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草稿”对学习物理的作用

2011-01-01 00:00:00崔金华
物理教学探讨 2011年2期


  摘要:本文从高中生学习物理过程中使用草稿纸的现状出发,阐述使用草稿纸对物理学习的帮助,作为我们教师应倡导和督促学生规范使用草稿纸。
  关键词:草稿纸;学习习惯;物理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1)2(S)-0021-3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研究。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说过:“草稿纸是思考过程的履历表。”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去观察学生对草稿纸的使用情况,因为我认为从学生是否使用草稿及草稿上的书写情况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它满载着学生分析、思考、探究的痕迹。
  
  1 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使用草稿纸的现状及分析
  
  我们都知道,高中物理在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上非常重要,特别是运动过程的分析和受力分析,只要分析到位了,题目中所出现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自然清晰,要解决一个问题也就不在话下。但我们的很多同学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对问题的分析上,而往往急于列式计算,草稿也就用的少了。这部分同学在平时的作业中所表现出来的规范性,逻辑性都极其缺少,正确率也较低。受力分析也好,运动过程分析也好,都肯定要用到大量的草稿,没有草稿,谈何分析?而且打草稿也要科学、合理、有条理,否则就算打了草稿,有时也不见得能理清一个问题。不少学生不会正确使用草稿本,有的在草稿本上乱写乱涂,有的甚至在作业空白处、课本上、课桌上打草稿,更为普遍的是打草稿时字迹过于潦草,作图过于随意,以致计算错误百出,物理关系难以清晰呈现。学生使用的草稿纸也五花八门,有父母单位的公文用纸,普通练习本,或从别人的本子上随意撕下一张,用完就扔。很少有学生使用崭新的专用草稿纸或装订在一起的白纸。不少同学认为草稿纸不必交出去,就随便乱写,习题解完、草稿纸就一丢了事。殊不知这样处理草稿纸不仅养成了作业草率的坏习惯,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影响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这足以说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懂得要想学好高中物理要用草稿纸,更要用好草稿纸。
  
  2 合理使用草稿纸对物理学习的作用
  
  2.1 新知识学习过程中善用草稿纸
  初中知识的学习以识记为主,有不少同学对高中物理的学习也欲“强记硬背”,如从书店购买有关公式大全之类的书。在新课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想法的存在。例如在“匀变速运动规律”教学过程,欲得出x-v关系式,笔者让同学根据所学的v-t,x-t关系式进行推导,大部分同学都会着手在草稿上进行推导,但也发现有少部分同学不愿动手。分析他们的心理动因,他们认为推导过程书中也有,就等着最后结论出来后把公式记下来就行了。他们不知,这却会对x-v关系式的理解和应用增添不小的障碍。
  2.2 涉及数据的运算时善用草稿纸
  现在的高中生几乎人手一只计算器,计算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数据计算时能节省时间,但却严重地降低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在正规考试中不准使用计算器,不少同学面对并不复杂的计算问题感觉无所适从。新课标对物理复杂计算的要求几乎没有,因此现在的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放下手中的计算器,利用手中的草稿纸多对问题进行分析,对于一般的计算问题也要能在草稿上三下五除二地熟练运算。
  2.3 分析复杂的运动时善用草稿纸
  对于过程相对复杂的运动学问题,不少同学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对物理过程似懂非懂,理不出头绪。碰上这种问题,笔者想有良好的利用草稿作运动情景图习惯的同学相对就会容易解决。举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问题。
  例:一支长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前进300m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整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多大?通讯兵走的路程多大?
  例析:尝试着让学生把过程图画出来,如图1所示,这个问题就变的非常简单了。
  参考答案:位移x=200m,路程s=400m。
  对于运动学的应用问题,我们重要的是对过程的明白,而非简单的对几个数据套用运动学的公式。可见,在草稿上画运动情景模拟图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2.4 为明确几何关系时善用草稿纸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一直是高考的热门,而探索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轨迹(或其圆心的轨迹)又往往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我们以“2009浙江卷第25题”为例。
  例:如图3所示,x轴正方向水平向右,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在xOy平面内有与y轴平行的匀强电场,在半径为R的圆内还有与xOy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在圆的左边放置一带电微粒发射装置,它沿x轴正方向发射出一束具有相同质量m、电荷量q(q>0)和初速度v的带电微粒。发射时,这束带电微粒分布在0<y<2R的区间内。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从A点射出的带电微粒平行于x轴从C点进入有磁场区域,并从坐标原点O沿y轴负方向离开,求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请指出这束带电微粒与x轴相交的区域,并说明理由。
  (3)若这束带电微粒初速度变为2v,那么它们与x轴相交的区域又在哪里?并说明理由。
  例析:第(1)题是铺垫,相对简单(如图4)。第(2)题和第(3)题的关键均在“探索”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或其圆心的轨迹),实际考试得分率极低,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尺子和圆规,在草稿上通过作图将两小题的答案和理由清晰的显示出来(第(2)题对应图5,第(3)题对应图6)。
  值得说明的是,这样的作图过程一定要在草稿上进行,切勿在原题图上操作;但是作图必须规范,这需要在平时养成良好习惯,不可能尽在考试时一蹴而就。
  2.5 使解答更加简捷时善于使用草稿纸
  同样的一个题目,有些同学的解答过程简洁明了,有些同学的解答却是繁杂凌乱,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主要的原因并不一定是解题方法不好,而是将一些不必要的步骤,或者是一些本应在草稿上完成的内容也都搬到了解答步骤中。我们可以查阅一些高考题的解题方法,并发现其解答特点,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有依据物理规律结合题意的原始表达式和数据的代入式,再有就是最终答案了。从解答过程而言,理所当然地将运算过程放到了草稿纸上,让作业(或卷面)上的解答过程简洁,易于自己检查,也易于他人批阅,更不至于因解答出错而用胶带纸去粘,浪费时间又让卷面不整洁。
  ……
  
  3 寻找有效对策、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明白在物理学习中打好草稿对自身学习的好处,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感受到打草稿的好处
  选择合适的题目(难度适中)作为课堂练习,将学生分两组,一组不用草稿纸(可用计算器),另一组要求规范使用草稿纸。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发现使用草稿的同学解题速度不见得慢,而准确率却会特别高。
  (2)教师要做好示范
  板书是教师面对学生最好的示范,我们在课前备课时对自己的板书也应作充分的设计,让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板书简洁而更具条理性。当我们要说明某一个问题时,如果能通过作图更好的把问题说清楚,则应很自然地在黑板上规范作图,让学生看得清楚,懂得明白。
  (3)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用专用草稿纸或16K白纸装订成册;每周一次对学生使用的草稿进行检查,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可相互协作(毕竟学生有好多科目需要打草稿)。在检查中,教师可将打草稿的优劣与学习的成绩好差(或作业的正确率)进行对比(基本吻合);对平时个别同学作业是否独立完成(有否抄袭作业)也可进行及时调查。
  ……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若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使人终身受益。虽然教材的变革降低了对繁杂分析和计算的要求,但在养成良好的“打草稿”习惯上并不能降低要求,仍应提高学生使用草稿纸的积极性,提高草稿纸的利用率。让学生知道重视草稿,就是重视自己的思维能力,就是重视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旧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再“草率对待”草稿纸。而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打草稿”的态度,确立正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打草稿”。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日本.多湖辉. 《学生用功术》.美国《读者文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