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航站楼设计中流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就航站楼设计流程中的注意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航站楼流程 旅客流程 中转流程
中图分类号: F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2(a)-0000-00
机场作为城市门户,是高效、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的象征,是城市商旅、投资环境和总体形象的重要代表,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民航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机场的建设要与经济的建设相匹配,而且要放到先行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年来,全国各地机场近期远近期规划与建设如火如荼,比如刚建成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上海虹桥机场扩建,以及正在建设的成都双流机场扩建,昆明小哨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等。设计师接触航站楼的机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对航站楼更全面的了解。了解航站楼设计,首先需要熟悉航站楼的流程,本文主要针对航站楼的流程进行梳理。航站楼根据服务的航班,分为只服务国内航班的航站楼,只服务国际航班的航站楼,和同时服务国内国际航班的航站楼。因为前两者流程较为简单,所以此次将主要分析后者。
1 旅客流程
1.1 出港旅客流程(直达航班)
1.1.1 普通旅客
(1)国际出港(普通旅客):陆侧车道边(交通中心1))→出港厅(值机大厅)→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检疫→海关检查→边防检查→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候机→检查登机牌→登机。
(2)国内出港(普通旅客):车道边(交通中心1))→出港厅(值机大厅)→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候机→检查登机牌→登机。
(3)出港远机位流程:前略,安检后→在远机位候机厅候机→检查登机牌→乘坐摆渡车登机。
(4)国际进港(普通旅客):下飞机→检疫→边防检查→提取行李→行李牌检查→行李检疫→海关检查→进港厅(迎宾大厅)→车道边乘车(交通中心1))→离开机场。
(5)国内进港(普通旅客):下飞机→提取行李→检查行李牌→进港厅(迎宾大厅)→车道边乘车(交通中心1))→离开机场。
(6)进港远机位流程:下飞机→乘坐摆渡车登机到达远机位到达→后略。
1.1.2 贵宾旅客2)
(1)国际出港(贵宾):陆侧贵宾专用车道边(或停车场)→贵宾休息室→工作人员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贵宾检疫→贵宾海关检查→贵宾边防检查→贵宾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检查登机牌→登机。
(2)国内出港(贵宾):贵宾专用车道边→贵宾休息室→工作人员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贵宾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检查登机牌→登机。(注:贵宾流线应同时考虑专车登机和普通流线登机两种可能性,VIP与CIP须分开设置,另外目前各机场对贵宾楼的需求都有增长的趋势)
(3)国内进港(贵宾):下飞机→贵宾休息室休息→专人提取贵宾行李→检查贵宾行李牌→贵宾离开休息室→贵宾专用车道边上车→离开机场。
(4)国际进港(贵宾):下飞机→ 贵宾休息→贵宾检疫→贵宾边防检查→工作人员提取行李→行李牌检查→行李检疫→海关检查→贵宾离开休息室→贵宾专用车道边→上车离开机场。(注:贵宾行李提取和检查应由工作人员代为办理,其他如检疫,边检,海关可以由工作人员代为办理)
1.2 中转航班流程
关于中转流程的几个定义:
同机直达:是指旅客乘坐航班,从始发站机场出发,在中转站机场做短暂停留,原飞机变更航班号后,继续乘原飞机前往终点站的过程。
中转联程:是指旅客乘坐航班,从始发站机场出发,在中转站机场做一定时间的停留或过夜后,再换乘其它飞机(航班号发生变更)前往目的站的过程。
中转最短衔接时间标准:旅客在机场的最短中转衔接时间标准:国内与国内互转为90分钟,国内与国际互转为120分钟。
1.2.1 普通旅客
(1)国际转国际中转(普通旅客、不提取托运行李):下飞机 →检疫 →边防检查→行李检疫→ 办理转机手续→ 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 候机→ 检查登机牌→ 登机。(注:国际转国际一般不考虑提取行李流程)
