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钢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四川省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现状分析
邱建钢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21所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体育艺术类课程的认同度很高;师资队伍建设能基本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教材选择呈多元化,但还需要更多的、针对性较强的精品教材;场地和器材还需要尽快建设和完善;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的推广实施需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整体推进;要加大普通高校专业师资培养力度和广度;加强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的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等发展对策。
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艺术;现状;分析
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概念来源于对体育与艺术相互联系的研究上。体育艺术类课程是体育课程的一个新出现的分支,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产物。它是由融入了艺术成分的(包括音乐艺术、舞蹈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能激发人的情感、发展人们创造性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一系列“体育艺术”项目课程组成。课程项目主要包括: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形体训练、健身街舞、搏击操、有氧拉丁操、踏板操、啦啦操、校园健身舞蹈等体现人体健康美、运动美和造型美的,具有高度艺术性、观赏性和锻炼价值的体育课程[1]。体育艺术类课程在我国普通高校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还存在着教师授课能力有限,承担这些课程有些难度;学校的场地配备不是很完善;在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教学的组织方法等方面都应有所准备和提高等诸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四川省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现状进行实证调研,以期为该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供现实依据和支撑。
本文以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西昌学院、宜宾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泸州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文理学院、成都体育学院21所不同层次和性质的普通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及实施现状。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和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等途径,查阅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相关文献,掌握已有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确保研究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1.2.2 问卷调查法 向四川大学等21所普通高校发放专任教师问卷63份,学生问卷1 050份(男生525份,女生525份)。采用小样本重测法、专家逻辑检验法,对问卷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保证问卷测得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回收教师问卷6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回收学生问卷1 045份,有效问卷1 039份(男生514份,女生525份),总有效回收率为99.4%。1.2.3 专家访谈法 访谈教育、教学专家及21所普通高校的体育部门负责人,为研究内容的设计、研究结论的形成获得技术支持。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分类,运用SPSS 11.5对调查结果做统计学处理。
通过调查21所普通高校传统体育课程和体育艺术类课程对大学生的吸引程度,结果表明:体育艺术类课程关注度很高。其中,有89.1%的女大学生选择体育艺术类课程,而选择传统体育课程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0.9%。从这些数据显示,大学生中尤其是女生对目前一些体育艺术类项目呈现出感兴趣的态势,表明体育艺术类项目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女生,这与当代大学生的新潮时尚特征相符合。
在课程选择倾向方向。通过对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所喜欢的体育艺术类项目进行调查显示,有66.9%的学生选择了健美操,这项新兴的体育艺术类项目包含有各种不同风格的操化内容,样式新颖、表现手段灵活,很受学生的青睐。其次是体育舞蹈占63.6%、健身街舞占61.7%、形体舞蹈59.8%、啦啦操54.6%,这些时尚的体育项目大学生都非常喜欢,因为这些项目都是近几年流行时尚的健身项目,比较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而踏板操、搏击操、校园健身舞蹈等所占的比例较少,但这些项目有一定的潜力,随着体育健身项目的不断发展,这些体育艺术类项目也将会受到大学生的喜欢。
调查表明担任专项课程教学的63位教师,74.6%的是体育院系专选班毕业生,或是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这些教师均是在专业院校接受过系统的专项知识学习,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较强。另有25.4%的专项教师是工作之后从其他专项转过来的。这部分教师主要采用进修和短期培训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项知识,他们在技术技能的掌握上,略逊于专业院校的专项毕业生。调查还表明,近年来,体育专业院校越来越重视体育艺术类项目的课程建设,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师资人才。
在对教师获得专项知识渠道的调查中我们发现,92.1%的教师是从专业刊物和同事表演等渠道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的。其中,26.9%的教师是从专业刊物、电视等媒体获得;66.7%的教师是从教研培训和专项协会培训获取相关知识;7.9%的教师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相关知识和信息。调查还发现,17.5%的教师表示能胜任该类课程的教学工作;28.6%的表示能基本胜任;55.6%表示不能胜任。统计结果表明,该类项目尽管有很好的认同度,但教师掌握该类项目的技术技能和教学能力还比较欠缺,该类课程的实施软件建设还不能够保障教学。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首先应注重对教师的自身素质的培养。调查结果显示,有87.3%的教师曾经接受过有关体育艺术类项目的相关培训,12.7%的教师没有参加过有关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培训。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有95.2%的教师非常愿意接受有关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培训,这也说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学习态度是积极的。同时也说明我们给教师提供学习体育艺术类项目的机会较少,针对以上情况,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体育艺术类项目的相关培训。一方面可以使公共体育课教师及时学习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前沿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参加培训也可以使各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促进课程建设的发展[2]。
在被调查的学校中,该类课程的开设率达到100%。主要以必修课、选修课、课外俱乐部授课、专项讲座等方式开设。必修课面向全体大学生;选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课外俱乐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一般是有偿服务的收费性教学授课;专项讲座一般是聘请专家,小范围进行交流和实践参与。在对21所高校的调查中,其中,开设有必修课、选修课、课外俱乐部、专项讲座的占14.3%;开设必修课和课外俱乐部授课的占42.9%;只开设必修课的占81.0%;开设选修课的占23.8%。21所学校本科教学开设两年体育必修课,其中自主选择上课的学校3所,开设124学时。其余学校按学校教务处以行政班级划分男女生班,安排行课,课时72-124不等。还有部分学校按照传统的教材内容,把一堂体育课分主、副项教材,混合教学,该课程内容的教学累计时数一般在20-72学时不等。
(1)教材使用情况。由于该类项目在我国发展较晚,进入高校的时间也比较短,所涉及到的内容不多。在对21所学校的调查中显示,所有的学校都拥有体育必修课的教材,但是就目前选用的公体课教材内容来看,涉及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内容不仅不够全面,而且篇幅很小,基本上是停留在对项目和基本技术的介绍上。如四川大学使用的《大学体育》,书中只有健美操的介绍,篇幅只有5页,可操作性不强。从教材来源和执行调查情况来看,76.2%的学校是采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编制的《健美操》、《现代艺术体操》、《啦啦操》、《体育舞蹈》、《健身街舞》5个项目的技术标准执行或部分执行。19.0%的学校执行中国健美操协会颁发的1-6级大众锻炼标准套路,1所学校是自编教材。从调查看出,教材来源有限,教材执行情况不统一,效果最好的尚数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编制的教材内容。由此可见,加强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教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
