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学篮球运动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1-01-04 08:03包伟利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教练员重庆市

包伟利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万州 40412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2008年参加重庆市中学生男女篮球比赛、重庆市青少年男女篮球比赛、重庆市各地市部分市区、县区初、高级中学生男女篮球运动队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以及有关专家、领导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西南大学图书馆、体育学院资料室信息检索系统和互联网,获得了大量与本论文研究有关的资料.从重庆市教委体卫处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中学篮球队的现状进行客观的评价,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主、客观分析,寻求合理化对策.

1.2.3 访谈法

访谈了重庆市教委的有关领导、部分区县教育局的领导、高校专家、部分中学篮球运动队的学校领导,从他们那里获得了论文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和对重庆中学篮球运动队的看法,征求了他们对本论文的意见和建议.

在重庆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现场、部分篮球运动队开展较好的中学进行调查,并和学校领导、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进行交谈,了解目前重庆中学篮球运动队开展的情况,获取相关资料.

1.2.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spss13.0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5 比较研究法

采用比较法对重庆市内各地市中学篮球运动队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教练员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论文调查了 69所中学的男、女篮球教练,他们分别来自参加过 2006—2008年重庆市第六、七、八届中学生篮球比赛、2007—2008年中国高中篮球联赛(重庆赛区)、2006—2007年李宁中国初中男子篮球联赛(重庆赛区)以及2006年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的26所中学,以及己有篮球运动队的43所中学.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70份,有效回收率为70%,其中男性教练员58人,女性教练员7人,男篮教练55人,女篮教练15人,高中教练58人、初中教练12人.

2.1.1 基本情况

从年龄结构来看,年龄在 30~49岁之间的教练员的有50人,这表明中学篮球教练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是一支年富力强的队伍.从教龄结构来看,教龄在6年以上的有78%,这表明教练员队伍具有丰富的训练经验.从学历结构来看,第一学历具有本科学历的有人20,占调查人数的29%,其中52%的教练员为大专学历,这表明教练员的学识水平仍有待提高.从职称结构来看,专职教练员为13人,兼职教练员为57人,基本上都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见表1).

表1 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从教练员的运动经历来看,他们基本上都有篮球专业训练经历,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但具有高水平运动经历的教练员还比较少。如表2所示,在调查的 70名教练员中,具有省队运动经历的有 2人,大学院系队的有 26人,高校篮球专选班的有24人.

表2 教练员的运动经历

2.1.2 教练员的敬业精神

从教练员敬业精神来看,教练员普遍具有较好敬业的敬业精神和一定的事业心(见表3).

表3 教练员的敬业精神

教练员的待遇问题是影响他们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参加重庆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的队伍大多是重庆市示范性中学或以篮球项目为特色的学校,领导充分重视,经费较为充足,获得省前三名的教练员年收入可在6~8万元不等,获得一般成绩的教练员则在2~6万元不等.

2.1.3 科研和岗位培训情况

从训练和科研的重要程度调查来看,有61名教练认为训练比科研重要,仅 9人认为训练和科研同样重要,这些教练虽然都发表了学术论文,但论文的质量却不高,这表明教练员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很好的把训练和科研结合起来,缺乏创新与发展.教练员培训工作是提高教练员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定期组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完善教练员的知识结构,了解新的篮球训练理论,扩大视野很有帮助.在对教练员的调查中发现,教练员普遍认为岗位培训对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很重要,从教练员的培训次数来看,有教练员没有参加过培训,而教练员没有参加培训的原因,有的教练员认为是没有举行过针对中学教练员的培训班.教练员认为除了单位领导支持力度不够以外,最重要的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进行组织和安排(见表4、表5).

表4 教练员的培训次数

表5 教练员没有参加培训的原因

2.1.4 训练情况

运动训练是一个系统的、有计划的、逐步进行的过程.训练计划是训练的纲,它是训练的依据.任何教练员要想带好一支队伍都必须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调查结果显示:

在中学,有100%的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98%的制定训练课计划,86%的制定周训练计划,75%的制定月训练计划,53%的制定季度训练计划,42%的制定全年训练计划,16%的教练制定多年训练计划.从制定训练计划的类型情况来看,教练员们制定的计划涉及了各种类型.但是,从单个教练员的情况来看,他们的计划类型单一,缺乏全面系统的训练计划.

