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梅
体育课上的安全事故现已引起学校领导、老师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师在课前选择内容时大都提高了警惕,唯恐在体育课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故。如何对安全隐患加以有效的防范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无论是体育常态课还是观摩课,目前,很少看到或听到很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听到最多的是“注意安全”的提示语。这样的安全提示,难以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但如何在体育课上做出具体的安全防范?从哪些方面做好该项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呢?本研究主要就此进行讨论。
1.安全教学与非安全教学现象归纳
体育教学工作是否能够确保安全无事故发生,有多种关联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安全防范工作做的是否到位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安全事故而言,有大有小,或许有的非常严重,有的无足轻重;或许有的难以防范,有的能够防微杜渐。无论安全事故的性质如何,对于一名体育教师而言,都不可掉以轻心。为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有无安全防范与有无安全事故发生的关联性,假如我们把有安全事故发生的教学称为非安全教学的话,那么,无安全事故发生的教学就可以称其为安全教学。具体这两种情况的教学,从有无安全事故与有无安全防范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十字象限图的形式来进行归纳。
横坐标以上部分显然是有事故发生的课堂,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属于非安全教学的范畴,而横坐标以下的部分,属于安全教学的范畴。但再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安全的还是非安全的教学都存在有防范和无防范两种情况,且与有无安全事故构成四种现象,即“有防范、无事故”“无防范、无事故”“有防范、有事故”“无防范、有事故”等。这四种现象反映出,有些课堂有安全隐患,有无防范措施结果会大不相同;有些课堂无安全隐患,有无防范措施区别不大。基于此,我们需要避免体育课上的安全隐患,需要做好有效的具体的安全防范工作。当然,有些事故是难以防范的,也就是说,即便是做到了防范工作,还有可能发生。这种现象尽管相对会较少,但依然有发生的可能性。因为,有些突发事件难以预料,如学生未能严格按照教师的组织和安排完成动作,而出现意外。基于此,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并非只是任课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师生的密切配合、共同提高警惕,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安全教学与非安全教学都是相对的,安全防范工作做的到位、扎实,非安全教学出现的机率就会相对较少,实现安全教学也绝非难事。
2.安全提示与非安全提示效果分析
对于“注意安全”这样的安全提示,从其效果来看,实际上更应该将其归纳到非安全提示的范畴之中。因为,“注意安全”含义较为宽泛,也就是说,老师提出让学生注意安全的指令后,学生依然有可能不知道该如何注意安全。假如我们把“注意安全”归结为不具体的安全提示的话,那么,真正的具体的安全提示应该是什么?真正的安全提示是否能够起到应有的规避安全事故的作用呢?下面对安全提示具体与不具体与有无安全事故发生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安全防范工作做的是否有效,从安全提示的角度来看,安全提示的具体与否与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图中横坐标以上的非安全教学中,存在着两种情况,即“安全提示具体、有事故”和“安全提示不具体、有事故”。这两种情况反映出,缺乏具体的安全提示的体育课有的课上有可能有安全事故发生,即便是有较为具体的安全提示,有时候也难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相反,横坐标以下的安全教学,也分为两种情况,即“安全提示具体、无事故”、“安全提示不具体、无事故”。这两种现象的存在,有可能是由于安全提示具体所产生的安全事故的规避效果。相反,对于安全提示不具体且无事故的现象,说明本次课上无论是内容的安排,还是组织的形式,都反映出安全隐患相对较小或无安全隐患。基于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对于无安全隐患的课堂,几乎无需有安全提示,如若有安全提示,也无论该安全提示是否具体,都可以确保教学中学生安然无恙;对于有安全隐患的课堂,一定需要有安全提示,且要求安全提示具体明确,否则有可能会因为安全提示不具体或缺乏安全提示而出现身体无谓的伤害。即便是轻微伤,也说明是有安全问题的课,假如这样的课出现在评优或观摩活动中,也就很难在观摩和评比中取胜。
3.成功的体育教学呼唤有效的安全防范
成功的体育教学,首先应该是安全的教学。那么,如何才能确保体育教学工作的安全,有效的安全防范是实现安全教学的保障。
3.1 体育课上安全防范的范畴
做好体育课上的安全防范工作,也不仅仅只是安全提示,而且需要的是具体的,学生一看一听就能执行的安全提示。除此之外,安全防范工作还有检查并修复器材、科学合理地布置场地、有效的组织等行动上的防范方法。下面进行逐一讨论。
3.1.1 安全提示——语言上的安全防范
安全提示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具体的安全提示,就显得不够确定。安全提示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如当我们走进一家商场,有时,会看到地板上斜放着一个“小心地滑”的黄色标识牌;当我们出差入住宾馆,会看到宾馆的床头柜上放着“请勿在床上吸烟”的提示语;当我们驱车奔驰在马路上的紧急拐弯处,交通警察会在路标上写着“事故多发地”等提示人们注意安全。总之,安全提示有多种警示方式,诸如口头的、书面的,标识牌的、肢体语言的等等。生活中如此多样的安全提示,都告诉我们,有安全隐患的环境或事件需要用不同的提示方式,警示人们需要当心。
