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 坤
“飞速发展”四个字来形容我国的政府采购再恰当不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为过。短短几年问,政府采购资金规模快速扩张,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然而“飞速发展”的同时,接二连三传来方方面面的质疑声,采购过程中,“围标”、“串标”、高价中标层出不穷,暗箱操作屡见不鲜。政府采购究其根本是政府革自己的命,是否可以真正实现公开透明,驱除腐败的宿愿?通过政府采购中遇到的诸多坎坷,能否为今后的政府采购指明前行的方向?
问题在角度
正值2010年末,这一年的政府采购,最耀眼的还属格力空调状告广州市财政局的“废标案”,尽管此次番禺市中心医院采购空调设备的项目始于2008年,但是今年4月,格力空调在二审庭审后撇诉,还是再次引起轩然大波。专业人士指出,“两年多的‘废标案,其实正好走过了政府采购的整个程序,也正是政府采购的典型案例。”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废标案”双方律师各执一词,似乎都有道理。政府方面律师表示,此次投标是工程项目,包括采购和安装中央空调两部分。标书中,格力安装中央空调工程的费用仅仅4万元,这么少的钱根本不能完成后期空调安装工程,这是问题之一。其二,在投标过程中,投标者首先要满足“星号”条件,这样投标者才可在同一平台竞争。投标时,格力没有响应“星号”文件。格力方面律师表示,格力以最低投标报价1707万元被推荐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然而却意外落败,而比广州格力足足高了,444万余元的广东省石油化工建设集团公司却中标。同时,投招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公开,投标公布的是6家企业,其实是12家企业竞标。双方站在不同角度,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结论。
当出现分歧时,去哪维权?成为整个事件背后的焦点。
机构独立
现在,政府采购维权通道不畅通,尤论是采购中心,还足投标企业如果有质疑,都要维权,去哪维权?可谓投诉无门。
首先,我国每个采购中心都隶属于不同的机构。比如,一些采购中心隶属于财政系统,北京采购中心隶属于国资委,海南采购中心隶属于商务厅,多种不同模式并存。所以很容易理解,当格力第一次提出诉讼时,出现被告方错误的情况,导致了“告错人”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同时,也正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设备配备上没有统一、明确的配备标准,一些单位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相互攀比,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腐败行为带来可乘之机。
其次,从格力事件整个过程来看,专家指出,应该把监管从采购中划分出来,成立独立的监管部门。在采购过程中出现质疑、维权时可以直接投诉,并且整个投诉的审查过程应由第三方独立完成。现在町以说采招办、采购中心这样的职能部门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财政局既是采购需求人,也是审批人和监督人。角色上的交叉使得财政局是否能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能遭到质疑。难免会有人认为,政府采购职能部门的监管形同虚设,缺乏公正性。采购和监管如可分离,即能约束采购人,同时也能制约了供应商。
最后,随着国际形势的推动,一方面立足国情,另一方l面结合国际惯例,在基本原则一致的框架下,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建立快速、有效的投诉过程。从我国情况来看应选择以竞争性招标采购方式为主,其他采购方式为辅的方式。采购应遵循有效竞争、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呼吁制度
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一些地方的政府采购操作仍不规范。招标文件不经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审核就擅自发出,中标结果不在媒体公布,采购合同不报监管部门备案;该实行公开招标的政府采购项目,擅用其他政府采购方式代替;不按规定聘请专家或聘请没有专家资格的人员充当评委;评委组成人员的比例不符合规定;随意突破政府采购预算;采购人与供应商擅自改变中标结果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相继产生,让人怀疑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性。
2010年初,财政部就《关于做好2009~2010年全国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10年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计划和执行编报工作的通知》举力了全国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和计划、执行编报培训班。在培训班上,财政部国库司有关人士表示,应充分发挥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管理的基础效能,确保采购严格按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和计划执行,为实现规模采购和提高效率创造条件,切实做到应采尽采、物有所值。
政府采购的公开透明,要在预算公开、公正、科学的前提下。由于我国的国情,每年4月份甚至更晚,当年的预算才可以公布,导致经常出现政府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预算编制的滞后亦容易滋生腐败,导致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很难实施。随着我国预算公开透明的进程,政府采购也应更规范合理化。
现在普遍有一种倾向,地方监管部门考虑到制定的法规要具有系统性、缜密性、创造性,势必有一定难度,因此不敢为人先,怕承担责任,抱着等待观望态度,一切事关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都要等待上面来了文件再照搬照套,而毫无创新。
同时,制度要靠力量推动。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面临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的问题。由于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政府采购的市场没能完全向国际市场打开,导致我国企业不能和其他外国企业进行公平竞争。专家强调,政府采购是最有效的绿色壁垒,我们应通过制度的完善,在国际市场中充分发挥其保护民族企业的职能。如果制度不完善,中国就不能和其他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将仅仅是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