(2)课时数量。对于采用任选课的方式开设的学校,2年4学期学时数量达到72-144学时,其中理论课时占4-8学时。有的开设条件较差的学校,只开设一学期的选修课,有的在混合课出现专项教学内容,专项内容教学课时数量往往只有18-36学时或更少。
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目标的认识呈多元化趋势。其中“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受到重视,占到被调查人数的92.1%,说明这两点在整个教学中体育教师达到了共识。
表1 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目标认识调查统计
选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的占79.4%,采用特色教学模式的占17.5%,混合使用的占27.0%。所谓常规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传统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重复练习法等,适合公体课的绝大多数项目的教学。由于体育艺术类课程具有区分于其他体育项目的特点和风格,技术要素也多种多样,因此,采用传统和特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效果更佳。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多元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体育艺术类项目的特点,教学组织的不同情形,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组合,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度,相互补充的特点。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从年级分段来看,目前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采用的“三段”型教学模式较为常见;体现因材施教并适合在一、二年级同时开设基础和专项选修课“混合”型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亲自进行参与、亲身体验,易调动积极性的“运动与参与”型教学模式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教学组织形式是划分教学层次的“分层”型教学模式在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运用较多;满足各类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的“俱乐部”型教学模式也常采用。由于一些教师仅仅掌握屈指可数的或习惯采用的教学方法,因此或多或少影响了该类课程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的能力,不妨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
体育艺术类课程最理想的场地在室内,且拥有木质地板、镜子、把杆、小软垫、音响设备等。从场地和器材设施调查情况看出,学校开设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场地条件还受到很大限制。一般学校一次课能容纳1-3个班在室内教学,而大多数课程如健美操、形体课、体育舞蹈等项目的教学由于场地的限制均在室外开设,这或多或少对教学效果有影响。由于舒适度不够,学生的学习激情不能很好发挥。这也是少部分同学要踊跃参加课外俱乐部的原因[3]。由于能使用到室内场馆学习的学生不多,因此,54.0%的学生对现有练习场地不尽满意或不满意;39.0%学生选择满意;7.0%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另外,对音响设备的调查来看,65.0%的选择满意;35.0%选择不满意或不尽满意。主要是很多学校使用放音机的功率小,音量小,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楚音乐。同时,该类课程的练习氛围营造存在问题。从调查学校来看,只有28.0%的学校的授课使用大功率音响设备。
体育艺术类部分课程在四川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从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师资队伍、开设学校和开设方式、项目兴趣调查、课程认同度、教材执行、场地和器材设施等方面的实证调查可知,体育艺术类课程的项目认同度很高;师资队伍建设能基本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教材选择多元化,但还需要更多的、针对性强的精品教材;场地和器材还需要加快建设和完善。
(1)课程体系需分步骤、分阶段地整体推进。钻研课程指导思想和目标,积极探讨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学规律,开设切实可行的体育艺术类项目,稳步推广实施,是四川省普通高校实施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的质量保证。在实施中,需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学校的实际以及教师的自身能力,开设或部分开设体育艺术类课程。条件具备的学校,鼓励开设;新开设的学校,相关项目专业协会和主管部门要大力扶持[4]。
(2)加大普通高校专业师资培养的力度和广度。在普通高校全面实施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建设仍需加强。此外,相关专业院校应加大对体育艺术类专业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力度,避免现行的学校人事制度和专业人才的脱钩问题。依据四川省普通高校人事政策,建议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着眼现状,采用多渠道培训方式,培训在职教师,以提高体育艺术类课程师资的技术技能。
(3)加强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工作。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构建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工作。作为课程体系最重要的一环——课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必须深入和细化。建议以专项协会和体育专业学院为中心,进行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等,并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学与竞赛评价体系,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推动课程体系的具体落实和全面实施[5]。
[1]黄欣加.构建高校体育艺术课程的思考[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7(2):53-56.
[2]陈敏.艺术类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季华,陈爱霞.促进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的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0,12(4):91-94.
[4]李鸿,邱建钢.体育舞蹈运动在四川省中小学“阳光体育工程”中的推广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1):92-94.
[5]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12: 49.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rts and Art Courses in the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Sichuan
QIU Jian-gang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China 610041)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questionnaire survey,expert interview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resarches 21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Sichuan province in terms of their sports and art courses,with the result showing that:Sports&art courses enjoy high recognition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can meet the basic need of teaching;The choice of teaching material is diverse,but there is still a bad need for more directed and first-class teaching materials;fileds and equipment need to be constructed and perfected as soon as possible.The paper thus suggests that the promotion of such courses should be conducted step by step as a whole;the teaching staff should be trained in a mor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way;the relevant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and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ichuan Province,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sports and art,present situation,analysis
G807.4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1)10-0085-04
G807.4
A
1001-9154(2011)10-0085-04
邱建钢(1965-),男,四川西昌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操、健美操、啦啦操教学与训练。
201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