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话互动的物理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树立不盲从,不迷信、敢想、敢问、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品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以充分的准备与思考的空间;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问题等几个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来促进课堂有效的对话互动。
关键词:促进;对话;互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1)2(S)-0024-3
随着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深入实施,近年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越来越关注与学生的对话与互动。如何更好的促进物理课堂教学的对话与互动,深入落实课程标准,就成为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尝试提出一些促进对话互动的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以供大家商榷。
1 课堂实验前置,在课前准备中促进学生有效的对话互动
传统教学中,课前准备仅指上课前文具、教材等课堂用具的准备。在实验探究中发现,将不同的学生按异质(即学业、能力、个性等差异)分组法,八人结合一组,把课堂知识前置于准备阶段是一个促进学生对话互动的有效策略。这个准备阶段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前二、三分钟,而是将教材中的实验任务分配给小组,让他们弄清每一个实验的目的,研究方法,如何准备,如何操作。
如在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声音是什么”的教学中,将教材中的五个实验分到八个小组,当然有完成相同实验的小组。在课堂教学进行第一个活动时——“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怎样使他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全班不同的小组,所有的同学都急欲表达自己的方法多,自己的方法与众不同。“吹、弹、撕、砸、摔、咬、敲、搅……”,他们尽其所能的去对话与互动。在一个同学说出“敲”这种方法时,立即有其他同学说:“这种方法不行,它与砸方法类似,人家已说过,不算数”。在思考“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时,有的同学就“振动”这一共同特征提出:“你怎么知道吹笔帽产生的声音是由笔帽振动发出的?”,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方法的探究和思辩。这些精彩的对话与互动,应该说是课堂实验前置的结果,学生在课前的实验探索中已经在操作与思考,只不过把最精彩的问题带入了课堂中,产生了强烈的对话与互动的欲望与冲动,于是就形成了最精彩的对话和互动。
2 问题设计激疑,在情景创设中促进学生有效的对话互动
教学中问题设计激疑,可以是教师事先预设直接提出,可以是事先预设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自然产生。但是促进对话互动,能够有效激疑的问题往往蕴含在绝妙的情境创设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激发疑问,我们在课堂中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尽可能的新,新才能有效的产生奇。这样的情景创设堪称绝妙。教师设计的问题也才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