然而,就体育教学而言,也依然需要多种提示方法,告诉同学们提高安全意识和掌握安全方法。体育课上用的较多的是语言提示法,如当学生跑步时,有老师会说,“跑步的时候注意安全”;当学生投实心球时,老师也会在练习前提示大家“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当学生在单杠上做动作时,老师依然会说“注意安全”。我们几乎可以从每堂课上听到任课教师若干个“注意安全”的提示语言。但为什么依然还会出现跑步被绊倒、实心球砸中人、单杠上掉下骨折等现象发生呢?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教师的安全提示语言来看,是不是不够具体,或者具体了未能进一步落实的缘故。对于任何体育课上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都或多或少的要承担一小部分或大部分责任,为了引起高度重视,做到有效的安全防范,安全提示不但要有,而且要具体,还要进一步做好安全提示后的落实检查和指导工作。
3.1.2 安全操作——行动上的安全防范
安全教学不但需要语言上的提示,更需要实际操作层面上下功夫。当然,行动上的安全防范,也是分层次的,尤其是从操作内容上来说,首先,在场地器材的检查与布置上需要多下功夫,认真对待,因为,有些安全事故源于场地不够安全,器材的使用上不符合标准,或许场地器材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而是对场地器材的布置不够科学合理,由此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其次,在教学组织层面,也有可能存在或大或小的安全隐患,如若组织方法不当,或缺乏组织,让学生自由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会比较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还有就是在教学中突然发现某个教学环节存在安全隐患,也需要当机立断,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总之,场地器材上的、组织上的,以及教学过程中即刻发现的,无论属于哪个层面的安全隐患,都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加以防范。
实际上就操作层面的安全防范工作而言,也大致可以划分为课前准备的、课中实施的。场地器材科学合理的布置属于课前的安全防范范畴,组织方法的实施属于课中的安全防范范畴,课堂上即刻发现的安全隐患的应急处理也属于课中的实施工作。安全防范工作的有效性体现在课前的安全准备工作做的好坏。缺少课前安全准备工作的体育课教学,有时,即便是在课的实施过程中有了具体的安全提示,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课中的安全防范,有些是教材本身的特点所决定,需要通过有效的组织活动才能得以规避。但无论属于课前的还是课中的,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都需要高度重视,不失时机地做好该项工作。
3.1.3 安全准备——思想上的安全防范
无论是体育课上的安全提示,还是具体的安全行动,都需要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缺乏安全意识的教师,在体育课上是很难实现具体的安全提示和有效的安全行动的。基于此,任课教师提高安全意识成为了重中之重。那么,我们再用十字象限分析的方法来看一看,有无安全意识与有无安全事故的发生所构成的多种组合现象。
有无安全意识与有无安全事故发生有多种现象,即“有意识、有事故”“有意识、无事故”“无意识、有事故”“无意识、无事故”。这几种情况在体育课中都有可能出现,只是有的出现的机率可能会大一些,有的却会小一些。但从安全教学与非安全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有时即便是有安全意识,也会有安全事故发生。这种现象主要说明两种情况,一是有安全意识但因无安全提示或安全行动,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另一种情况是即便是有安全意识、语言的提示和行动,依然会有个别安全事故发生,这种现象主要是有时有的安全事故是难以避免的,或是无法避免的。基于此,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主要努力把能够避免的安全事故做好意识上的、语言上的、行动上的防范工作就基本上负起了责任,也能够基本上确保教学的安全性。
另外,从图3我们还可以从安全教学角度来看,有时因有安全意识,加上跟进的安全语言与行动,可以把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小限度。还有就是,无安全意识的也无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反映出,课上内容和组织方法或许就不存在安全隐患,无论是否加强安全防范工作,都不会有安全事故发生,这样的现象对于体育课教学而言,较为少见,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体育如同一把双刃剑,因此,提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是必然选择。
3.2 体育课上有效安全防范的具体方略
由于体育课是在室外开展,且学生大都是在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因动态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时机的不确定性。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防范工作及时避免或减少。下面从安全准备、安全提示和安全操作三个方面讨论具体有效的安全防范工作。
3.2.1 有效的安全准备方略
安全教学首先需要任课教师有一个安全意识,做好心理上的安全准备工作。因为,是否能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有无安全意识起着关键性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有安全防范意识呢?