(2)国际转国内(普通旅客、提取托运行李):下飞机→检疫→边防检查→提取行李→行李检疫→海关检查→办理转机手续托运行李→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候机→检查登机牌→登机。(注:国际转国内的不提取行李旅客较少,可以按提取行李流程考虑。)
(3)国内转国际(普通旅客、提取托运行李):下飞机→提取行李→办理转机手续托运行李→检疫→海关检查→边防检查→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候机→检查登机牌→登机。(注:国内转国际的不提取行李旅客较少,可以按提取行李流程考虑)
(4)国内转国内中转(普通旅客,提取托运行李):下飞机 →提取行李→办理转机手续托运行李→候机→检查登机牌→登机。
(5)国内转国内中转(普通旅客,不提取托运行李):下飞机 →在隔离区办理转机手续→候机→检查登机牌→登机。
(6)对于大于5小时及以上的国内和大于6小时及以上的国际,及次日转机,旅客提取行李后到中转柜台,办理酒店住宿手续,由航空公司组织人员负责接送,于中转国内航班起飞前90分钟,将旅客送往机场乘机。
(7)对于特殊情况,衔接时间在60分钟以内的转机,机场中转服务员在登机口迎接及引导旅客前往中转柜台办理中转确认手续(或提取打印登机牌),引导旅客前往相应的登机口候机。(注:远机位到达的将在远机位达到厅转至普通流线)
1.2.2 贵宾旅客2)
(1)国际转国际中转(贵宾、不提取托运行李):下飞机 →贵宾休息→贵宾检疫→贵宾边防检查→贵宾行李检疫→ 贵宾办理转机手续→ 贵宾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贵宾离开转机休息室→ 检查登机牌→ 登机。(注:国际转国际一般不考虑提取行李流程)
(2)国际转国内(贵宾、提取托运行李):下飞机→贵宾休息室休息→贵宾检疫→贵宾边防检查→贵宾提取行李→贵宾行李检疫→贵宾海关检查→贵宾办理转机手续→再托运行李→贵宾离开休息室→贵宾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检查登机牌→登机。(不提取托运行李流程相同)
(3)国内转国际(贵宾、提取托运行李):下飞机→贵宾休息室休息→提取贵宾行李→办理贵宾转机手续→再托运行李→贵宾检疫→贵宾海关检查→贵宾边防检查→贵宾离开休息室→贵宾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检查登机牌→登机。(不提取托运行李流程相同)
(4)国内转国内中转(贵宾,不提取托运行李):下飞机 →贵宾休息室内休息→工作人员在隔离区内办理转机手续→离开贵宾休息室→检查登机牌→登机。(提行李流程与非中转到达,出发流程相同)(注:贵宾行李至贵宾休息室后,其余流程可以由工作人员代为办理,包括提取行李,检疫,边检,海关等)
1.3 经停航班流程
关于经停的定义:
经停指旅客由一国际航班到达本港,在本港停留一段时间候乘同一航班离港。
1.3.1 普通旅客
国际经停(普通旅客):下飞机→发登机牌→检疫 →边防检查 →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候机 →检查登机牌→ 登机。
国内经停(普通旅客):下飞机→发过站登机牌→候机→检查登机牌→登机。
1.3.2 贵宾旅客2)
国际经停(贵宾):下飞机→过境休息室休息→发登机牌→贵宾检疫(工作人员办理) →贵宾边防检查(工作人员办理)→贵宾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检查登机牌→ 登机。
国内经停(贵宾):下飞机→贵宾休息室休息→发过站登机牌(工作人员办理)→离开贵宾休息室→检查登机牌→登机。
2 其它流程
(1)头等舱旅客、公务舱旅客、团队、无人陪伴旅客和残障旅客流程;
(2)国际航班国内段旅客同时下飞机流程;
(3)国内转国际虚拟航班流程;
(4)机组人员流程;
(5)医护急救流程;
(6)大件行李国内、国际流程;
(7)设备检修、抢修流程;
(8)紧急事故人员疏散流程;
(9)航站楼工作人员流程;
(10)航站楼商品、货物、垃圾处理的流程等。
这些流程中,都航站楼密切相关,设计中也需要充分考虑,但这些流程不同设计者会有不同的设计思路,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3 结语
机场涉及的方方面面非常广,流程分析只是机场设计的基础,完整的机场设计还需要更多的知识摄入。但是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帮助广大设计师建立机场设计概念,找到设计的切入点,快速的进入到机场设计中去。
注释:1)交通中心可以包含停车楼,轨道交通,长途、短途大巴等多种交通工具。2)贵宾包括政务要客VIP和商务要客CIP,但不包括头等舱,公务舱等其他要客。
参考文献:
[1] 上海空港-虹桥系列丛书-虹桥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综合体设计.
[2] 2009年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民航.