从中学篮球队每周训练的次数和时间来看:每周训练2次和每天训练2小时以下是最低时间,有大多数的队伍每周训练在3~4次,有47名教练员平均每天训练3~4小时,其中获得重庆市男、女篮球比赛前三名的队伍可达到20~24小时/周,他们每周训练4~6天,每天训练3~4小时,星期六、寒暑假全天训练4~6小时.在训练中基本都是1名教练员带训,有18所中学配备了助理教练员,训练中以基本的技战术训练为主.从调查结果看,虽然训练时间和训练效果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关系,但要有质的飞跃,必须有量的积累,训练时间的保证是必不可少的,而大部分的队伍的训练时间能得到保证(见表6、7).

表6 中学篮球队每周训练的次数

表7 中学篮球队平均每天训练的时间

2.1.5 经费来源和场地器材情况

对球队的经费来源调查结果显示,经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学员交费、企业赞助、行政拨款.作为公办、公益性质的学校,教育行政拨款应是球队经费的主要来源,但调查却发现,学员交费和企业赞助才是大多数队伍经费的主要来源,而行政经费投入少则2000元/年,多则2~3万元/年,大部分学校经费在5000元/年以内(见表8).

表8 中学篮球队年度行政经费拨款调查表

调查还发现,由于大部分学校的办队经费不足,导致部分学校只好允许球队向队员收费.一般的队员进校需交纳1~3万元的“办学经费”,每月还需要交纳100~150元左右的训练费,比赛时还要交纳数额不少的参赛费.而这样的政策也并非是对每个队员一视同仁的,一般情况下,技术最好的队员可以分文不收,而且还给予补贴,相反,技术较差的队员则要交纳更多费用,这种情形在成绩越好的队伍就越严重,无疑提高了篮球人才进队训练的门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待加强调研,划拨充足的办队经费,确保重庆市中学篮球运动走上正轨.

在对中学篮球场地、器材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室内篮球场馆的建设是衡量一所中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是否重视和发展篮球运动的重要标志.从中学室内篮球场地的调查来看,绝大部分省、市重点中学建有室内篮球场馆,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室内场篮球馆数仅达56%,因此,还需进一步增加中学室内篮球场地的数量.

2.2 队员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文共调查了 69所中学的男、女篮球运动队队员,发放调查问卷690份,回收有效问卷589份,有效回收率85.3%,男队员410人,女队员179人,其中初中男队员68人,女队员52人.

2.2.1 重庆市 2008年第八届中学生篮球赛男子前六名、女子前四名球队主力队员情况分析

从参加重庆市 2008年第八届中学生篮球赛比赛的男子前六名、女子前四名的队员身体形态和年龄的情况来看(见表9、10),他们代表了重庆市高水平的中学生篮球队员自身条件的现状.

现代篮球运动空间争夺对抗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体型高大的队员要高中有壮、壮中有巧.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是衡量身体对抗性的重要条件,从 2008年重庆市第八届中学生篮球比赛队员测试数据来看,男篮前六名中,队员们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相差不大,水平也大致相等,这说明男篮已形成群雄争霸的局面,谁能最终胜出要看训练的强度、质量和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女篮前四名克托莱指数相差不大,但水平相差极为悬殊,这说明队员在基本功、训练水平上存在极大差距.

表9 男子前六名主力队员的平均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

表10 女子前四名主力队员的平均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

2.2.2 参与调查队员的年龄、身高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初、高中队员年龄分布从12~19岁不等,大部分集中在16~18岁这个年龄段,这表明中学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基础薄弱,重庆市中学篮球运动队缺乏后备人才培养梯队(见表11).

表11 中学篮球队员年龄分布状况表

身高体壮是高水平篮球队伍的必备指标.从参加调查的重庆市中学男女篮球队员的身高来看,男队员身高在186cm以上的有115人,女队员身高在176cm以上的有74人,但大多集中在几个传统强队中;一般中学篮球男队员的平均身高在180cm左右,女队员的平均身高在166cm左右,高个队员不多.