首先,高度重视安全事故所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具体的案例与同行交流分析安全事故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尤其需要与同事或在其他学校任教的老同学交流,了解更多的真实案例,分析安全事故给他们的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的烦恼和影响,对自己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长此以往,提高安全意识。
其次,反思自我教学的安全性,过去有无出现过安全事故,拿怕只是很小的安全事故,或许给自己的工作、生活未带来严重影响,但是否在心理上产生过纠结,或是经历了担惊受怕。也就是说,是否出现过“差一点出事”的教学情节。尽管未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毕竟属于是有惊无险,事后也可能会有些后怕之感。因此,可以通过反思,提高安全意识。
第三,追求有效教学或成功教学。多参加教学观摩或评优活动,这样的活动或这样的目标追求,势必会使自己提高认识,重视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安全,否则就很难实现有效的或是成功的教学。观摩课、评优课等,教师都会引起高度的重视,安全意识也自然会高于一般的常态课教学。
3.2.2 有效的安全提示方略
过去,很多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遇到有危险或有可能有危险的动作时,任课教师总爱用“注意安全”来提示同学们。但事实上,同学们对注意安全这样的提示并非都能懂其意、行其事,大都是学生做学生的,老师说老师的。因此,要想实现安全教学,安全提示就要求具体、明确做到有效的安全防范。
首先,提示的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注意安全”这样的提示语内容就缺乏可操作性,是哪儿应该注意安全?该如何注意安全?是跑步不能太拥挤防止被踩到而发生摔倒?还是实心球练习时要保持多远的距离才能确保不被砸到?因此,注意安全这样的提示语是含糊不清的,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基于此,安全提示的内容需要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如单杠课上,教师除了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以外,需要告诉同学们“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手都要牢牢地抓住杠子”。这样一来,就不会因从杠上掉下来而受伤。再如,篮球课上,如果学生在练习行进间投篮途中有篮球滚动,需要让同学们停止运动先去捡球,把球固定到安全位置,再继续运球上篮。这样的提示,可以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提高对脚下是否有来球的关注意识。
其次,提示的时机要恰到好处。提示的内容需要具体化和可操作性,但提示的时机也需要恰到好处,否则就难以起到有效的提示作用。关于提示时机,主要有前、中、后三个时机,但对于有效防范的话,最好能够放在事件发生之前,最迟也要在练习过程中做到有针对性的提示。如侧手翻或手倒立这样的体操技巧练习,需要学生保持紧张的身体姿态,尤其是手臂在完成动作过程中保持挺直,不可松懈,否则就会因支持无力而导致伤害事故。手臂挺直,保持紧张状态的提示时机,都需要在练习前做好,练习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强化性提示。而不能只是说练习侧手翻的时候说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三,提示的效果要及时追踪。体育的安全教学,不但需要有安全提示,更需要有有效的安全提示,但是否是安全的提示,需要教师进一步做追踪。也就是说,需要在安全提示后,观察同学们的反应,是否有提高警惕的回应,如果学生还视而不见或听而不闻的话,安全提示是无效的。基于此,当教师发出有效的提示语后,要多观察学生,是否按照教师的提示语完成的练习活动,尤其是有一定隐患的活动,学生的防范方法是否正确,如当学生投实心球前,发现前方投掷区域内站有其他同学,学生有没有提醒,有没有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安全练习?如果没有,尽管学生在投掷练习中没有出现安全事故,但仍然是较为危险的练习。因此,安全提示后的效果追踪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确保安全提示发挥功效的必要环节。
3.2.3 有效的安全操作方略
