文献就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人为制造的、错的参考文献。近几年,我们在阅读期刊论文时,时常爱去核对原文出处,不查不知道,有的所列参考文献中根本没有所引用的内容,有的在所列参考文献指定的页码找不到所引用的内容,更有甚者,一些论文的内容与所列参考文献根本不相关。参考文献在论文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伪参考文献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才能杜绝伪参考文献?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在期刊论文中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一篇学术论文一般来说由两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和参考文献部分,正文部分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现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部分。参考文献之所以如此重要,我们从各期刊对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要求和各期刊评价体系中参考文献所占分量中就可以看出。

所谓文献就是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参考文献当然就是为了学习或研究而查阅有关资料,或在处理事物时借鉴、利用有关资料,或参看有关资料,并把它标注下来。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对参考文献进行了说明,并把它与注释进行了比较。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或有明确收藏地点的善本、档案,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内部资料、书稿和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等类文献的引用著录。

很多期刊对参考文献的著录都有具体要求和说明。各期刊都认为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们都认识到了参考文献的重要性,认为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以及论文的真实性和科学依据,可以反映出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可以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他人的成果区别开来,可以起到情报检索与文献计量研究作用,可以节省论文篇幅。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论文,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因此,各学术期刊编辑部都希望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要使用参考文献,并希望作者在列举参考时要避免由于书写错误造成他人检索困难甚至无法检索,从而影响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有的学术期刊的要求更加具体,例如: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5年内(最好为近2年内)公开发表的、有参考价值的文献为主,一般不要采用内部资料(重要的学术会议论文集除外);多引用期刊文献,少引用书籍文献,参考文献只限于正式发表的出版物、专利等[1―4]。

学术期刊对所载论文参考文献的要求越来越具体,这与各种期刊评价体系把参考文献的权重越提越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些年,核心期刊越炒越热,晋升职称和读学位几乎没有不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核心期刊的评选自有一套体系和评价指标。根据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综合评价标准,大致可以综合出以下与参考文献密切相关的评价指标:

(1) 总被引频次,指某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2) 影响因子,指某期刊前 2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2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由E. 加菲尔德于1963年提出。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平均值,可较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大小期刊,可克服期刊由于历史长短、刊期不同及载文量多少所带来的偏差。一般说来,影响因子越大,期刊整体的学术影响力也就越大。影响因子是一个期刊能否入选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的主要指标,对各种期刊来说相当重要,而它的关键点是被引用的总次数。

(3) 5年影响因子,指某一期刊前5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5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

(4) 即年指标,指某期刊当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用于表征期刊的即时反应速率。

(5) 自引率和他引率。自引率指某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期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他引率指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期刊引用次数所占比例。

(6) 被引期刊数,指统计当年引用过该刊论文的期刊种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面。

(7) 被引半衰期,指某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8) 参考文献量和平均引用率。参考文献量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平均引用率指来源期刊每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两者都是衡量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多少的指标。

(9) h指数,指某期刊在一定时间窗口内发表的论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其余论文的被引频次不大于h次[5]。

由以上评价指标不难看出,对于作者和学术期刊编辑部来讲,著录参考文献是多么重要。

2 造成伪参考文献问题的原因

目前学术期刊界是核心期刊的“卖方市场”,作者都想方设法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很多编辑部都挖空心思地把自己的期刊变成核心期刊,于是一些编辑、作者就在论文及其参考文献上做文章,从而产生了大量伪参考文献。

2.1 编辑的功利主义思想

编辑部办刊就想把期刊办好,办出特色,办出影响,最大的影响莫过于成为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如何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各编辑部都有自己的一套办刊经验和方法。

如今,想凭关系、走路子进入核心期刊是不可能的,必须凭数据说话。影响期刊入选核心期刊的最大因素是影响因子,也就是被引用量的大小,这必然涉及参考文献的标注问题。参考文献的标注影响着期刊的评价指标,期刊的评价指标决定着期刊能否成为核心,是否核心决定着期刊的地位,期刊的地位影响着编辑的利益,编辑利益导致一些编辑设法让作者引用本刊论文,从而影响参考文献,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圈,如图1所示。

图1 参考文献影响力循环图

核心期刊的收录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并且每 4年要更新一次,而CSSCI是每2年更新一次。一些老牌期刊基本上不用关心核心期刊问题,它们凭借多年的办刊经验和学术质量,已经稳稳地占居核心期刊阵营的中心区,成为“常任”核心期刊;一些期刊虽然入选了核心期刊,但位置处于核心边缘区,它们时刻存在被挤出核心期刊阵营的可能;处于核心近外围区的期刊,如一些师范大学学报,存在通过努力进入核心期刊行列的可能;处于核心远外围区的期刊,如一些师范学院学报,入选核心期刊的希望很小;大量处于核心边远区的期刊,如专科学校学报,不但没有入选过核心期刊,甚至根本没有入选的可能。总之,在众多期刊中,最关心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的应该是核心边缘区和核心近外围区的期刊。