2.2.3 队员等级及参赛情况

从队员每年参加正式比赛场数统计来看(见表12),近三年来,平均每年参加的正式比赛场次在6场以上410名男篮队员中有6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1%,179名女篮队员中有2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1%.而大多数队员参加正式比赛场数在5场以下,这导致了他们缺乏大赛的经验,从而对其战技战术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尽可能多的为队员提供比赛机会.调查还发现,重庆市中学篮球运动队真正具有高水平的队员不多,其中,只有93人有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而没有一人有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级证书.

表12 队员每年参加正式比赛场数统计

2.2.4 队员选材及训练年限

我们根据《全国青少年儿童教学训练大纲》中规定的篮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内容和选材步骤对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却发现大部分的运动员都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选材.在部分中学篮球队员的选材中,有的队员只经过了部分指标的测试,没有全面测试出所选队员的实际情况,因此,根本谈不上选材的科学性,这样很有可能把不适合进行篮球运动的人选来从事篮球运动,这既是对队员的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由此可见,在重庆市中学篮球运动经费不足的情形下,我们一定要进行科学选材,提高成材率,减少淘汰率.

从事篮球运动的自身特点来讲,一名运动员要从7~8岁开始球性练习,而589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传统强队队员训练年限在6年左右,一般的则在3年左右,这说明了大部分的队员都存在着年龄较大而训练年限较短的现象,他们的篮球运动训练起步都比较晚,完全没有遵循篮球运动的自身特点(见表13).

表13 队员的训练年限情况

2.2.5 队员的目的及学习情况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中学篮球队员参加篮球运动的目的是上大学.在对队员学习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6%的学校采用独立编班,56%的学校采用分到各班上课,28%的学校采用独立编班与分班上课相结合的形式.另外,在不少学校,其他任课老师对篮球队的学生视为问题学生而另眼相看,从而造成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针对比赛过后的补课问题时,不同学校也有不同的安排,其中有52%的学校不补课,35%的学校集体补课,17%的学校由老师个别辅导,这足以说明篮球队员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

2.2.6 队员的出路

当前,中学篮球人才的出路已成为制约重庆市中学篮球运动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数.在对中学篮球队员的出路调查中我们发现,近三年来,获得前三名的球队几乎有 100%的队员可以上大学或进专业队,其他大部分球队则只有40%的队员考上大学,12%的队员由学校推荐上大学,另外还有48%的队员自谋出路.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从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重庆市中学篮球运动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领导的重视和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并由此产生的校园篮球氛围不浓、家长和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够,致使后备篮球人才缺乏.

(2)经费投入过少,以至于场地和器材不足,而且还逐步提高了学生进队训练的门槛.

(3)教练员队伍整体水平及个人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

(4)对引进外省籍球员规范管理不够、上下级人才输送渠道不畅,导致基层篮球队员出路堪忧.

(5)竞赛体制不够完善,赛制有缺陷,管理手段有待加强等.

3.2 建议

3.2.1 教育、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可将篮球特长生保送范围扩大到省级比赛前6名或前8名的主力队员,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中学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来,从而调动各学校和教练员的积极性.

3.2.2 建立以各高校体育院系为龙头的科研、培训、竞赛服务基地,为重庆市中学篮球运动队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2.3 成立各级学生体协领导下的中学生篮球协会,担负部分重庆市各级中学篮球教学、比赛、训练、培训等组织工作职能,承担起上为决策机构出谋划策,下为中学篮球运动服务的功能,大力推动重庆市中学篮球运动队的发展.

[1]孙民治.21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兼论中国篮球运动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1(1).

[2]高建磊,陈树华,许永刚.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1).

[3]吴贻刚,王健.我国运动员职业竞技体制与青少年儿童业余训练制度衔接的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3).

[4]于振峰,等.中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J].体育学刊,2002(5).

[5]邓秋霞.中国篮球现状与后备力量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7(4).

[6]白喜林,中国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与篮球后备力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3(3).

[7]吴金元,任海.我国“三大球”的滑坡与后备力量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1(1).

[8]姜明,鞠洪卫.中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建议[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2).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教练员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幼儿篮球运动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