安全操作在与安全准备和安全提示共同作用下,才能使安全事故控制到最小范围。但安全操作该如何实施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场地器材是否合理布置是有无安全事故发生的首要方面。要想实现场地器材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一堂体育课都需要对场地器材的安全进行检查,场地是否平整,是否常年失修,场地上除了检查是否有坑洼不平之处,还要看运动场地上是否有小石块等障碍物,有时候因小小的障碍物就可能导致学生在运动中受伤。对器材的安全检查体现在器材的规格是否合乎年龄特点要求,器材的质量是否能够得以保障。据了解,在某省某区中小学统一配置的体育器材中,山羊的质量存在较大问题,有的是四条腿不一样高度,山羊站立不稳;有的是山羊腿软,缺乏硬度,究其原因是山羊腿并非钢管所做,而是用铁皮打卷而成,运动时难以经得起推手、分腿过羊,因此,安全事故就难以避免。这样质量低劣的器材,在体育课上是严禁使用的。因此,一旦某学校购置了这样的器材,该项目就难以安全开展。二是对场地器材布置方式的确定。有的时候,安全事故并非是因为场地器材本身的规格或质量问题所引起,而是由于布置上的不合理性所致。基于此,场地器材如何布置,需要从安全的角度上,并结合学校情况,班级人数、教学内容等合理地安排。对于小场地教学而言,由于场地空间不足,有时候器材的摆放就十分受限,器材与器材之间的距离远了,场地不够,近了活动受限,甚至因相互影響而造成伤害。为确保安全起见,就需要灵活把握教学方法,可以适当采用分组轮换式教学。
其次,组织方法的科学合理是减少或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有效的组织方法是确保安全教学的重要保障。但组织方法怎样才能达到安全无隐患?需要任课教师首先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果是体操器械类教学,教师需要认真详细地把握保护与帮助的讲解、示范方法,并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互相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以及自我保护的方法。如单杠双杠动作失误时,抓紧杠、不放手;高处掉下或低处摔倒时注意团身滚动,或落地缓冲。只有在这类项目上教学生如何做好互相保护和自我保护,才能大大减少不安全因素。有时有可能是保护方法不正确而酿成大祸。另外,需要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场地器材条件加强对队形及场地器材的科学运用的关注。如果是投掷课,人数较少时,一列横队两臂间隔散开同一方向统一口令下进行投掷练习较为安全合理,避免两列交替投掷因个别学生步调不一致而产生砸伤事故;人数较多时可分为人数基本相等的两组,一组学生练习徒手动作,另一组学生如前练习方式进行练习。当场地的大小受到限制时,可把一列变成两列成两臂间隔散开,两列之间间隔3米左右背对背反向站立,并在教师统一口令下都同时向外(前)投掷练习。
第三,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的处理将安全事故的伤害程度降低到最小范围。体育课上,尤其是带有安全隐患的体育课,有时,尽管从意识上、语言上和行动上都做了较好的安全防范工作,但依然会有可能因学生麻痹大意出现偏差,或因素质较差难以成功完成高难或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动作而发生意外。在体育课上,任课教师需要时刻提高警惕,认真观察学生的练习行为,一旦发现有突发的安全隐患或安全事件发生就需要立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或迅速处理。突发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得以及时有效的防范,很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如若安全事故发生了,教师缺乏对安全事故的有效处理方法,就难以减少或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影响。体育教师有时需要以“半个外科医生”的角色,判断事故的严重性,并及时有效地采取正确的方法就地取材做好处理工作。如学生踝关节扭伤了,轻者可“不下火线”;中度者可休息并施以冷敷处理;重者(如听到咔嚓声等)应禁止伤肢支撑用力,并立刻送往医院检查是否有骨折或韧带断裂现象发生,进而给予救治。如果是学生突然晕厥,除了常规的掐人中、合谷穴以外,还要掌握被誉为“胜似打强心针”的内关穴的解剖位置,根据情况掐其内关。具有伤害性的突发事件有轻重缓急之分,任课教师需要根据现场情况不失时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严重者需要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减少更大的事故发生。
4. 结束语
安全问题无论是体育课上或是课外体育活动之中,都已经引起了学校领导、老师的高度重视,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体育教师免不了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为此,有的老师较为纠结或无奈。因此,体育课上减少或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极其必要的,同时又是可行的。因此,作为一线体育教师,除了平日需要检查并维护好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工作,更要在体育课的前后做好思想上、语言上、行动上的安全防范,采取最有效的措施防止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從而实现安全的有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