在影响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所载论文的学术质量,而从整体上看,期刊的层次决定着期刊作者队伍的层次,期刊作者队伍的层次又决定着论文的学术质量,编辑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另一个是参考文献的标注,编辑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于是就出现了伪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被引越多越好,被引范围越广越好,被引时间越短越好,少数编辑就在这些方面做文章。有的编辑要求作者要尽量引用本刊论文,并且要求尽量引用近2年的。为了增加一定量的自引率,有的编辑自行在作者的论文中加入参考文献。互引是一些编辑部增加引文量和引文面的手段。能够进入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的毕竟是少数,进入核心期刊的还有一些处于危险地带,编辑们不得不考虑期刊生存问题。处于核心边缘区和核心近外围区的期刊是有相当数量的,它们很容易形成联合阵线,默契地实行互引。

2.2 作者的名人效应和敷衍心理

所谓名人效应心理就是利用名人、名牌的轰动效应抬高自己。过去作者发表论文纯粹是为了学术,极少有其他目的,但是,如今多数作者发表论文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评职称和获学位,而评职称和获学位大都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作者为了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方面在学术质量上下工夫,另一方面又在参考文献上下工夫,因为有些编辑部首先要看论文的参考文献,以了解作者的科学态度,论文的真实性、科学依据、起点和深度,以及作者对学科前沿的了解程度。如此,一些作者就在参考文献上做假。最常见的就是,为了抬高自己论文的层次,明明参考引用的是一些师专学报、教育学院学报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非核心期刊上刊载的论文,或者明明参考引用的是低学历、低职称作者的论文,但作者感到投到核心期刊肯定显得论文学术质量不高,就去找一些相关性很小甚至毫不相关的名刊名家的论著,以蒙骗编辑,达到发表的目的。

作者的敷衍心理也是出现伪参考文献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敷衍,就是做事不负责任,只做表面上的应付。按照新国标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参考文献中的专著要有所在页码,期刊论文要有起止页码。但是,一些作者平常看书读文不注意记页码,或者写论文时大量参考二手甚至三手文献,没有参考原著,也没有核对原著,这样在编辑要求标注参考文献的页码时,有些作者就敷衍编辑,随便编一个页码标注上去,如果编辑不去复核或无法复核,这就留下一个错误的文献页码,也就成为伪参考文献了。还有一些作者写论文没有标注参考文献的习惯,当编辑要求他增加参考文献时就凭印象或随便加几个,这样很容易出现伪参考文献。

3 防伪对策

综上所述,出现伪参考文献的根源有两个,一是编辑的功利主义思想,一是作者的名人效应和敷衍心理。要想从根本上杜绝伪参考文献,只有针对上述原因找对策。

(1) 编辑要端正心态,克服功利主义思想。编辑部要想使自己的期刊成为核心期刊,不能走歪门邪道,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受外界干扰,以质量取胜。编辑部只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就不怕作者不引用,形成良性循环后,期刊的影响因子就会自然上升。

(2) 作者在著录参考文献时要实事求是。名人名刊的文章固然相对来说质量高,加以引用能够提升论文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引起编辑对论文的重视,但非名人、非名刊也有高质量的论文,往往一些后起之秀总能发出一些惊人之论。所以,作者也要端正态度,实事求是,把真正引用的参考文献标出来,没有参考的就不要硬拉进来。

(3) 社会不能再以“核心期刊”作为评价期刊和论文水平的唯一标准。核心期刊是通过一定的指标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上载文的总体质量高,并不代表每篇文章的质量都高;反之,一般期刊上载文的总体质量较核心期刊低,但总会有一部分质量较高。因此,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学生毕业,对提交的论文可以通过专家评审认定其级别,如此,作者和编辑都不必再为核心期刊所累。

[1] 梁念琼.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J].中国出版,2000(11):48―49.

[2] 李俊丹,郑月荣.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几点建议[J].编辑之友,2010(5):91―93.

[3] 马智峰.参考文献的引用及影响引用的因素分析[J].编辑学报,2009(1):23―25.

[4] 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说明[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4):299.

[5]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版)[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G315, G232

A

1006-5261(2011)02-0047-03

2010-10-28

吉家友(1964―),男,河南商城人,副编审,硕士.

〔责任编辑 张继金〕

猜你喜欢
期刊论文参考文献学术期刊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中文科技期刊论文LaTeX模板的研究与实践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相关性研究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